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二舅家的存折 ...
-
陈老太爷拍拍周老太爷的肩道:“老伙计啊,这事咱们可得管一管。不树立个正气,阳山村的声誉会受影响的啊!”
张老太爷爷也点点头。
周老太爷看向常乐:“常家大姑娘,你的意思呢?”
常乐的言行,让几个村老丝毫不敢小看,所以很自然地询问常乐的意见。
常乐很干脆地道:“二舅家几次三番在外声明要和大舅家、和我家断绝关系,大舅家的意思我不知道,反正我家和二舅家断就断了罢。还有,二舅家还欠我家二千一百块钱,有字据为证,既然他家早已成为万元户,有余力偿还债务,就让他家一并还了吧。
“太爷爷,虽然我爸爸当了镇长,可他那人您也知道,有几个钱就拿去扶持读不起书的学生去了,我记得今年村子里有好几个孩子的学费都是我爸给交的。我妈妈只是个民办教师,工资才三十多一点,奶奶农闲时做点儿东西卖了贴补,我家日子也只过得一般般,常年难得吃一次肉,可远远比不上二舅家。”
张老太爷目露赞许,笑呵呵地逗常乐:“常家大姑娘,你能做得了你们家的主吗?要不,我找人喊你家大人来?”
虽然早就知道常乐早慧,一副小大人的样儿,说话做事有理有节,小小年纪在老常家说话也比较顶用,但这毕竟不是小事。
四个打扑克的小青年也不打牌了,把纸牌胡乱一丢,纷纷道:“太爷,我到常镇长家帮您喊人去!”
“不用!我来了!”
众人应声望去,周玉莲早已站在人群外。
原来她见大女儿出门好一阵子还不回家,一想大女儿的性子,必定是因为听了今天发生的事儿心头不平去找二舅家,担心她吃亏便追了出来,正巧听到常乐刚刚说的话和张老太爷的问话。
周玉莲看看人群中央的常乐,像只小猫一样的身子,瘦削的小脸更显得一双眼睛老大,见到自己的打量,便不慌不忙地走过来依偎着自己。
家境不太好,可这孩子从不抱怨,懂事得让人心疼。
她心中拿定主意,深吸一口气,遥对三位村老躬身:“常乐所说的话,就是我们全家人的意思,还请爷爷们帮忙主持公道。”
周老太爷沉吟一下,抬头道:“如果你家与周老三家断绝关系,会不会对常镇长的名声……”
周玉莲冷哼一声道:“就是为了我们家老常的名声,也必须和周老三断关系。”
众人想起自从常见春在政府工作,周玉苇一副小人得志、仗势欺人的嘴脸,暗暗点头。
周老太爷与身边两名老人小声商议几句,方沉声对周玉莲道:“也罢,周老三这些年闹得实在不成样子。当年你17岁辍学回家打拼,含辛茹苦10年,帮哥哥成家立业、拉扯弟弟,生生把自己耽误成个老姑娘,周老三不单不知恩图报,还忘恩负义处处钻营算计自己的亲人,咱村里人都明眼见着呢。也罢,就在今晚都了结了罢。也省得大家背后议论我这个周家族长袒护本家男孙,不为出嫁之女做主。”
几个年轻小伙子小媳妇暗暗腹诽:难道不是?要不然您老早就把周玉莲姐弟的事管上了,何必到今晚让人家一个小姑娘出头争取?
常乐心中何尝不这样想?但此时眼看族长就要伸手管理,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母女俩连忙躬身致谢。
周老太爷对一个小伙子道:“周文远,你去把周老三家夫妻俩叫来,趁着今晚人齐整,咱们就在这万年青树下把他们姐弟几个的事儿断一断。”
周文远起身恭恭敬敬地道:“好的,太爷爷,我这就去!”还没等他走出人群,便见前面的路口一阵喧哗。
“看看看看!我家的存折!” 方小慧咚咚咚的脚步声响起,人未到声已至,踉踉跄跄的样子,估计吃了风酒意越发上头。
虽然看她步履蹒跚,但转眼间已经来到树下,以一种很慷慨激昂的姿势高举一个深红色的小本子:“我家的存折!看看我家是不是万元户!”
树下所有人:……
众人显然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极品的人和事,一下子怔住了。
你想想,华夏国的老百姓都讲究“财不露白”,有谁会把自家的存折当真拿出来现的?二舅妈还真是“二”!
常乐险些笑出声来,因为众人呆若木鸡的感觉太可乐了,也因为二舅妈的姿势让她想起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只不过人家董存瑞是为大义而赴死,而二舅妈是为显摆罢了。
几个老人连忙见缝插针低声嘱咐身边的小伙子:“娶媳妇一定要娶个靠谱的啊!即使不聪明,也要嘴把门!”
小伙子们看看二舅妈,心有余悸地点头不迭。
老人们又紧接着叮嘱:“娶媳妇是影响几代人的事儿,也别光图相貌好。你们看这方小慧,当初周玉莲就因为她做人差,坚决反对周玉苇娶她,但抵不住周玉苇硬是看上方小慧的好相貌要死要活地闹,最后还是只得同意。你们看看,光看相貌,遗祸无穷啊。娶妻娶贤,妻贤夫祸少啊!”
小伙子们想都不用想,立刻点头表示赞同。
好相貌?一众小伙子看看二舅妈的大饼脸和水桶腰,对周玉苇的审美观表示严重的怀疑。
几个老大妈见自己眼光受到质疑,连忙辩解道:“当年方小慧长得很不错,后来生了孩子才变样的……”
王媒婆显然也察觉众小伙诡异的眼神,解释道:“方小慧年轻时被称为‘流玉村一枝花’,可不是吹的。但当年周老三求我做媒,呸,老娘做媒也是要看人品的,我当然干脆拒绝了,后来都是请流玉村马大嘴给做的媒……
“小伙子们,人肉好了吃不得,再好的相貌也是会变丑滴,人品最重要!喂,二狗子,我跟你说,上林村的林家有一个姑娘,相貌一般般,但是那人品,那叫一个好……”
以下省略数百字的婚介广告。
常乐心道:王大妈,你歪楼了好不好!
“看看,看看!” 方小慧见大家没反应,把存折翻开硬递给身边的王媒婆,叉腰站住,脸上写满“老娘钱多多你们不信快看”。
王媒婆傻傻地看着方小慧,被动地接过存折:“哦……哦!”她下意识地一看,声音立马拔高:“哎呀!我数数……个,十,百,千,万,二万一千元!”
“我看看我看看!”
深红色的小本本在大大小小、或白皙或黧黑、或光滑或粗糙的手间传递,惊叹声此起彼伏,众人的眼光或惊讶或羡慕,或嫉妒或不齿,但在方小慧看来都是对自己的钦佩。
存折最终传递到周老太爷的手里,周老太爷老眼并未昏花,看了眼存折上最后一行数字,抬头冷哼一声道:“周老三,能耐啊!”
以方小慧的粗神经,并未听出什么弦外之音,还抬头挺胸地笑道:“当然,我们当家的能耐大着呢!”
众人:……
常乐状似无意地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二舅妈,您家存折上倒是有很多钱,可是会不会您家也欠了很多账,存折上的钱都不够赔啊?”这问题很重要,必定要把二舅家不还钱的借口都堵死,否则让他一口咬死“资不抵债”,大家也无法。
二舅妈很阿沙力地一挥手道:“怎么会呢?我家只欠了两家人的钱,欠周玉荣家一千五百块钱,欠周玉莲家二千一百元钱,怎么会不够赔?只不过我们当家的说了,当时帮我们立字据的证人王老太爷病越来越重,等他翘辫子了,再想办法去周玉莲家把借据弄来毁掉,把账赖掉!不打算还了!”
众人:擦,鄙视之,无耻啊,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啊。
周玉莲周玉荣两家的日子都并不好过,当年周玉苇要搞葡萄种植找这两家借钱,两家人二话不说勒紧裤腰带硬是凑了钱给他,现在周玉苇发达了,有了这么多钱,却欠着周玉莲周玉荣的钱多年不还。更过分的是,周老三竟然还要想办法把账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