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朗读一段张爱玲 ...

  •   初见张爱玲,是一本极厚重的硬壳大书。略染了尘,扉页上是漂亮的钢笔字,写着“赠予学生某某”。“某某”是我家姐,于文字一途中我最初的引路者。
      于是那厚重到不可思议的《张爱玲精选集》,也隐约带了点榜样的光辉,似乎连尘土气都变得可爱。我若是《朗读者》的嘉宾,定要朗读一段张爱玲。
      彼时我是连生僻字都只好翻找新华字典的小孩子,看到《半生缘》穷学生与舞女艰难的爱情也不知缘何而起,看王佳芝与易先生互相试探直到故事终了,也不明白两人结局如何,爱过没有。但无可置疑,张爱玲,这个出身良好,带着民国风情上海旧影的女子,将另一个世界展现在我眼前。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阅读她的文字,时常为其中的靡艳所震惊。幼年艰辛,在继母手下艰难生活,后来虽与母亲一处并接受良好教育,但不安与惶恐如影随形。她笔下的川嫦,在沉默中接受,在沉默中病死。川嫦困惑于自身的命运,这也同样是她自己的困惑。她文中的母亲向来少见慈爱,父亲更是多精市侩——作家所创作的人物,多半在灵魂上与自己有所共通的。朗读一段张爱玲,理解她的孤独与困惑,才更理解她的才华。
      曾有评价说张爱玲“格局狭隘”,嫌她只会写儿女情长,小资情调;又嫌她堆砌繁饰,故作姿态。然正是她的“小”,让我们读出了“大”。白流苏用最后的青春赌出的一场爱情,与一座城池炮火中的陷落,那堵灰砂的墙,谁成全了谁?她文中小小的“她”,映射出读她文字的小小的“我”们。
      爱玲曾言人生三大憾事,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她的文字受红楼影响甚深,带着钟鸣鼎食之家特有的精细与傲慢。你看,我写透了它,但我并不惊怒,也不慌张。无论多么可怖的事实,由她写出来,总带了一股子无动于衷般的从容淡静。如同曼桢所遭遇的一切,薇龙注定了的结局,她轻轻巧巧,用最平常的笔触写着最为惨痛的命运。她就是要给人看,她很惨,很可怜,命运对她并不公正,那有如何?这世上多的是善良一生却不得善终的人啊。她看透这一切,又迷惑于这世情。
      朗读一段张爱玲,便是遇见一个沉静独立的灵魂。那样的时代她看透红尘世俗,于今日虚浮世风亦有所裨益。毕竟,我们都身处阴沟,但总有人仰望星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