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玉萱见了王秀才,倒是对敷衍他的回礼有了点歉疚。她揣着最后一块料子往绣铺去,掌柜的一见她来了,忙不迭端上茶点。
      “小娘子若是不急,不妨坐下等等。这长裤没什么花哨,小半个时辰就能成,省得你下回还特地跑一趟!”
      玉萱一听就很乐意,“那我出去逛一圈,一切有劳掌柜!”王家送来聘书,秦府三五日内就要带着回聘书和回礼送去南通,今日能置办完整是最好不过了。
      “好咧好咧!”
      玉萱出了绣铺,街边一杂货摊前有个尖瘦老妪抬头,望着她背影嘀咕,“这不是玉萱那个小贱蹄吗……”
      正是前阵子和玉萱在水房撕打过的刘婆子。

      给王家的各色精美回礼,陈氏早就备下了,她是个妥贴人,万不会在这些事上使绊子。所以景语上交的一套衣物,包括银袋、鞋子,相比之下就有些拿不出手。陈氏看了一眼,心道不是个手巧的也没法子。
      此去南通要一两天路程,二房近日出公差,三房腿脚不便,陈氏就请一个族叔和媒人同去回礼。如此,余下的事便是等王家行大聘,再商量个婚期,虽然事务琐细,但走到章程之内,反倒叫两边都轻松。
      景语也闲了下来,小院里众人为她高兴,她面上淡淡,看不出是个什么心思。

      她不只是秦景语,更是林琼。
      八月中旬乡试,九月下旬放榜,王家赶在王秀才下场之前来过小定,这心思瞒得过玉萱和瑞姨娘,瞒不过秦明彦和陈氏,也瞒不了她。放完小定,时人一般在两三个月内就要完婚,假使前脚秦家热闹嫁女,后脚放榜王秀才又名落孙山,“双喜临门”就要变成茶余饭后的闲话。秦府一门三进士,挑的女婿却是个屡考不中的秀才,是轻忽家中这个庶女,还是图王家什么?
      景语没有助力王秀才,也会叫王家看轻她,往后日子可就不能那么受人敬重了。
      是以王秀才言及若今秋再不中举便歇了心思时,三叔才会劝慰他是有真才学的,实是暗示他这次能中。
      王秀才听懂了,她想到王鹏程那时眼中有贪婪一闪而过。
      不过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所谓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守望互助,尤其是高门大户之间。她原出生侯门,这些事耳闻目见多了,并不觉得王家有什么算计。
      是了,他们都不是十五六岁的人,再没有那么单纯的恋慕和怦然心动了……景语坐院角石头上,看地上的小蚂蚁排着队觅食,呆呆出神。

      南通隶属京畿,府衙落于北大街上,坐北朝南,时不时就有小民和皂吏出入办些庶务。
      京城治下,万事要循规蹈矩,曹典吏一早捧着茶点进了户房坐下,先在心中默念了一遍。曹典史今年已是五十又几,一双眼睛眼皮耷拉,看着有气无力,很难让人不怀疑他是否还有精力处理户房繁杂琐细的事务。
      衙门设有三班六房,户房最是富足忙碌,辖下事务也是涉及最多,罗列下来直叫人眼花缭乱。曹典吏手下有十二个文书,每日里披星戴月,忙得昏天暗地,幸而一切自有办事章程,不叫他操心。
      曹典吏平时并不插手具体事务,前两日起他却亲自到狭小的平房里坐镇,要人把近期递交来的婚书文契都挑出来给他过目。时人婚丧嫁娶,户籍变更,都要到衙门来登记备案。两家结亲时需持纳聘书和回聘书前来,待衙门誊抄入册再盖章,才算是官府承认和保护的一门婚事。
      有点奇怪的命令,但也不足为奇,因为曹典吏有时会单点某一类的事务抽查办公,文书们也乐得少一件事。曹典吏就喝着茶,把一份份男女聘书仔细看了个遍,也不说登记,也不说发还。
      早上刚过巳时,手下又收拢了五六份送上来。他耐心地一一翻看,突然眼皮一抬,眼中似有精光一现,随即又耷拉成有气无力的样子。
      很快就看完了,曹典吏把之前积压的聘书挑了几份,让人送出去登记入册。剩下的嘛,不急,登记并不是来一份录一份,而是要攒上一批再一起查验、登记、盖章、最后发还。
      京城治下,万事要循规蹈矩啊。

      七月里最是闷热,热浪滚滚,秦府老夫人上了岁数有些苦夏,不但没有胃口,精神头也很差。陈氏带着几个孙媳日夜侍奉,也不见老太太有好转。景语几个孙女也常去祖母跟前尽孝,老太太倒是看得开,劝她们都回去。
      “我自己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年纪大了就会如此。婉芳你不要围着我,这天气孩子们也难熬,你收拾收拾,让他们去庄子上避暑玩去吧。”
      婉芳是陈氏的名字。陈氏知道老太太向来体恤小辈,朗声笑道:“娘你就是心疼他们,什么事都紧着他们先。我看要去也是找个深山寺里,这些猴精正该好好收心,给他们祖母给秦家祈福呢!”
      出行毕竟是有趣的事,秦老夫人想到一个个冰雪可爱的孙子孙女,想到孩子们即将欢呼雀跃,倒是有了几分精神。她垫着枕儿坐起来,饶有兴致地和陈氏讨论起要去近郊的哪座山寺,又让谁去。
      “景兰的功课你不要催她,这孩子一直自觉,出去玩几天不耽误的。”
      商量了一会儿,老太太想到了景语。这个孙女安静时像株墙角的紫花络石,不起眼也不争霜雨风露。一眨眼长大了,出落得清清秀秀,有礼貌有分寸,也是个好孩子。
      “把景语也加上。和王家下定后没什么要她忙的,再有两个月就要出阁,让她和姐妹们多待一会儿。”
      陈氏应下,“娘说的是,是这个理。”

      消息传来,玉萱高兴坏了,景语也有几分期盼。她不比玉萱,想要出门更加不易,这几个月还没出过秦府。
      但要说起来,真正困在府里的人,却是瑞姨娘。她不比陈氏,娘家不算正经亲戚,平时少有走动。姨娘的身份,也让她不会有机会出门做客。景语看到瑞姨娘在一旁为她们凑趣高兴,那欢欣愉悦的心顿时就淡了。
      她心疼地想,有机会的话,她一定要带姨娘出去走走。

      因为要去上十几日,等到八月里天气凉爽些再回来,要收拾的起居用具就多不胜数。秦府小辈两日后才在轿厅集合,就见他们的三叔秦明彦已坐在马车上。
      “还以为会由得你们漫山撒野?”秦明彦手里的折扇敲了敲车辕,笑眼中倒映着明亮的天色,“快上车,抓紧赶路兴许晚上还能吃上宵夜!”
      “三叔又吓唬我们!”一众人不由笑开,纷纷上前腻着他。
      秦明彦他可真是……他不像长辈,更像是年纪相仿的友人,有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景语盯了他几眼,默默叫玉萱把行李归置在随行马车上。
      小景琼来送父亲,在旁拉着他的衣角十分羡慕不舍,语声软糯,“爹爹,你回来要给我带礼物哦。”
      秦明彦和她拉勾,“一言为定!”
      这么多人出行,随行的护卫、仆役再加上各人的侍女,加起来就有三四十人。等他们车马出发时,景语看到秦府的队伍排场,心想秦家也是有几分家底的。

      放出去这许多身娇肉贵的小娘子、小公子,秦老太太和陈氏自不敢让他们离远了。一行人在傍晚时分来到了古灵峰山脚,晚霞还未起,就有凉风一阵阵拍着林涛。从山脚上去只有一级一级的宽条石阶,没有行车道,“秋山寺”就在这山腰上。
      山峦叠青峰,万树荫古道。闷坐了一天马车,众人早就按耐不住,眼看就能到达目的地,有水沐浴还有床榻,自是鼓足了劲儿往山上爬。只秦明彦事先备下了滑竿,笑眯眯地看着四肢不勤的一群少年少女爬得哼哧哼哧。

      秦府上山后不久,几骑快马也到了山脚下。
      为首马背上的人抬头望着巍巍青峰,迟迟沉吟不语。
      怎么到了这里,反而停下了?“大人,我们现在上山吗?”
      谢骁眼深如晦,“……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