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18 ...
-
18
“毕业了,你都干了些什么?”
“能他妈干的都干了!”
不知道怎么就说了句这个。最近一直在忙期末考试,再开学也就该换校址去参加高考补习了。想到不必每天起那么早,也不必挤该死的公共汽车,心里的喜悦难以言表;但话又说回来,人总有贱的一面,马上就要离开烦人的一切,还真是於心不忍,毕竟“习惯”是个可怕的杂种!
等待考试成绩出炉的日子,就像是寄一封情书。事先你准备了一滩,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出去。于是,就天天等,希望得到回应,又希望它杳无音讯。之所以希望得到回应是因为想看看自己的努力有没有白费,希望它杳无音讯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害怕被拒绝。有时候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起码在眼下它不成正比!政治课的期末考试是演讲,每人限时3分钟,题目自拟,内容我忘了。前一天晚上,我准备到凌晨2点钟,第二天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喷了20多分钟。班里鸦雀无声,我从没见过同学那么认真地听半节课,而我的演讲却让他们做到了全神贯注!很明显,我比老师强的多。至于我到底是讲了什么,一时半会儿也跟你说不清,题目大概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反思之抵制日本人人有责”。出乎我的意料是居然有人哭了,呵呵!有时候他们真的很可爱。放学后,更确切地说是从那天演讲完一直到现在,我发现我们班没有人用“日货”,也不再有人“闯红灯”在公交车上为了一个可怜的座位“放弃自己的尊严”……后来,尽管老师虚伪地告诉我不记得我的分数,同学说由于超时和跑题我只得了11分,满分却是15,我一直是“跑题”的代言人。尽管如此,大家一致认为我是最好的,fans依旧为我着迷依旧是支持我!再后来我发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演讲、一次恶心的期末考试,对于那个11分,它就像是肮脏的金钱,虚伪的虚荣心和俗不可耐的谎言,一文不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付出不一定有收获,而在我心中,回报远比付出的多。
法语课到了最后环节,题海战术,脑袋也一天比一天大了。外教课告于段落,《最后一课》是在他家的《La Boum》(party),也算是《最后的晚餐》吧!在我的记忆中他永远是那么迷人。爱情,为什么会有伤害,我还不懂。只是觉得这样大可不必,还是相信“相见不如怀念,就算你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