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十六年取回真经 ...
-
被释放后,师徒重新上路,走了六、七天,忽然看见前面高楼耸立,云阁冲天,悟空说:“师父,取经的地方到了,快下马!”唐僧一听慌忙下马,走到楼阁前,一个道童站在山门口问:“来者何人?”唐僧上前行礼,说:“我们来自东土大唐,是受唐太宗之命,前来雷音寺取经的!”道童说:“请跟我来!”道童领唐僧师徒进了观,又叫小童烧香汤给唐僧沐浴,说这样才好登上佛地。第二天,唐僧换上锦襕袈裟,手拿锡杖,前往法门。
唐僧师徒往前走了一段路,看见一条护城河,既没有人,也没有船,唐僧又惊又愁。悟空见远处有座独木桥,桥边的匾上写着:“凌云渡”三个字。
唐僧不敢过,要另找路。悟空跳上独木桥,摇摇摆摆跑了过去,高叫道∶“过来!”可是师父、师弟仍不敢过,就跑过来拉着八戒上桥,八戒害怕得趴在地上说∶“太滑了,我过不去。”
这时,忽然看见一个人撑了条船过来了,撑船人自称是接引佛,师徒上了船,接引佛轻轻一撑,船飞快地驶向对岸。
师徒四人继续向前,不久就登上了通向灵山的石路,逍逍遥遥,来到雷音寺山门外。那里站立着四个神僧,一位神僧说∶“圣僧稍等片刻,等我进去禀告一声。”说完,报到了二门上。
二门上又报到三门上。
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世界各地信仰佛教的僧人都会到这里取经拜佛,为了增强发源地的神秘感,遇到接待外来僧人等礼宾仪式,寺中僧人都是直接向如来佛祖的金像请愿。
三门神僧急忙到大雄宝殿,向如来佛祖报告。
稍倾,三门神僧回报:“如来佛祖十分高兴,召唐僧师徒进殿!”
唐僧师徒进入大雄宝殿,如来佛祖金像位于中央,八大菩萨、四大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的神像排成两行,分列两边。
唐僧师徒见了如来倒身就拜,奉上通关文碟说:“奉大唐皇帝旨意,来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慈悲,早赐真经,也好回国。”
三门神僧再次向如来佛祖请愿后说:“如来佛祖命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带唐僧师徒到珍楼宝阁领取经典!”
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向如来跪拜,说:“遵命!”然后带唐僧师徒去宾僧楼用斋。斋罢,领唐僧师徒到了珍楼宝阁,看完经名后,问唐僧有没有东西送给他们,唐僧说路途太远,没带东西。阿傩、伽叶笑着说:“不行,白给你们经,太便宜你们了!”
悟空见他们不肯传经,叫起来:“师父,我们去如来佛那里告他们。”
阿傩、伽叶忙说:“别叫,到这边来拿经吧。”八戒、沙僧劝住师兄,转身接过经书,一卷一卷放在包里,驮到马上,其余的包成包袱,由八戒和沙僧挑着。
唐僧师徒叩谢了如来,又拜辞了众神僧,下山赶路了。走了一阵子,师徒坐下来歇脚,唐僧对真经如饥似渴,打开一卷查看,因此发现这些经典卷卷都是白纸。悟空想这肯定是阿傩、伽叶没要到东西,故意传给无字的空本,决定去向如来佛告状。于是,师徒四人又回到雷音寺。
三门神僧向如来佛祖金像请愿后,笑着说:“这事如来佛祖早就知道,因为经不能随便传,也不能随便取。原来比丘给人家讲经,要三斗三升黄金,佛祖还嫌他要得太少了。这本是无字真经,只是你们东土的人看不懂罢了!如来佛祖命阿傩、伽叶传给有字真经!”阿傩、伽叶叩拜说:“遵命!”他们来到传经宝阁,阿傩、伽叶仍然索要东西,唐僧只好拿出紫金钵盂给他们。阿傩接过,微微一笑,伽叶进阁去取经卷,唐僧叫道∶“徒弟们,好好看看,别像上次一样。”
阿傩、伽叶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索贿,原因是雷音寺给各层级都下达了创收任务。上下一致腐败,告状也没有用,上级还会袒护下级!
佛教发源地都肮脏成这样,还怎么要求信徒干净?
由此看来,印度的腐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可能就是,佛教发源于印度,首先在印度绝迹的根本原因!
腐败猛于虎啊!那只更大的老虎在哪里?
唐僧求取真经后,又被邀到天竺各地讲经说道。由于种种原因,一待就是十几年,直到公元644年,他才重启返程!
几个月后,唐僧师徒来到通天河西岸,找不到船和桥,没有办法过河。忽然听见有人叫喊:“唐圣僧,来这里!”师徒们抬头张望,只见老鼋驾船过来:“师父,我等你么久才回来!”师徒上了船,直向东岸驶去。快到东岸时,天有点黑了,老鼋问唐僧∶“那年托你问如来的事,你问了没有?”唐僧心想:“原来认为雷音寺里的如来是活灵活现的神仙,实际只是一尊金像,我即使问他,他也不可能回答啊!”所以一直低着头没吭声。老鼋生气了,把船一晃,溅起层层浪花,经书全被弄湿了。
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后,他们忙打开经包在岸边石头上晾晒经卷。一个渔民发现他们,忙叫来陈家庄的陈澄等人。当年悟空、八戒救过陈家的儿女,陈澄没忘恩情,请唐僧师徒进庄休息。
盛情难却,唐僧师徒收拾起经卷,跟陈澄来到陈家庄,全庄男女老幼都到村口迎接。在陈家用过饭后,唐僧就要告辞,陈家兄弟和全庄的人都不让走,唐僧师徒当天晚上就在庄里过夜。
唐太宗自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送走唐僧后,就叫人在长安城关外修了一座望经楼,并且年年都来这儿。公元645年2月8日,唐僧师徒回到长安城外,带回经书657部,唐太宗派文武官员到城外迎接。
唐僧见了太宗连忙下拜,太宗搀起唐僧问:“那三位是什么人?”唐僧说是途中收的徒弟,太宗十分高兴,忙叫他们一块回宫。满城的人都知道取经的人回来了,纷纷出来迎接。唐僧原来住的洪福寺里的大小僧人更是特别高兴。
唐僧进朝后,叫悟空、八戒、沙僧抬来包袱,把经卷取出来,由官员传递给太宗。
第二天早朝,唐太宗对群臣说,唐僧的功德极大,太宗一夜没睡,想了一篇序文,准备赠给他。当时叫人记了下来,然后召唐僧上殿,唐太宗将序文递给唐僧说:“为答谢你的功德,我想了篇序文,不知好不好。”唐僧忙叩头谢恩。
从此,佛教在中国进入了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