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初踏贵宝地  ...
            
                 
                
                    - 
                          南方和北方是完全不同的。
 
 吕益下了火车之后,手拉着重达二十多公斤的行李,颠簸在年久失修的C市火车站,以及出站口的一段砖砌泥糊的半建筑用地的时候,突然顿悟出了这个道理。
 
 悟出此道理的同时,只觉得手背被颠得一片红肿酥麻,颇有些气运于掌,贯通丹田的架势。
 
 手心手背的一片赤红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命的,头顶的烈日吐出的道道金光,像无数金梭银箭金钱镖,齐刷刷地投向南国大地。
 
 有毒无毒尚且不知,片片锋利无比倒是有目共睹,毒性不及七步绝命伞,却也刺得浑身针尖麦芒烧。
 
 外加南国此时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台风已经侵扰过台湾腹地,直逼福建西南,未登陆C市之前先欲扬先抑地把气候折腾成桑拿天。
 
 特别是在火车站这种人挨人人挤人,充满了中国特色的公共场所,桑拿的规模已经到了集体裸奔的程度,前胸后背涔涔的汗水十有八九还是别人的尿酸尿素。
 
 吕益腾出一只红颠手,在肚子闹革命的同时,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悟出了南北差异、祖国疆域之辽阔之后,开始觉得自己有些错了。
 
 错只错在,他来C市之前尚未充分调查过中国国情,也没来得及向高考文科出身,目前已经在南国高等的文科学府就读研究生的远房表姐咨询地理情况——之中最重要的气候情况。
 
 赤膊上阵,酬躇满志,血拼华南,和卧铺车厢的一干兄弟高谈阔论到就差再建一个深圳的时候,下了空调车的阳光立马把他的理想、狂想、妄想晒成了脱水蔬菜。
 
 想重新臌胀起来,需要时间,至少……要等吕益身上的汗干了以后。
 
 小心绕过出站口的半建筑用地,吕益望着四周的高楼大厦和高楼大厦掩映之中的仿佛盆地一样的车站广场,钢钢的玻璃和扬灰的水泥地,突然想到这个城市和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地理分布?
 
 离开家的感觉,第一次涌上心头,在一片炫目到刺眼的阳光,以及钢化玻璃的楼面反射的阳光之中,吕益觉得有一些萧瑟。
 
 萧瑟这个词,用在南国流火的九月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过了北回归线的南国从来就没有落叶满地的萧瑟景象,即使是北方称作金秋的九月,这里的阳光依然火辣辣的吐着信子。
 
 广场周边的植物也是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昂然的就像这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喧嚣的人流擦身而过,绝大多数都是像吕益这般年纪的莘莘学子,年纪再大一点的,大概是研究生,再大的,大概就是民工了。
 
 吕益在一片白花花的地面搜寻公车车站,但绿色的车站牌不及橘红色的动感地带的大伞来得醒目,联想到录取通知书里夹杂着的动感地带宣传纸,在定睛看看动感地带大伞之下,红绸横幅之上,黄字粘贴的“S大新生报名点,欢迎就读S大”的字样,吕益不得不感慨现代社会果然是属于广告的。
 
 吕益自己也是属于广告的——S大广告专业。
 
 这个专业不止和他酬躇满志的报国热情不符,和他理科出身高考理综只丢了20分的专业背景不符,甚至和他的名字都不符。
 
 吕益吕益,屡屡受益,但在当时的吕益看来,广告这个专业实在和“益”不相符,如果说“益”的话,也是企业厂商的益,广告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只是百害而无一益。
 
 多年之后,吕益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深刻含义,所谓“益”,有很多解释,比如……收益、效益、利益、权益。但当时,身负兼济天下雄心壮志的青年只是把自己标榜为一个公共利益者而已。
 
 一个公共利益者、一个英雄、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英雄、一个被南国的气候整得透不过气来的英雄,扯了一把T恤皱皱的领口,带着鄙夷自己专业的目光,去动感地带的橘红伞下,寻找S大的大本营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