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月下清吟花下逢,飘飘衣袂掩芳踪。深山寂寞红颜老,松风无语怨前生。
01楔子
公元265年,也就是曹魏王朝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同年12月,司马炎司马炎接任相国后,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自己。不久,曹奂下诏书说:
“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
司马炎多次假意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
同年,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改元为泰始,建都洛阳,史称为西晋。曹魏遂亡。
作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更是一展抱负,派20万晋军伐吴。晋军分5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第6路晋军由巴东、益州出发,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这场战争司马炎精心准备了10年,由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4个多月,司马炎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从此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真正统一。
自曹丕篡汉(公元220年),60年过去了。其间不乏各方枭雄想要一统天下,然而却终未能成果。谁又能料到,60年后,整个天下会尽在我司马炎的手掌中。自己的霸业得以实现,祖辈的夙愿得以达成,天下一统。
百姓本该得到一息喘息,普天同庆,安居乐业,从事生产,开启一派繁荣盛世局面。然而,现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对此司马炎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据《晋书•帝纪第三》(真实史实)记载: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河东、高平雨雹,伤秋稼。”
“三河、魏郡、弘农雨雹,伤宿麦。”
“郡国六雹,伤秋稼。”
太康二年(281年),
“二年春二月,淮南、丹阳地震。”
“夏六月,东夷五国内附。郡国十六雨雹,大风拔树,坏百姓庐舍。江夏、泰山水,流居人三百余家。秋七月,上党又暴风雨雹,伤秋稼。”
“八月,有星孛于张……有星孛于轩辕。”(有彗星出现在张和轩辕附近)。
太康四年(283年),
“三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丙寅,衮州大水,复田租……是岁,河南及荆州、扬州大水。”
欣欣向荣的想象成了水中幻影,百姓苦不堪言。天现异象,民间更是谣言四起,有人说是因为司马氏篡位,有违天命,故而老天降下天罚;又有人说是因为近千年前商纣时期的妖女妲己,冲破了封印前来报复;还有人说是因为三国时期冤死的亡灵太多无法超度,故而涌入人间索命还魂………
究竟为何天现异象?
众说纷纭,却无定论。
一时间,天下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背景之下,
世间万物皆无巧合,一切自在冥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