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番外半则 ...

  •   吾姓王名五,是一位平头老百姓。不过,现在有些不大一样了,吾现任公与先生的暂代亲随。
      公与先生姓沮名授字公与,是冀州名士。但他与其他沽名钓誉的名士不同,他真的关心咱这些老百姓。
      打个比方,如果其他名士在路上看见有人行乞,大多会感慨一下百姓生活不易,天下大同尚未实现。偶有善心的也不过施舍一些钱财。
      然而若是先生见了,则会视情况而论:
      第一类是有劳作能力却想不劳而获的人。
      先生很善识人,问上一两句话,就可从对方是否言语有所遮掩,是否神态不自然中看出事实真相。倘若对方确为懒散无赖之人,先生会先施舍些许小钱,再回到州府中着人一一捉拿,以强制其参加劳役。
      第二类是无力以劳动养活自身或家中有困难的人。
      先生会给予他们帮助,但从不施舍钱财。先生告诉吾董仲舒曾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又感慨般叹道:“他们哪里守的住钱财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冀州的人大都勤恳,少有投机取巧之辈。
      可这种人少归少,还是有的。家父就以模仿他人字迹来骗取钱财,并称这种行为为做生意。
      吾幼时并未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吾觉得家父这也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吃饭,觉得娘发现父亲“做生意”后坚决的离开了咱爷俩是不可理喻的。
      后来,有人找上了家父,请他做笔大生意。父亲考虑了几天,同意了。告诉吾他若一月不回,吾便离开此地,走的越远越好。可不到一月,吾就在刑场见到了他最后一面。
      吾成了孤儿,当吾以为自己要“子承父业”时,却被带到了州府。吾想起父亲临走所言感到很害怕。
      先生那时还年轻,可却毫无世家子第的架子。他看着我,对州府官员说道:“就这点大的孩子懂什么呢?这都吓住了,上官若还是不得安心,不妨就将他留下差遣。”
      “你这是为个小娃娃都算计到世叔头上了!”主斩家父的那老头接道。
      吾那时不懂得这代表什么,只知道从那之后,吾便留在州府做了个杂吏。
      现在吾成年了,这些年读了一些书,明了事理,也打听了一些当年的事。可吾却错过了报答先生的机会,因为他已经是冀州别驾,身份越发的高了,越发的遥不可及。
      不过没事,现在吾又有机会了。吾一定尽心为先生做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番外半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