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外二篇 ...
-
又一月后
“神仙杳何许,遗逸满人间。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
“研神记?那不是——”“嘘,别说话,听人家念完。”
“……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长安城东南角曲江池畔一处桃花林中的文人雅集上,一位身着布衣的文士轻声吟诵道。
一旁的文人听罢都连声哀叹:“唉,可惜了,如此妙人。”“真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啊!”
坐在中间的一位年轻公子手捧一卷《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三五文人围在旁边争先观看。
“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可知王逸少,不及卫夫人——”离人群有些距离的地方,一个身着锦缎的年轻人手持酒樽,突然出声。
“好!好一个‘可知王逸少,不及卫夫人’!”方才莽撞打断布衣文士的小厮连连叫好,雅集的文人也纷纷侧目。
中间的年轻公子将手中放在一旁站起身来,对着端着酒杯的那人深鞠一躬:“足下当真好才情。”
字幕:王维
吟诗的男子笑着起身,却并不急着放下手中的酒,而是将酒杯顺势对着来人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说道:“兄台谬赞了。”言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字幕:李白
“好了好了,诸位才子学士,我家老爷累了,今天的集会就先到这里。今天诸位所吟诗句,尚书府会一一整理誊录,来日汇集成册,送到诸位府上。”那小厮说道。
凉风乍起,一众文人三两成群纷纷散去,桃花林渐渐归于寂静。
小厮将人们留下的笔墨放进停在不远处的马车里,又跑回来。天色渐晚,之间方才集会的地方只剩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人痴立在那里,手中握着半盏残酒,口中默默念着些什么。
这个中年人正是当朝吏部尚书刘幽求。
“老爷,您说什么?”小厮讨喜的笑着,凑上前去。
“……没什么。”中年人恍惚回神,看向小厮:“都收拾好了?”
“是,老爷,天晚了,咱们回去吧。”小厮说道。
“回去?”刘幽求苦笑一声,“如果真的能回去……”
小厮在一旁听愣了。
“去拿纸笔来。”刘幽求半晌说道。
小厮不敢怠慢,快跑几步回马车去取笔墨纸砚。
刘幽求将纸铺在地上,挽袖,研磨,提笔。
落笔很重,笔锋出尖,起笔很慢。
半盏茶的功夫,一首七言绝句完整出现在纸上:
水木清华负郭园,三年客梦此重温。
眼中故物诗留壁,身后浮文酒满樽。
刘幽求极爱惜的将纸从地上拾起,轻轻吹干。拿在手山看了半晌,轻轻递给小厮:“拿去湖边烧了吧。”
“啊?”小厮越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中暗自念叨,自家老爷怕不是吹了凉风,癔症了吧。
“我说拿去烧了。”刘幽求重复道,忽又伸出手摘下一枝桃花一同递过去,“连同这个一起。”
“……哦。”小厮挠挠头,莫名其妙的接过。跑到湖边,从怀中取出火种,将纸张和桃花一起点燃。
日落的湖畔波光粼粼,晚霞照在湖面上,像是一把碎金子。烟雾袅袅中,白纸黑字的诗句被火舌燎灼,和枯败的桃花一起化为灰烬。
刘幽求突然想起,初见上官婉儿之时,也是这样的湖光山色。
公元2013年9月,陕西省考古院在咸阳市附近的村庄发现了一座单室砖券墓,该墓坐北朝南,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经查证,确系唐代上官婉儿之墓。
墓志铭并序摘录如下: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陶铸,合散消息,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词曰: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