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想过,孩子们其实早就死在了童年时期,后期都是甄的各个人格在给自己加戏,又因为是甄创造了这些人格,所以各人格之间的感情和冲突都是建立在甄对昔日小伙伴的认知上。
打个比方,也许真正的小姐姐其实喜欢的是小骗子或者胖小子或者谁都不喜欢,但由于甄偶然发现她对玩枪的大哥哥很依赖,所以在他创造出的人格里小姐姐相当迷恋大哥哥。
又比如,甄对小姐姐了解不够,但发现她很喜欢漂亮好看blingbling的东西,所以创造出的小姐姐人格就很爱慕虚荣。
还比如,也许爱吃糖的小姑娘和穿破洞拖鞋的小胖子其实关系一般,但好巧不巧每次甄撞见的都是他俩一起玩耍的画面,所以他创造出了两个相亲相爱的人格。
这样的比方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
当然,我在这文中设定的真实情况和甄成年后对小伙伴的认知还是比较相近的,至少出入不大。顺便暴露了我蓉白、委鬼的属性23333(不站真人只求合作)
至于童话书和戒指,我觉得很有可能不是像甄想象的那样,也许那是家族戒指,但也有可能只是普通戒指,也许是小骗子把院长儿子骗出去丢掉了,但也有可能是甄有偏见,以为小骗子把他骗出去丢掉了,其实是院长儿子自己跑出去的。
无论具体怎样,童话书和戒指应该都在甄的记忆中出现过,不然的话他就是自己臆想出了这些东西来调和各人格之间的关系。
以上,都是建立在尚未看甄公爵自述和案件分析等其他周边的基础上,而且说实话,我看节目时也跳了些内容,所以如果有不符也很正常。
大家都是甄公爵,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以为的。
PS:本来想让医生揭晓最后的人格,所以让他问了几次“律师?”“院长?”“律师?”,但Price是个看重price的人,所以他放弃了探究。最后究竟是律师受尽伤害后黑化,还是他被伤害后无比思念对自己关怀倍至的父亲,进而催生新的人格,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