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了缘西行 ...
-
第十三章
已近黄昏,山路的石阶上,前来进香的香客已经陆陆续续下山,大殿香气缭绕,跪于佛前的人,摇晃签筒满心虔诚,只希望座上佛祖能够实现心中所想。
了缘今日不需解签,上完了早课便在藏经阁研习了一上午的佛家神通,下午便照常去了禅机院,禅机院在大相国寺最深处,里面侍奉十八位金身罗汉,半年前开始,了明便命令了缘每日下午与金身罗汉比试,金身罗汉的存在,即是大相国寺的秘密,也是大相国寺的保障。十八位金身罗汉个个肤色金黄刀枪不入,面色威严犹如天上大罗金刚,亦犹如地狱座上阎王,能够送到此处与金身罗汉比试的,都是寺里认为佛缘深厚,可悟得佛家大神通的僧人,所谓佛家大神通,便是能够成为天上真佛,普度众生之人,不分老幼,不分地位。十八位金身罗汉并不手下留情,一开始每一次了缘几乎都被打成重伤,渐渐的变成轻伤,而今天已经能够做到不受伤了。
从禅机院出来,了缘眉心有金色三瓣莲花若隐若现,随着佛家内力的深厚,现在每次动用内功,眉心便会显现三瓣金色莲花。跟往常一样,了缘去菜园里帮助戒尘老僧做些农活,给瓜果蔬菜除除草浇浇水,夕阳的光辉下,了缘一身白色僧袍,不染纤尘,气质柔和,整个人温润如玉,仿若已是天上神佛,光是让人看着就觉得仿佛被抚平了痛苦。每到了缘解签之日,山上香客便络绎不绝,虽然有很小的一部分小姑娘醉翁之意不在座上佛,而是解签人,却也只是偷看几眼,人们发自内心敬服这位白玉僧人,也相信他能够成为真佛,解救众生之苦。渐渐地,江湖上,市井间,朝堂上,都知道了大相国寺内有位神僧,白玉僧了缘。
了缘给最后的一株黄瓜浇完水,直起腰,用僧袍袖口擦了擦汗,戒尘老僧笑眯眯走过来:“今天不错啊,没有受伤”。
了缘微笑回道:“师叔过奖了,是众位罗汉让着小僧罢了”。
戒尘收敛笑容:“了缘,虽然你佛缘深厚,但是从你面相来看,你命中注定有一劫数,方位在西,能够化解变成佛,否则,不可说啊... ...”
恰在此时,了明腰间挂着酒葫芦走来,大声嚷道:“哎,了缘,你小子今天不错,没受伤,不愧是我的好徒弟。”
说着话来到近前,摘下一根清脆黄瓜,一口吃去小半截,说:“刚刚戒尘师叔已经跟你说了,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明天你就往西方而去,下山历练,何时解了劫数,何时归来。对了,你走后师傅会特别想你的,你呀要尽快回来知道吧,我实在是不想自己洗衣服”。
戒尘摇头微笑。
了缘面色依旧温和,微笑回道:“是,师傅,徒儿也会想念师傅和戒尘师叔的,那徒儿就告辞去收拾行囊了。”
望着了缘远去的背影,了明面色沉重,戒尘道:“了缘有佛缘有佛心,也已修得佛身,三十年众生牛马,六十年诸佛龙相,能不能淌过红尘,过了自己的关,皆是造化,强求不得,你我二人,旁观便可。”
了明依旧面色凝重:“劫数之难,难在自心啊,毕竟是我的徒弟,我还是担心的,劫数,我还是知晓其中味的,想当年... ...”
想当年,了明也是在这个年纪下山游历的,那时他还是清秀俊逸的青年和尚,他下山后走过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途遇几场丧事,超度几多亡灵,他想他爱这红尘,犹如佛爱众生。直到,他途径一座江南小镇,他身着灰色袈裟走在青石板路上,左右两边商铺林立,他不经意间向左一看,便再也迈不下前进的脚步,那间酒铺名叫巷子酒铺,里面的女老板身着一身紫裙,身材丰满,成熟妩媚,头发全部用木簪盘在脑后,只留下脸颊和耳后几缕,这紫裙妇人正拿着竹瓢从酒坛里盛酒,店内并无客人,盛了小半碗,便自己轻呷了起来。
了明再也没有继续前行,只是在巷子酒铺对面怔怔站着,他知道,他遇到了自己的劫数,有什么东西撼动了他的佛心。他没有动作,只是站在外面看着,目光时而盯着妇人,时而涣散不知所想。他一连在外面站了一个月,来往路过的人都对这个和尚指指点点,也对贩酒的妇人指指点点,了明不知道人们在说什么,也没有听。
那贩酒的妇人,在第一天就发现了这个灰僧衣的青年和尚,她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来化缘的,本想给他些银钱,可是那和尚并不进来,也不同自己讲话,只是傻傻的站在外面看,她一开始还纳闷,这个和尚是突然顿悟出什么大道理了吗,可是近一个月来,买酒的人竟然多了起来,听说都是想过来看看这个动了凡心的和尚,都对那个和尚指指点点,也对自己指指点点,不过她已经不在乎了,成为了寡妇这么多年,她早就习惯了别人对她的指点,至于酒铺也是丈夫留下的,她也没有用心经营,只是想着能自己有口饭吃就行,因为自己贩酒,周围的人都叫自己酒娘。
她本以为这和尚跟那些登徒子一样,她肯定用棍子把他打出去,可是这个和尚非但没有,反而连她的酒铺都没有进。只是在外面傻傻的看着,酒娘便对这个和尚好奇起来,开始观察他,酒娘发现这个和尚长得还是挺俊俏的,有时候两个人观察的目光会碰上,酒娘便展颜一笑,接过那个小和尚却害羞的红了脸不敢再看自己,这酒娘才确定这和尚确实动了凡心,还是对自己。
酒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吸引了这个和尚,自己并非沉鱼落雁,也没有多出尘的气质,就是平常的一个妇人,父母都是以务农为生,到了婚嫁年龄有人来提亲便嫁了,现在又成了个寡妇,酒娘想不通,可是那和尚只是在那站着,晴天雨天,雷打不动。
终于两个月以后,了明走进了酒铺,对着酒娘施了一个揖手,直视酒娘道:“阿弥陀佛,贫僧了明,敢问姑娘芳名”
酒娘望着了明的眼睛,微笑道:“大家都叫我酒娘”。
了明没再说什么,便径直坐了下来,恰好了明所坐桌前有支碗,酒娘站在柜台里,思量着拿了几个铜钱,犹豫了半晌,又放下给了明身前的酒碗里到了一瓢酒,了明并不喝,看着她说:“你知道吗?你就是红尘,红尘中的一朵芙蓉!”
酒娘突兀听到这话,竟然也俏脸一红,赶紧说:“大师说笑了,我就是一个普通妇人而已,还是个寡妇。”
了明摇摇头,眼神充满柔情,又坚定:“出家人不打诳语!”
酒娘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她不懂什么红尘,也不觉得自己像芙蓉花,但确实被他的话打动了,她开始觉得这傻和尚真是可爱。
了明每日都来巷子酒铺,酒娘就每日在他身前的碗里倒一瓢酒,了明不喝,她就在了明走后自己喝,喝的时候还微微笑着。半年后了明觉得自己应该送给酒娘一些礼物,于是便从身上那串佛珠上摘下一颗,每月送给酒娘一颗。大多时候两人都只是坐着不说话,只偶尔交谈,这种沉默两人并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很自然。对于来自周围人的指点,两人均不在意。
就这样,一年。这天了明说:“酒娘,明天我们去游湖吧,相识一年我还未曾带你游玩过”。
酒娘微笑道:“好”。
酒娘笑的很幸福,她知道这一年了明在抉择,她知道了明或许有了答案,会选择红尘吧!
酒娘这天打扮的很漂亮,一如那年未嫁时,盘起的头发上别了一朵新鲜的芙蓉花,粉色花朵映衬着她洁白的肌肤,美不胜收,她将了明送她的六颗佛珠,串起来,做成了手链,带在手上,更映衬着她的手腕,不及一握。酒娘带着一壶酒,几个小菜,荤素都有,来到湖边,了明已经在船上等她了。
酒娘抬头看天,阴沉沉的,就要下雨了。
了明搀扶酒娘上船,柔和道:“在我眼里,芙蓉花都不及你半分。”
酒娘展颜一笑,只要是你说的,我都相信,出家人不打诳语。
二人船舱内面对而坐,酒娘摆好酒菜,船夫撑船入湖,开始下雨了,湖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雾气。
了明主动给两人倒酒,不说话,各自喝了不知多少杯,了明说:“原来这便是酒的味道,辛辣、诱人。”
酒娘不说话,只是幸福的笑。了明自斟自酌,了明看着酒娘手腕的佛珠,凄然一笑:“酒娘,一年前的一眼,让我无法再做个世外僧人,我行过那么多的地方,偏偏是你打动了我,让我步入了红尘,可是酒娘,我无法背弃我佛,无法背弃众生,你我缘分,来世再续。”
酒娘展颜一笑,一如曾经,只是那芙蓉般的脸上,淌满了泪痕,因为他,酒娘真的觉得自己是芙蓉花,想希望了明说的是假话,可是出家人不打诳语啊。
外面雨势渐大,了明抱着酒坛,对酒娘略微弯腰施了一个揖手,看不清表情:“阿弥陀佛,施主,来生见!”
转身便走出了船舱,酒娘悲伤的声音几不可闻:“了明,等等!”
酒娘走出船舱,望着船头上被雨水淋湿的灰袍和尚,还抱着那个酒坛,那深邃的眼眸中,藏匿着一丝悲伤,但还是被酒娘发现了,酒娘冒着雨冲过去,抱住了明,对着他的嘴唇深深的吻了下去,了明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只听酒娘说:“大师,来生见,一定要来找我,如果找不到,就栽上一株芙蓉花,也许那就是我!”
了明转身,一个闪身,消失在了大雨之中。酒娘跌坐船头,望着了明消失的方向,鬓间芙蓉花掉落进湖中,任雨水敲击着飘向远方... ...
此后,大相国寺少了一个青年小僧,多了一个酒肉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清晨,大相国寺下山的小路上,一个白衣僧人,身背一个简单包袱,右手执一根紫金禅杖,西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