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幽幽皇宫别洞天(上) ...
-
纤纤玉足,香葱玉手抚琴弄弦,顿时,珠圆玉润的音律滚落朝歌。文武百官们的神情由惊诧到沉
默再到倾慕。我倾城一笑,香肌微露,玉骨销魂,秋眸含情,樱唇轻启。
雨声微秦淮暮夜华灯缀
流苏坠金蜍焚香绕翡翠
梦亦催月落烟浓琉璃杯
画梁绘珠帘垂清辉碎月如醉
淡描眉箜篌脆兴亡不尽秦淮水
滴清泪落窗扉春去春来春又归
春风吹吹尽人间喜悲
春雨醉醉入他乡何时回
春燕归归来独念双飞
三月枝头梨花始展蕊
去年花灯会秦淮画舫上
依稀粉黛香 闻君箫声荡
起舞翩跹轻弄霓裳一曲梨花落君旁
今朝画舫上 风景似旧样
花楼雨榭参差动笙簧不见故人独徜徉
看 故国山河已碎
断瓦凝残烟血染城墙北朱颜颓
风鸣马啸寻君千百回
只剩魂飞只剩缘灭随水消退
梦除非往事追流光飞舞人憔悴
胭脂褪心似灰朝朝暮暮素面对
春风吹吹尽人间喜悲
春雨醉醉入他乡何时回
春燕归归来独念双飞
三月枝头梨花始展蕊
秦淮水怎能看透伤悲
秦淮泪怎能穿透那轮回
纵然前世成灰相思依然不悔
化身梨花漫天不知为谁
只愿一生一世与你相随
只愿三生三世与你相随
我的歌喉称不上天籁之音,更比不得教坊姑娘们俏生生的甜腔。却若低低细语 ,委婉动人。一
曲毕,在朝的官员无不赞叹。福身浅笑,并不在意他人的赞叹之声,只希望那眉似远山温而如玉
的人能听懂我曲中之意。有意装上那双好看的眉眼,心没由来的一抽……他正含着笑意看着我。
可我却知道那不是迷恋,而是一种自傲的赞叹。我低下头,细细思索,原来,这个看似冷淡的玉
人已把我当作了知己。嘴角不觉挂上一丝冷笑,对于帝王的儿子,想必知己也就算是他们的玩具
吧……手指微微用力,关节处一片死白,心,则冷了一片。本以为你是不一样的……“嘻嘻
嘻……美人玉音啊,哥哥们说是不是啊?”圣璃公主甜润的声音袅袅飘出纱帐,打破了朝堂的沉
静,一时间议论纷纷。瑾的副将,正二品圣元将军皱着眉,十分不屑朝歌进来的风气。一个个天
天长篇大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的官员现在却比任何一个市井之徒都喜欢咬耳根。瑾看到
自己的副将臭着一张脸,几欲发作。恐一时意气给太子出难题,连忙笑着说:“这位姑娘音色绝
尘,歌也是清丽不俗!”怀中的娇俏人儿抬起碧汪的双眼,认真的打量着我。我强忍着笑意,这
是怎样的小皇子啊,一直崇敬爱慕的看着自己的五哥连歌舞都不曾看,想必现在心里正酸溜溜的
懊恼哥哥赞叹别人呢。
“朕要看看是哪位清丽佳人能让吾儿如此赞赏!”
空气顿时一凝,抬眼望去,金碧辉煌的龙椅上流离着殷红,媚却不失庄严!满朝文武在太子皇甫
澈的带领下纷纷匍匐于地大呼万岁。我依臣子之礼行九拜跪礼(1),狭长的凤眼顾盼飞扬,礼
成后臣子分立两侧,我不由的赞叹这对美妙绝伦的眼睛,皇甫加的人,眸子总是美的令人缭乱。
同样,龙椅上的智仁王上已近四十,却依旧有着二十岁的容颜,丝毫不见衰老。唯一与他的儿子
们不一样的是,他的美,妖媚却威严,柔和却刚毅。多年的政治斗争磨去了他真实的喜怒哀乐。
他示意各位臣子随意而行,鼓乐声声,美丽的舞姬们又流转着妖艳的步伐和乐而舞。太子不悦的
微皱眉头,瑾依旧时而把玩手中的金樽时而和身边的瑞皇子轻声说笑。而烈……我微微侧目,他
的表情自始至终不曾变过,让人揣摩不透。我微笑着退向朱尘帘,依旧悄无声息的隐去……
(1)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