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23章 归凡尘渐入佳境 ...
-
这时的玛丽只充当起老板娘,让人拿来西洋镜、玻璃杯、镜子、火油、玻璃油灯、马灯、火柴、打火机、钟表、酒类、毛纺织品、羊毛毯,皮鞋、眼镜,各种铁制日用品,咖啡、雪茄、帆船模型、各类铁玻璃木质玩具给乾隆爷作展示,杨颉则作翻译兼示范。
“这洋油不错,用什么磨出来的?”
“是花生油,很香的,,,小子想用陕西的石油试验试验,或能自己造火油,这在宋代真宗那时,汴梁城里曾炼制了用于火攻作战,当时称作大火油,,”
“英国人的打火机真精巧,宫里做的燧石打火灯可比那燧石枪还大。”
“这个打火机刚造出来时就是用在像神机营里火绳枪上,,,”
“哦,那多拿些过来,,,”
“小子已经给几个厂子下了订单,都是手工活,快不了。”
“嗯,让内务府出给怡和洋行下个单子,以后有新玩意进来,先着人送宫里来看看,今天每样各拿一件,来日慢慢再看,,,”
“是,皇上,,,请试试这些西洋酒如何?白酒叫白兰地,红的是葡萄酒,这些都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时期的酒,入窖整一百五十年,1636年是太宗称大清国皇帝那年,大明亡在七年后的1644年,,,”
“,,,不错,拿一桶去园子里喝!”
“这啤酒比较便宜,夏天当兵的都当饮料喝的,过几年想在国内办座厂子试试,,,”
“,,,味道怪怪的,沫里有香味,,,”
“是大麦发酵的,开封了不能久藏,,,一般顾客喝多少买多少。暂时还不敢多拿,大伙都尝尝!以后五文钱一杯,,,玻璃杯,,三百文钱一个啤酒杯,葡萄酒杯五百文钱一对!”
北京是个藏金屋,所有的西洋货都会先送这里展销,是一家营业额最高西洋百货专卖店,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童叟无欺。
“老爷子,帮着题两块匾,一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二是真不二价。”
“好好好,此是天下商家之行规,,,,童叟无欺!”
年纪大了更喜欢出风头,又是天下商家的楷模之匾,乾隆爷相信盗宝如捡柴的异仙师徒能够做到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一般商品进北京,城门口都有内务府的收税人员,杨颉做生意头几年关税都免掉,只有在英国采办时交一点最基本的分摊税。在别的国家进货自然就不用交税,因为除了路易十六之外,英国以外的国家都不知道太平天国保罗王世子的修士身份。
杨颉哄哄老头子开心当然容易,一般的人年纪越大越怕死,何况像乾隆爷这样的聪明人,已看出阎氏师徒的无礼犯上都是为了中土百姓的安宁富裕。
乾隆爷得知玛丽尊贵的身份后,也对这位法兰西落迫王后深感同情,之后时时记挂,赏赐她不少珍贵的物品,甚至也经常品尝御膳房里的西式菜肴,为将来怡和饭店的储备了不少西餐高级厨师。
那位皇八子永璇那晚没有被烧死,所以对妖妇的弟子杨颉字诚之者恨之入骨,只是苦于皇城规矩甚严,更无法随便出京城寻隙,一时间对杨诚之的生意也是无可奈何。
杨颉知道未来的大清皇帝是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此时还只有二十七岁风华正茂之时,和所有的皇子一样都在猜测乾隆爷大半年不出四九城,是否这两天刚刚密建了皇储,毕竟今年的怪事特异常些。
五位皇子骑马跟在庞臣和珅与杨颉两个后面,四双眼睛却都望着难得一见的太平国王世子杨诚之的背影。今天总算是认识了,今后或许可以邀集了一起交个朋友,更重要的是想偷偷地问问乾隆爷所立的皇储是哪位阿哥,就算明知轮不到自己的同样少不得一种好奇又期盼的心情。
杨颉不清楚告知十五阿哥之后自己未来会遭遇到什么事情,或许当作不知最明智,可是这四位阿哥都认为杨诚之有未卜先知的神算之术,一位仙修之女的弟子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孤身放在京城享用帝皇之物,未免太冒险了一点。
七年战争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已全面垄断了欧洲在中国广州口岸的商品贸易,广州十三行估计已成立四十多年,所以杨颉没有答应只跟英国王室合作做生意。
而英王乔治与首相皮特也已作出承诺,收复美国之后中国的生意由太平天国独家经营,因为英国方面对中国这家天下制度实在是太陌生了,中国政府竟然会奇怪地不考虑中国民众强大的贸易希求。
明年起怡和洋行就有可能是中西商业贸易的全权公司,中国南海的运输货船都是为怡和洋行打工,所以跟我大清的下任皇帝搞好关系非常有必要。
送乾隆爷进了圆明园后,上千人的官员和警卫队伍也就要各自回来吃午饭了,大殿中大臣们拜退出来后,五位皇子阿哥都围住了太平国王世子杨颉。
说说笑笑着约了要去怡和洋行买酒买杯买挂表买马灯等西洋物品,他们眼里这些宝货实在太便宜,嘴里说着这个,肚里都惦记着那个迷底。
一大群亲王贝勒也都急急地往外走,都想抢着去买西洋货,怡和洋行的价格全部分号不二价。作为主子再想贪点便宜就有些难出口了,何况这杨颉平时总是不见影子,等找到人时想要的货还不早让别人抢购干净了。
五位皇子却不在意图新鲜,难得遇上杨颉出来当差,下次什么时候再露面都不知道,今天不趁着开张大吉亲热亲热就没机会再打开心里的疑问了。
今天怡和洋行开张本没安排庆祝酒宴,也就在洋洋行里摆几桌自家人和伙计们一起意思一下,那也是在傍晚打烊以后的事情了。
和珅想着自己那合股生意,旗人本身不允许经营做买卖,如能暗地里跟着这个里通国外的大财主做一丁点小买卖,不让你发财都不行。
到了一起上马时,四位阿哥便骑着带着随从们围上了两人,讨着要喝今日的喜酒,只是他们没有一个有请和珅大人同行的模样。
杨颉想想终究逃不过,不如跟未来的主子爷套套近乎,便笑着提议道:“不如都去和大人府上如何,吃吃喝喝的反正都有老爷子埋单。不过,,,”
皇八子永璇听了大笑道:“哈,这主意不错,三位阿哥怎么样?”
皇十七子永璘年纪最小,是这些阿哥中最胡混的人,只是跟着凑热闹的,听着却反对道:“去和珅府上做什么,御厨房里的菜四九城里哪不能送了,还是去怡和行里去吧!阿哥们吃喜宴哪有不送份厚礼的,对不?”
未来的嘉庆帝永琰年纪排末二位,却是五位皇子中最有主意的人,盯着杨颉微微笑道:“诚之还没说完呢,再说杨颉世子也不会无缘无故找到和大人府里去借住吧?”这话显然内中有话,同住一宅总不至是因为同样受老爷子宠幸之故。
杨颉让永琰这么一说,倒是不知如何再接下去,尴尬笑笑道:“来日五位阿哥中终有一人承继大统者,诚之本是方外之人,这衣食住行可否今日先赐下了?”此话一出,在场诸人脸上顿时没有了笑容,杨颉继续尴尬地解释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是千古定律,和大人与诚之今日虽深受帝宠,这对将来未必是福祉。五位阿哥如不应允,到时诚之唯求老爷子应了殉主便是,,,诚之虽然年少,这性命交关的事情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和珅也是极聪明之人,马上想明白了太平教主为何选在自己的府邸后边建行苑,还说好了让杨颉来自己府上借住,摆明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头子一死自己也就跟着,,,
和珅听着身上冒汗双腿一软便跪在地上,向五位皇子磕头替杨颉求道:“都是为了大清社稷,五位阿哥还是允了杨颉王世子难得的求请罢!微臣和珅可从没敢沾太平国世子杨诚之半丁点的光呢!”一朝天子一朝是千古定律,何况自己还是贪财的幸臣,杨诚之当然无须担忧,可自己这条小命还真的殉了主子爷不成。
让杨颉把肮脏的政场争斗说到这份上,五位皇子又仅一人能继大统,当着在场上百号人,总不能都跟着未来的主子爷一起较真,那岂不是把当今老爷子给得罪透了。
几人打着哈哈,唤着两人上马去和珅府上吃酒,一个个都用委婉的说辞应允了两人的求请,一个人不仅不敢答应,答应了还会祸及自己的小命,而五位皇子又总有一人上位,不一起答应分明是跟还活着的老爷子对着干了,,,
这样一来,今后的和珅就更老实了,改投新主子侍候老头开心大敛其财大搞建设,也为迁居海外默默地做准备。死心塌地地改换门庭玩起官场来就没有后顾之忧,只要能够成为天国创基元勋,再多的银子投下去也不担心收不回本,反正新主子对每个臣子的心思都清楚。
一群人嘻嘻哈哈进了和珅,大家心里已然明白,这和第从今日起已经换了个新主人,到这里吃开张喜宴还真是走对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