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撒旦的救赎 ...
-
一
半旧的写字大楼今天正遇上了电梯检修。徐皓抱着一摞资料无可奈何地绕到右侧的楼道口。林熙瑜的侦探事务所在13楼,先前他也来过几次,窗口正对上H市港口的一片海,大型货船和私人游艇熙熙攘攘,映在窗口却静得像一幅油画。尤其是到了夏天H市的烟花大会,带上啤酒,这里真真是个好去处。
现在他可不这样想。
林熙瑜没事把事务所定在13楼做什么?万一电梯坏了呢?万一地震了呢?13楼肯定晃得厉害。
他一边不满地嘟囔着一边又仿佛认命了似的向着楼梯迈步。
H市的夏天真是热。才爬了一半他就已经汗流浃背。想要放下资料歇歇再继续,却总能遇上上楼下楼的人群,让他有些不好意思。
楼道口出现了13楼的指示牌。徐皓放下资料擦了擦汗。那是“逆十字架”连环杀人案件的最新调查资料,本是不允许带出警署的,但此次案件迟迟未破,上头压力也不小,就破例让他复印了送过来。
徐皓按响了门铃,过了许久没有人应声。他绕到窗口,桌上杂乱地堆着资料,林熙瑜正侧身斜靠在办公椅上,闭着眼睛,看上去疲惫极了。徐皓又轻轻敲了敲窗,林熙瑜揉了揉眼睛,对着徐皓轻轻笑了笑,又不慌不忙地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才朝门口走去。看来她睡得并不沉。
林熙瑜从徐皓手里接过资料匆匆翻看起来。徐皓熟门熟路地拉开冰箱门给自己倒了杯冰水,一饮而尽。
“徐皓,走,去趟李成家。”
幸好电梯检修已经结束,不然他一定要找个借口罢工。徐皓心里想。
林熙瑜匆匆拉开车门,直奔驾驶座。
“小瑜,你……你不是不开车了吗?”
是的。三年前那场事故以后她就再也没开过车,眼下大概是一时情急。
林熙瑜悻悻地往后退,徐皓看在眼里竟有些心疼。
“我来吧。”徐皓说着便坐上了驾驶座。
李成的尸检报告让她有些在意。
与之前的两起“逆十字架”杀人案件一样,死因都是钝器击中后脑,一击致命。然而这次李成的案件,又有些微妙的差别。他的血液里残留着安眠药的成分以及案发现场有拖拽的痕迹,这一切都说明了他是在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被人带到了案发现场。
林熙瑜在大脑中梳理着这三起案件。
第一起案件死者孙伯瀚,42岁。在一家培训机构教物理。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说孙老师平时虽然沉默寡言,私下接触不多,但上课却是个极负责任的老师,不像会与人结怨的样子。
第二起案件死者杨志刚,38岁。和妻子两个人在学校旁经营一家小面馆。妻子也说想不到任何的线索。
第三起案件就是李成。在她得知三年前火灾事故的真相之后。
林熙瑜坚信,这三个人一定有着某种关联。甚至极有可能,与那场火灾事故有关。
“李成血液里有安眠药成分残留和现场的拖拽痕迹,你怎么看?”林熙瑜转过头问徐皓。
“确实和之前的两起案件有比较大的区别,我目前还没有什么头绪。”徐皓思考了一下又接着说,“难道跟之前的案子一样和‘逆十字架’连环杀人案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或者是模仿杀人?”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林熙瑜顿了顿,慢慢开口道。
“之前的案件之所以断定和‘逆十字架’连环杀人案件不相关是因为被害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查清楚三个被害人之间的关系。”
“至于这次案件中使用了安眠药,我想一定是因为有使用的必要。你有没有想过,有可能,我只是说有可能,这三起案件并不是一个人作案呢?”
徐皓听到这里,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二
H市的郊区,高档别墅前。
林熙瑜按响了无线可视门铃。来之前和李成的妻子通过电话,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家。
“林侦探,徐警员,请稍等。”主机上映出一张年轻而瘦削的脸,看上去有些憔悴。她叫乐清,正是李成的妻子。
大门随即缓缓打开。
这是一幢欧式跃层别墅,以米白色和砖红色为主色调,现出恢弘大气的样子。最妙的是顺着楼梯而下的下沉式庭院,被满满的绿意包围着,中间辟出一块空地,放着雕花的欧式桌椅。李成现在接手了父亲的公司瀚海建筑,以他的实力,这根本不算什么。至于三年前发生火灾事故的诚悦建筑,据说出事后不久就被他的父亲注销了。
“他还在的时候倒是很爱午后在这里喝杯咖啡。”李成的妻子抿了抿嘴,低下了头。像是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的样子。
“夫人,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她做了个请的手势,把林熙瑜、徐皓让到了椅子上。
“先生可有睡眠问题?”
乐清极困惑地歪着头看向林熙瑜。
“或者说,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吗?”林熙瑜换了个说法又继续问了一遍。
“据我所知并没有。”她顿了顿,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惊讶,随后很肯定地摇了摇头。
“我能知道为什么这么问吗?”
“其实,尸检报告显示,先生血液里有安眠药成分残留。”
乐清好像一时消化不了似的瞪大了眼睛。
“案发当晚,先生和什么人见过面?或者有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林熙瑜接着追问道。
“他应酬很多,工作的事我一般也不过问,凌晨一两点回来甚至不回来这种情况也时常发生。”乐清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对了。那天他回来得很早,可是接了个电话又急匆匆地出去了。他应酬是多,但这种回家了又急急忙忙赶去赴约的倒是没有。工作上的事情他一般都会提早安排好。现在想起来倒觉得有些奇怪。”乐清补充道。
“他是几点出去的?”
“大概晚上九点半左右吧。我问他什么事情他也不说。”
“林侦探、徐警员,请你们一定要抓住凶手。”乐清哀哀地恳求道。林熙瑜不忍去看她的眼睛。
她要是知道三年前火灾事故的真相会怎么想呢?
“方便查看一下房间吗?或许对案件有帮助。”
乐清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成和乐清的卧室在二楼。顺着二楼的走廊走到底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深红色的实木门紧闭着。
“这里是他的书房。他说要在这里处理公司事务需要安静,特意建在了走廊尽头。我平常也不会来这里,怕打扰他。”乐清介绍道。
在得到了乐清的允许之后,林熙瑜和徐皓推开门进了房间。
或许是因为建在走廊尽头的缘故,这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并不是一个办公的好地方。林熙瑜打开了书桌上的台灯,这房间才昏昏黄黄地亮起来。
书柜上整整齐齐地罗列着建筑类的专业书籍,不过从书的磨损程度来看,并不太常使用的样子。
一本蓝色封皮破损的、笔记本模样的东西引起了林熙瑜的注意。夹在厚厚的砖头似的书堆里,它显得太单薄也太破旧了。
这是一本相册,看起来也有年头了。
李成的百日纪念照、小学毕业式、运动会……
突然林熙瑜像被闪电击中了似的怔了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
“夫人,这本相册我可以借走吗?”
那里面夹着一张普通的公司聚会的照片。
三
在拜托了徐皓调查李成的通话记录之后,林熙瑜一个人直奔瀚海建筑。
对于瀚海建筑的会长,李成的父亲李明昊,林熙瑜也早有耳闻。
李明昊和李成不同,并非承袭家族产业。他在商界一直以果断勇猛的行事作风著称,从一个小小的施工队带到了现在瀚海建筑的规模,在H市称得上是个传奇。
“林侦探,您先去会客室稍作休息,李会长马上就到。”
前台的小姑娘把林熙瑜带到了会客室便退了出去。
瀚海建筑坐落在H市市中心,从会客室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H市的地标——月光塔。
那是H市发展起来之后建成的,外形如一轮新月,周边是一片人工湖,一到晚上星星点点的灯光撒入湖心,混杂着天上的星光,叫人辨不分明。
林熙瑜正发着呆,会客室的门轻轻敲响后被推开了。
是个穿着套装的女子,一头短发干净利落。名牌上写着:秘书 尤璐。这个姓氏并不多见,可林熙瑜似乎在哪里见过似的。
她端上一杯咖啡,正准备退出去时被林熙瑜叫住了。
“方便坐下聊聊吗?”
尤璐显然被她突如其来的搭话吓了一跳,不过很快恢复了得体,拉开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你是李会长的秘书?关于李成,也就是你们李总你有过接触吗?”林熙瑜直截了当地问道。
“我是李总的秘书。”她咬住了嘴唇。“想不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你们李总平常应酬多吗?案发当天是怎样的安排呢?”林熙瑜拿出笔记本,开始了例行询问。
“李总自接任了瀚海建筑以来,应酬很多,难得有空的日子都是早早回家。案发当天也是,难得得了空闲,是我打电话安排司机送李总回去的。”
“当天晚上李总回家后接了个电话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你有什么线索吗?”
“应该是私人的事情吧。工作上都是交给我安排的。如果李总晚上突然和客户有约,也应该会让我安排好接送,提前预约好餐厅。”尤璐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回答道。
“非常感谢你的回答,很有参考价值。”林熙瑜递上名片,“想起什么的话随时给我打电话。”
尤璐接过名片,鞠了个躬,退了出去。
又等了20分钟左右,林熙瑜听到了一阵沉闷的脚步声,李会长终于来了。
眼前这个老人已经六十有四,看上去倒很矍铄。
林熙瑜站起来,正准备握手,李明昊摆摆手,示意她坐下。
林熙瑜拿出在李成书房找到的照片,递了上去。
“对于您儿子的情况,我表示非常抱歉,希望您能够配合我们的调查,尽快找出凶手。”
“说吧,你想知道什么。”
“关于‘逆十字架’连环杀人案我相信您也有所耳闻。第一案的被害人孙伯瀚,第二案的被害人杨志刚和您儿子是什么关系呢?”
林熙瑜指了指那张公司聚会的照片。虽然照片上的人很多,但她一眼就看到了孙伯瀚和杨志刚。
李明昊看向天花板,舒了长长的一口气。
“他们曾经都是诚悦建筑的员工。”
到这里,三年前那场火灾事故的真相才算被完全揭开。
孙伯瀚当天陪同李成一起去现场视察,杨志刚则是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火灾事故发生以后,李明昊为了保护李成,注销了公司,遣散了两人,并给了一笔不少的补偿金。但火灾事故和曾经在诚悦建筑工作的事,要求他们从今以后只字不提。
四
从瀚海建筑出来已是日暮西沉。
林熙瑜回头看了看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商业帝国,它在H市市中心站立了才不过几十年,看上去竟有些苍老了。
手机提示音响了起来,是徐皓打来的。
“喂,小瑜。李成手机的通讯记录已经查过了,当晚9点半确实有一通电话,不过显示是公用电话。”
“看来很谨慎嘛。能查出具体位置吗?”
“早知道你会这么问,我当然早就查清楚啦。”徐皓显出得意的样子。
地址在H市的一条老街,离发现李成的现场并不远。
林熙瑜打了辆车去和徐皓会合。赶到的时候徐皓正在现场探听情况。
徐皓招手示意她过来,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发现。林熙瑜快步赶了过去。
那是公用电话亭对街的一家私人面包店,看起来只是在自己家中辟了一块地方作为店面。
“老伯,麻烦你把刚刚跟我说的情况再跟这位侦探说一下。就是8月15号晚上9点半左右,你看到了什么。”徐皓声音里有着难以遮掩的兴奋。
老伯撇了撇嘴,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我看到有位女士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她进进出出几次最后才打的电话,看上去有点犹豫和急躁。我也是觉得奇怪才记得这么清楚的。”
“女士?什么样的女士?看清楚脸了吗?”林熙瑜急切地追问。
“您也看到了,电话亭离我这面包店还有一段距离。况且晚上那么黑,我也不可能盯着人家看。”老伯摊开手表示无可奈何。
“不过好像是位穿着职业装的……短发女士。”
是她……
林熙瑜翻开相册,最末页是瀚海建筑年末公司员工聚会的照片。照片里的短发女子站在李成旁边,端着香槟酒杯,笑容可掬。
依旧别着那天一样的名牌:秘书 尤璐。
“老伯,你知道她打完电话去了哪里吗?”
“我只知道她往那个方向去了。”老伯指向了南街的方向。
“对了,我看到有辆白色的面包车一直跟在那位女士的身后。”
“什么样的面包车?”
“是一辆五菱之光,我以前也有这样一辆车用来进货。对了,我看到两个男人,一个坐在驾驶座,一个就坐在旁边。”
五
林熙瑜顺着南街一路打听了过去。终于在一家咖啡馆打探到了些消息。
林熙瑜有些愣神。正是王思裕先前约她来过的情人岛咖啡馆。
“那天正好是我值班。这里是南街,不像市中心那样热闹,本来十点我们就打烊了,您说的那位短发的女士十点前来了咖啡馆,一直到十点半才离开,所以我有印象。”
林熙瑜打开相册,“是这位女士吧?”她指着尤璐的照片跟店员确认道。
“是这位女士没错。”
“她那天一个人吗?”
“她是一个人来到了店里,大概二十分钟后有位男士也赶到了。”
“那位男士有什么特征吗?”
“要说特征倒是也没有什么特征。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西装,看上去似乎家境不错。对了,他戴着百达翡丽的表,我之前在杂志上见过。”店员带着几分羡慕的语气说道。
“是这位吗?”林熙瑜翻出李成的照片。左手百达翡丽的表闪着耀眼的蓝色光芒。
“是,我不会认错的。”店员肯定地点点头。
看来那天晚上李成见的就是尤璐没错了。
“你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吗?”
“这个倒是不清楚。隔着太远,而且听客人谈话也不太好。”店员无奈地耸了耸肩。
“不过,我看到这位男士拿出了一张银行卡,女士很生气地拒绝了。”
“他们俩是一起离开的咖啡馆吗?”
“恩,一起离开的。”
“对了,那位女士好像很在意时间似的,一直在看表。”店员又补充道。
“你是说在等那位男士的时候吗?”
“不,是那位男士来了之后。”
林熙瑜想起了李成血液中残留的安眠药成分。
“那位女士是不是在男士来之前就为他点好了咖啡?”
店员杵着下巴认真地思索了一会。
“对,她要了两杯咖啡。”
“她是背对着你坐的吧?”林熙瑜又确认道。
“是的。”店员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看来尤璐和李成除了秘书和老板,一定还有更深的关系。林熙瑜想。
六
今天林熙瑜破天荒地和徐皓一起回了警署。
孙伯瀚、杨志刚、李成,“逆十字架”连环杀人案的三位被害人,都和三年前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有关。她一定要彻彻底底地把与那场火灾事故相关的资料都翻查一遍。
这是她三年前离开警署后第一次回去。
一路无言。徐皓知道,回警署对林熙瑜来说等于把三年前发生在她父亲身上的事一遍一遍地倒带回放,确实是有些残酷。
“三月十日,三月十日……”林熙瑜喃喃地念着,在档案室翻查着资料。
“啊,找到了。”
“徐皓你快来。”林熙瑜指着资料似乎有什么发现。
那是关于火灾事故的一段记述。
三月十日,H市西市角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三人死亡,目前疑犯已自首。
下面写着三位火灾事故牺牲者的名字:尤嘉、周彦辰、张铭阳。
“难道说尤璐和尤嘉是……”
“明天能否传讯尤璐?”
徐皓点了点头。
传讯室。
“尤小姐,您和三年前火灾事故中牺牲的尤嘉是什么关系?”徐皓头也不抬地做着笔录。
“他……是我亲弟弟。”
尤璐对她案发当天见过李成的事实供认不讳。
“是我杀了他。我下了安眠药,把他带到了废弃的工厂,用棒球棍打了他的后脑。”尤璐把脸埋在手掌中。
“我弟弟生前的梦想是成为职业棒球运动员。是他,是李成把他的一生都毁了。这和谋杀没有什么区别。”她哭喊出来,像是在替她弟弟发泄委屈。
“当我问他三年前事故真相的时候,他居然掏出银行卡,问我要多少钱。他就是个人渣!”
林熙瑜走进传讯室,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理解你的心情。”
尤璐抬起头,咬着嘴唇狠狠地看向林熙瑜。
“理解?你们侦探只知道破案,怎么可能懂我们被害人家属的心情!”
林熙瑜低下了头。
“我除了是一名侦探,我也是一起事故中被害人的家属。”林熙瑜轻轻地说。
“一个人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他将来的时间被夺走了,过去的时间也会慢慢被遗忘。夺走他们时间的人不可饶恕,但是……我们不能亲手再让人成为被害人家属了。”林熙瑜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乐清那张年轻却憔悴的脸。
尤璐怔怔地看着她。
“这起案件并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吧。你不可能拖得动李成。”林熙瑜再次发问。
尤璐低下头,似乎决定不再说话。
“那天晚上的五菱之光面包车……”林熙瑜试探性地问道。
从尤璐惊慌失措的眼神中她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看来只能从那辆车开始查起了。
七
作案用自己的车风险太大,最有可能的应该是租车。林熙瑜手里握着H市租车公司的名单,事到如今,只能一家一家调查了。好在H市只能算是个刚刚发展起来的二线城市,大大小小的租车公司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家,就算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林熙瑜准备先从作案地点附近的租车公司开始查起,逐渐扩大搜查范围。
连着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林熙瑜的耳朵有点烧。刚想停下来休息下,徐皓就来电了。
“小瑜,在尤璐家里发现了凶器棒球棍,我们进行了检测,出现了鲁米诺反应。也与李成的DNA进行了比对。可以结案了。”徐皓听上去很兴奋。
“哦。”林熙瑜却兴致不高。
“另外两起呢?尤璐应该没有供认吧。”
“还没有。我想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那并不是她做的。为什么只有这起案件使用了安眠药?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尤璐是位女性,身材跟李成比起来也不够高大。如果是清醒的李成,她并没有把握能够一击致命,甚至还会遭到反抗,所以才使用安眠药。而另外两起案件都没有使用安眠药,是因为凶手无论在身材还是力量上都较死者占有优势。所以极有可能是男性作案。”
林熙瑜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推理。
“我怀疑,还是和那场火灾事故有关。孙伯瀚、杨志刚、李成、尤璐,目前已经清楚的受害人和凶手都与三年前的火灾事故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火灾事故的真相就是尤璐杀害李成的动机。我认为另外两起案件也是如此。火灾事故另外两位被害人家属的情况,你能帮我调查一下吗?我这边顺着面包车这条线索继续追查下去。”
“好。”
乐载租车公司门口。
打了将近四个小时的电话,林熙瑜终于得到了一些线索。范围也从案发地点的南街扩大到H市的西北角,看来凶手相当谨慎。
她得到消息称案发前一晚有两名中年男子租用了五菱之光面包车,于是决定亲自走一趟。
从租车公司拿到的证件显示,租车男子名叫周世文,徐皓那边也传来消息得到证实,此人正是被害人周彦辰的哥哥。
“马上传讯周世文和张冉。”陆警司命令道。
而张冉则是张铭阳的弟弟。
八
接下来案件的侦破似乎很顺利。从周世文和张冉处也同样搜到了作为凶器的棒球棍,DNA与孙伯瀚、杨志刚一致。
“小瑜,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啊。”陆警司专门打来了电话。
“我说……要不趁着这个机会回来警署吧。就在陆伯伯手底下工作,怎么样?”他顿了顿,见林熙瑜没有说话,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了你父亲的事情。那件事情也过去三年了,放下吧小瑜。”
“陆伯伯,我现在还没有想好。等我想清楚了,再给您打电话吧。”林熙瑜只能使出了惯用的推延战术。
陆警司叹了口气,挂了电话。
今天林熙瑜有约。在情人岛咖啡馆。
他好像先到了,看到林熙瑜朝她招了招手。
“林侦探,今天怎么有空叫我出来喝咖啡?”是王思裕。
林熙瑜没有说话,拿出三张打印纸。
上面写着:想知道火灾事故真相,今晚10点到H市码头29号仓库。日期是今年的5月5号。
据尤璐、周世文、张冉供述,5月5号那天,他们都在自己的信箱里发现了这张打印纸。当天去了仓库之后并没有见到发信人,地上是另一张打印纸。
孙伯瀚:现场视察领导。罪行:未组织救援。
杨志刚:施工现场负责人。罪行:未组织救援。
李成:现场视察领导。罪行:烟头直接导致火灾。事后隐瞒真相。
也是在那个仓库,尤璐、周世文、张冉三个人第一次见面。
“这是什么?”王思裕问道。
“这是从尤璐、周世文、张冉家里搜到的。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林熙瑜指了指打印纸一角沾上的油渍。
王思裕看了看由于在汽修厂工作沾染了一身油渍的衣服,笑了笑。
“就凭这个?林大侦探?”
王思裕看着她笑,让人毛骨悚然。
“鉴识科已经提取分析过,和你们汽修厂所使用的润滑油成分一致。”
王思裕站起身准备离开,经过林熙瑜身旁时却俯下身,在她耳边说道。
“就算是我又怎么样?我可没有让他们杀人。”他看向林熙瑜,那是一种挑衅的目光。
林熙瑜看着王思裕离开的背影,不禁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