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买买买 ...

  •   一夜好眠,早上天刚亮刘逸就醒了,出来一看,隔壁林婶已经起来做饭了,林雨在扫地,林云喂鸡,看着隔壁勤劳的一家人,还真是有点脸红呢。

      林家过去就是大路,不时有那驮着锄头的农人走过,现在刚收完水稻,人们都赶着把田犁出来,种冬小麦。

      一想到冬天还要下地忙活,刘逸有些犯懒,买田的事还是来年再说吧。

      吃完早饭,刘逸打算去县城一趟。

      赶着马车到了村口,发现那里有一堆人聚集,男人挑着担子,女人挎着篮子,这些人都是要去县城的。

      吴老汉是个老鳏夫,无儿无女,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辆牛车,平时靠送人进城收点车费为生。

      今天吴老汉的生意显然不错,车上被箩筐装满了,还有许多人挤不上,刚好有人看到刘逸赶着马车过来。

      就有人提出让刘逸带一些人,刘逸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说去的时候可以带,回来他要买东西,就不能带人了。

      一个婶子说“这正好,我们这趟都是去城里卖东西,回来筐子就空了,吴老汉的车也能坐下,就是坐不下,走回来也没事。”

      有那精明的人想着坐刘逸的车不要车资啊,一个个都赶着要坐他的车,为这差点吵起来,最后刘逸就说他的车也要收钱,车钱就给吴老汉。

      当然坐车的都是女人孩子,男人们还是挑着担子走着,虽然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要低于男人,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女人还是要轻松一点的,当然这个轻松是相对于这个时代的男性来说。

      刘逸的车上有四个女人三个孩子,两个三十来岁的婶子,其中一人带着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十七岁左右的新媳妇,一上车就听到两个婶子打趣她,害羞的低着头,还有一个是一个年纪大一点的老太,当然,她真实年纪也才四十多一点,不过农村的女人都显老,带着一儿一女,女儿十二三岁的样子,瘦瘦黑黑的,打满补丁的衣服还短了一节,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应该是前一段日子收水稻时让叶子割的,小儿子被老太放在膝盖上坐着,五六岁的样子,身上的衣服虽是粗布的,但没有看到补丁。

      女人多了,那嘴就停不下来,两个婶子在聊天,那年纪最大的妇人则一直在哄宝贝儿子,“心肝儿,累了没?”,“心肝儿,渴不渴?”,“心肝,有想吃的没?进城给你买啊”

      说话的那两个婶子看了哄孩子的妇人一眼,其中一个说到,“我说陈姐,你就只要你儿子了,女儿都不管了,玲子身上那衣服跟乞丐似的,平日里在家干活穿穿也就罢了,进城穿成这样像什么?还有玲子姐小霞,都快出门子了吧,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那叫陈姐的毫不客气的反击,“村里人哪有那么些讲究,衣裳不要钱啊,反正都是赔钱货,我把她们养大就不错了,还想要新衣裳?感情你们对家里女儿比儿子还好?要是看不惯你领回家养着。”

      “你家几个女儿在家没少干活吧,嫁出去的两个你们家也赚了不少聘礼,怎么就是赔钱货了,都是你自己的孩子,哪怕女儿不如儿子,也不能这样啊。”

      “我自己的孩子,我想怎么养怎么养,都是这些赔钱货,当初她们阿奶在她们刚出生的时候就要淹死她们,如果那时候我有了儿子,我肯定不拦着,要不是这些赔钱货,我哪里要受婆婆那么多气,你们肚子能生当然有底气了,想我四十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之前过得多苦啊。”

      都是做人媳妇的,都理解那种生不出男丁的苦,两个婶子还好,那新媳妇已经带上愁容了,她刚成亲,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怀上,能不能一举得男。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大家也不好在继续说下去,一下子气氛有些尴尬。

      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婶子开口了,却是对着刘逸,“小伙子,你是新搬来的吧?是叫什么来着,刘逸,婶子没记错吧?”

      “对,婶子记性好。”

      “你今年多大了?原来老家哪里的?”

      “今年十五了,原来是京城的。”

      一听到京城来的,大伙一下来劲了,“呀,京城来的,那可了不得,皇帝就住在京城呢,你见过皇帝吗?”

      “皇帝哪里是我这等平民可以见的。”

      “那大官有没有见过?将军啊,丞相啊。”

      “官倒是见过,都穿着官服,也不知道大官小官。”

      有一个婶子为了显摆自己的见识,说道:“你肯定是见的小官,听说大官出门都是坐轿子的,哪是你能见得到的。”

      刘逸只是笑笑:“婶子说得对。”

      说话的婶子显得非常得意,不过刘逸还是让她们很羡慕,她们一辈子连县太爷都没见过,哪里能见到京城里的官。

      “京城里多好啊,你怎么会搬到我们村呢?”问话的是那小媳妇。

      “京城里东西都贵,我就是一庶子,分家也没分多少财产,在京城可住不下去。”

      “这倒是,京城也不是谁都能住的起的,不然京城都要挤死了”,一直没找到说话机会的陈姐也说了一句。

      其他人也都觉得刘逸大概是落魄了,心里还有点得意,原来住在京城的又怎样,还不是搬到村里来了,虽说建了大房子,但连地都没有一块,这也是个傻的,有点钱不知道买地,跑去建房子。

      唯有那新媳妇的重点不在这,“你说你是家里的庶子,那你家应该很有钱吧,只有有钱人才纳妾哩,你家有多少钱啊,京城的有钱人家应该有五百,不,一千两银子吧,你分了多少,有两百两吗?”

      刘逸只是笑笑,心里有些不喜,不管什么时候,问人家有多少财产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那新媳妇又追问,“看你的名字和我们村里的都不一样,你读过书吗?”

      “略识得几个字罢了”

      新媳妇几句话说的旁边几人也起了心思,京城来的有钱人家的少爷,还读过书,多好的女婿人选,虽说是庶子,但现在已经分家了,要不是这样人家也瞧不上村里的姑娘。

      一个婶子率先问道,“你可有婚配?”那新媳妇一看她想问的话被人截胡了,有些后悔,她就不该说那么多,这下子她小妹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呢。

      刘逸一听这话就明白是有人想做媒了,顿时头大,“我还年轻,不想这么早成亲,男人晚点成亲也没什么。”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你现在不想成亲,那也得先相看着,别到时候好女孩都被人家挑走了,你也没个长辈在身边,还得自己多长点心。”

      “没事,不急,总能遇着合适的。婶子今天进城是打算干什么?”

      “这不是快要交税了吗,我拿这干莲子去城里卖了,好换成现钱交税。”

      刘逸倒忘了这时候还要交税了,“不知这莲花村的税收是怎么算的?”

      “这税种类可多了,有户税、人口税、田税、徭役税,户税就是每一家都要交的,每年三百文,你家只有一个人,就比较吃亏了,人口税是十四岁到五十岁的人都要交的,每人每年大概三十到五十文,田税是按田亩算的,收成多的年份多一点,收成少的年份要少一点,还有徭役税,家里有两个以上男丁的都要服徭役,不愿意去的就要交钱抵,还有一些其他的税我也搞不清楚,到时候官府里都有人通知的。

      你说这一年年的,我们好不容易攒两个钱,交税就用去一半,我们这生活还算不错了,听说有的地方人们交完税连饭都吃不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交税朝廷拿什么养那些军队,如何保护百姓不被他国侵略?不交税国库拿什么救助灾民,只要不是苛捐杂税,这该交的我们还得交。”

      “这读过书的就是懂得多,我都不知道我们交的税有这么大作用呢,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

      一路上闲聊,时间倒过得很快,前面就是县城了,成县也不是什么要塞,是没有城墙的,只有一块界石,过了界石还要走一会儿才能到集市上。

      刘逸问车里的几人,“几位婶子,你们要去哪里,我送你们,这东西也难挑。”

      “那感情好,吴老汉每次都只把我们带到杂货铺门口,可气人了,我去陈记粮铺,你们呢?”

      “我们也去粮铺,先卖东西。”

      “我还是去杂货铺,相公让我在那里等他。”

      杂货铺和粮铺在两条街上,刘逸本想着先送到粮铺,后去杂货铺,车头都已经调好了,突然想到要去杂货铺的就那新媳妇一人,他一个男的跟人家单独在一块不好,还是调头先去杂货铺了。

      送完人,刘逸才开始他的买买买之行。

      首先是冬衣,从京城过来的时候他嫌麻烦,一件厚衣服都没有带,马上就要降温了,可得早早准备起来。

      这里是买不到成衣的,只能先去布庄买布匹棉花,然后拿到裁缝那里做,他们莲花村就有专门给人做衣服的。

      刘逸虽然不是那种追求享受的,但衣服还是要穿棉布的,棉袄里填的也必须是新棉才行,光是买衣料就花了近一两银子,一件棉袄都已经抵得上一件大家具了,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纺织业不发达,工匠地位很低。

      从布庄出来又去铁匠那里订了剪刀、火盆,火盆是冬天取暖用得,盛了木炭,放在火桶里,中间用竹条木框隔开,人可以坐在里面取暖。

      火桶是刘逸老家的一种东西,陪他度过了整个童年的冬天,哪怕后来有了更方便的空调,他还是无法忘记小时候暖暖的火桶,之前他让木匠将火桶做了出来,以后冬天就不怕冷了。

      从铁匠铺出来,刘逸又去了卖文房四宝的铺子,买了笔墨纸张,笔墨还好,可以用很久,纸张那是真贵,像A4纸那么大的纸,要一文钱两张,这还只是最普通的纸,这里的读书人大都用这种,好一些的还要贵一点,刘逸想着他要默的书要传下去的,还是用好一点的纸写吧,于是挑了这个店里最贵的一文钱一张的纸。

      一口气买了一千张纸的刘逸出来的时候,突然觉得他也没那么有钱了,要知道一斤大米也就两文钱,怪不得古代读书人这么少。

      刘逸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要买,很多东西要用的时候才能想起来,比如他之前就忘记买剪刀,还是昨天杀鱼的时候才发现。

      反正有马车,刘逸也不急,再买些吃食就行,米上次买了很多,青菜直接到林婶家拿就行,猪肉家里还有,鸡蛋村里买更方便,所以,还有什么要买的?

      算起来也没什么要买,但最后刘逸的马车都快装满了,这家糕点做得香,买,这家的烧鸡香味都飘到街上了,买,骨头内脏,又便宜又好吃,买,这是什么,好精致的木雕,买买买,咦,这里还有一条街,居然有卖挂面的,纯手工的挂面啊,外面那像帘子一样垂下的细长面条看得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买……

      这是药铺,进去买点调料吧,刘逸仔仔细细的看着那一排排抽屉上的药名,果真让他找到了肉桂、丁香、白芷、八角、花椒等,可惜没有辣椒。

      将大半个县城都逛了一遍,刘逸才意犹未尽的回家。

      将马车上的东西卸下,刘逸就拿着一大包吃食去了隔壁林家,一个人吃饭多没意思啊。

      林雨看到刘逸叫了一声刘大哥,妞妞也跟着叫,眼睛则凝聚在刘逸的手上,悄悄咽了一口口水,那一只大烧鸡闻起来真香。

      刘逸看着四只目不转睛的大眼睛,觉得十分好笑,他曾经也有过那种对肉食非常渴望的年纪,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但感觉还是在昨天,自从来到莲花村,他总是想起上辈子的事,以前他一直努力在大城市扎根,到了这里才发现,记忆里最深的最有感情的地方还是最初那个小山村。

      刘逸也没有故意馋她们,“这都是我今天在县里买的,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就拿过来一起吃了,今天晚上我们吃大餐。”

      两个小女孩一听欢呼了一声,林雨突然想到什么,局促的搅着手指,眼睛忐忑的看着刘逸。

      刘逸知道她是不好意思,老实说,在刘逸看来,就凭林风昨天送给他的那些木柴,他拿这些吃的来都不够,不过这里的人显然不这么看,在别人看来,是刘逸在贴补林家。

      刘逸也在反思,是不是他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当,他并不是出于同情才对林家人这么好,说实话,这村里许多人的生活在他看来都是值得同情的,但他不会出于同情去做什么,但林家不一样,林家人都很好,刘逸愿意和他们相处,而且作为邻居,林家众人帮了他很多忙,林家园子里的菜也是随刘逸摘,所以他和林家应该属于邻里的互相帮助,甚至从某方面来说,林家才是吃亏的一方。

      因为受到了林家的帮助,所以刘逸想要尽可能的回报他们,而他所能做的也只有拿一些吃食给他们补补,不过好像有点吓到人家了,也是,按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来衡量确实是刘逸付出的多一些,要让人家坦然接受也是不可能的。

      本来是好心,结果却让人家心中不安,这并不是刘逸想要的结果,想了想,刘逸想到一个主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