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焚香夜谈{捉虫} ...

  •   直接推辞实在是可惜了,这可是荀文若相邀啊!白居易笔下“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的荀文若啊!如果美男相邀却不知珍惜,我一定会被班里的女生痛骂的!虽然至今我也没弄明白她们为何要我一个男生答应和班里的“美男子”去看电影。就算知道两个男人可以在一起,但也不代表我就要和男人在一起吧!再说,我和谁在一起跟她们有关系吗?
      好了,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最终决定跟来者去一趟。毕竟荀文若没见过原主,真发生了什么我没法掌控的事情,顶多也就是尴尬罢了。

      令君帐内,香炉正在尽职尽责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君正在煮水。没错,煮水!上次主人公见茶变色已经被令君察觉他不喜吃茶。这次,令君让人取甘泉水又亲自为主人公煮水备饮。只见令君嘴角含笑,眼神温柔,仿佛在想着什么有趣的人和事!

      文吏刚为我掀起门帘,荀文若便迎了上来,他先是向我告罪深夜相邀又未曾远迎,之后奉上了茶盏。我无奈接下茶盏,刚掀开便察觉不对——这是清水!
      抬头望向文若,只见他淡笑自若,缓缓开口道:“公与不喜吃茶,直说便是,何必顾忌吾与家兄?”说道这,他又长叹一声,接道:“余何尝不知寒门贤才对世家子弟多有看法!公与家中也算得书香门第,自是更能理解世家几分,不与吾辈隔阂。但要说坦诚,也确实是为难公与了!”说着,眉宇间便流露出淡淡的寂寥与忧愁,十分令人动容。
      “并非如此,只是吃茶方式不同。”我不知怎的就将实话说了出去,等反应过来便开始暗自懊恼。汉人怕是都像文若这般吃茶,我现在告诉他吃茶方式不同可不就是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与众不同,虽不至于被人指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引起他人注意还是会的。大家越注意我越能发现我的不同之处,到时……
      良久,文若再次开口道:“公与不必劝慰余而这般。”
      “是真的,吾吃茶从不添他物,只以清水煮茶叶,第一道茶用以闻香洗杯,第二道茶则是浅尝……”可能是中了名叫荀文若的迷汤,我竟然将现代茶道大致介绍了一遍!还好记得现在关羽尚未成名,没有讲“关公巡城”这个倒茶步骤。
      之后看文若还有几分不信,我干脆唤来门口小厮备茶叶和清水,就着文若煮水的壶,我按照现代方法煮了茶与文若共饮。
      等荀文若尝过第三道茶时,他忽然将茶盏放下,站起身,向我作揖赔礼!
      “这是做什么?”我连忙站起身扶起文若。
      文若也没再行礼,开口道:“余以为公与不诚,想着门第之别,自以为所思已经周全。现今发现公与赤诚,是余狭隘,不得不敬佩公与为人,羞愧自身傲慢无礼。”
      “这是从何说起?”我听道文若这话,更加一头雾水了!
      文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开口接道:“今日夜间相邀,实有要事相商。还请公与就坐,容吾慢慢道来。”
      待我两坐定,文若开始给我上课,是的,上课!他是这么说的:
      自黄巾动乱,天下纷争并起。世家不满党锢,诸侯不安地方,就连掌权的宦官也想着更进一步。灵帝驾崩,新帝尚幼,汉家天下自此危矣。
      不瞒公与,余自幼受家中长辈教导要报效汉室。今天下动乱,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此次伐董,即便成功,也难以重振汉室。更何况诸侯各有私心,真正与董仲颖交战,胜负难定。但是余早就在心中立誓报效汉室,即使现下汉室垂危,余亦不能违背誓言。
      但是公与不同啊,以公与之才,应当去寻一位明主成万世贤名啊!恕吾直言,这公孙伯圭虽机智善辩,颇具胆识,也有几分识人之明,但吾观其毅力不坚,怕是难以承受挫折。再者,此人虽出身寒门,却推崇世家,公与去投,也未必能一展抱负。
      至于盟主想必不用余多言,公与也看出了几分。再说其他诸侯,大多不能善待寒门,唯有曹校尉。公与并非俗人,想来明白出身非人过,这曹孟德的才能余多说无益,还请公与多留意。

      一番话情真意切,也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文若也知道汉室重振非易事,原来文若是误会我想投公孙瓒了!这是我低估了文若的智商与贤德?
      想到历史上的令君,我不由想要劝文若几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焚香夜谈{捉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