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尘缘谢 ...
-
直到长江之湄,洞庭湖边,似有什么阻碍了他一路南行的脚步。卓王孙想起,他就是在这里第一次遇到了杨逸之。
那时,那必杀的一剑本已经在他的手中蓄势待发,他本是要杀死郭敖的。
卓王孙的到来无疑是当时的奇变,却让他的眼里有了一丝释然的神情,但卓王孙抄起断裂的舞阳剑剑尖,正要刺入郭敖胸膛的时候,他却用这本来要杀他的一剑挡在了他春水剑意的前面,将郭敖救下。
他要杀死郭敖,只因为他是中原武林盟主。
他不愿亲手杀死郭敖、也不愿看着郭敖死在别人的剑下,只因为郭敖是他唯一的朋友。
那场见面已经是三、四年以前的事,但在他的记忆中却还很清晰,仿佛就发生在不久前。那时他将这一切冷然看进眼里,但直到今天,他才忽然理解了个中含义,因为就在这短短数年之中,他也已经有了朋友。
朋友。
他想起了在吴越王的京城别院中他没有杀死的少林掌门昙宗大师。
——他已经答应和杨逸之的天下一诺。他不能毁诺。
在闹市酒肆之中轻蔑的嘲弄、切齿的痛骂,这些日子以来,他听到的已经太多,众口烁金,谁会关心哪些是假,哪些是真?
只不过区区的三个月,他们就不再记得他为正道武林所做的一切。
但卓王孙却究竟还没有那么善忘,他为了岗仁波吉峰一战而寻访了三年的干将剑,他总还不会忘记。
若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只为去寻找一把杀他的剑?为什么要赋予他数百年来江湖中无人有过的自由出入华音阁的权利?为什么答允所谓的天下一诺?为什么邀请他在向不留客的御宿山中,把杯共盏?
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距离他们到底有多遥远?
他忽然觉得这一切荒唐到了极点、也可笑到了极点。
他在三连城上看到的紧紧相拥的影子,或者流花寺中的那一幕,他曾以为自己永生永世都无法原谅,在此时此刻,他却忽然感到疲惫,他不再去想,不再去追究。
相思死在他的怀抱中,她的身体在他怀中缓缓凉透,那是永生永世都无法忘怀的冷,就在那时,他发现他错了。——即使自己的爱人背叛了他、他的朋友背叛了他,他还是不能失去他们。
这是多么可笑。但如果没有了他,天下,江湖,御宿山中绝世的名花,百代的佳酿,又能为谁而留?
卓王孙毫不费力就知道了杨逸之的下落,白道之中,谁会不以践踏、凌辱这个骗过了天下人的伪君子为快?
这些江湖中的无名之辈,竟无人认出他是华音阁主。
他慢慢往那处山谷走着,更觉得一切像是一个笑话,杨逸之就在山谷入口的那棵桃花树下,风吹下的夭红落在他的白衣上,他的白衣已经看不出颜色。
卓王孙忽然觉得自己也许不应该来这里,他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人会变成这个样子,一个人怎能变成这个样子?
虽然干将剑已经毁于岗仁波吉峰一战,但名剑天都仍在手中,他也许已经来得太迟,他也许只剩下最后的一件事可以做,杀了他,让他死的不必如此痛苦。
天都剑已出鞘,春水剑法,没有人能比他用得更快,更准。但一道剑光亮起,他手中的剑竟然应声而落,卓王孙的脸色也不禁变了。
这一剑快得已分不出是光、还是风,这是风月剑气,但又已经不是风月剑气,让他一颗对自己从无怀疑的心,竟然也微微动摇起来,因为这比他一生中出过的任何一剑都要快、都要利落、都要漂亮。
这样的武学,本来不应该属于人间。
他低下头,看到了熟悉的淡淡微笑,他有很多的话要问,竟都突然说不出口。
他蓦然想起,黑铁连城中的不期之遇,这人也是这样一点温暖的笑意,对他说:“是你。”
但卓王孙却突然发现了这熟悉笑容里的陌生之处。他认识的杨逸之绝不会这样笑,他的笑容也许有清寂的落寞,也许有真心的快乐,也许只是温文的礼数,却绝不会无牵亦无挂,无爱亦无怖。
那笑容仿佛已经不是笑容,而是天下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东西。
卓王孙忽然已经明白,他好像又花了很久,才终于明白。他缓缓收剑,转身。
他听到杨逸之的话从身后传来:“假如有一天你想通了,可以来找我。”
卓王孙只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他知道这句话中的“你”不是卓王孙;“我”也不是杨逸之。
他的朋友已经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就算找到又如何?
他恍然想起了平壤城下、灵堂之中,落入尘土的那滴清泪。
终究没有朋友,不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