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十二】 ...

  •   看张良皱眉一副苦思不得解的模样,刘邦不由一笑。
      “君上笑什么”
      “笑你。”
      张良惊讶:“为何笑我?”
      韩信瞟一眼刘邦,道:“今日已晚,有要事明日再议也不迟,臣先告退。”
      刘邦点头:“嗯。”
      韩信起身一拜,正准备离开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君上,那刺客可能仍潜于宫中尚未离去,可需臣加强巡卫。”
      “不必,孤料她还没那个胆子去而复返。”
      话既至此,韩信也不多言,一礼后告退。
      屋中只余刘邦张良两人。
      刘邦依旧是微仰在靠椅上看着张良:“别想了。”
      “什么”
      “别再想刺客是谁了,那不重要。”
      “事关君上安危,良怎可……”
      刘邦嗤笑一声:“你若是把什么都想完了,那狄仁杰做什么”
      “……”
      刘邦接着道:“此来长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与女帝协商出兵事宜,如今协商已定,兵甲可调,不日我们也将离开长安,只要安全抵达楚汉就行,刺客是谁有什么目的,其实并不重要。”
      刘邦叹口气:“孤征伐楚汉这么多年,仇家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刺杀经历不下百场,身上刀疤数十,今日这场刺杀,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了。凡想挡孤的人,来一个孤便斩一个,至于挡道的人是谁,为什么想挡道,孤不是很有兴趣,因为他们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不过今日有一点让孤很高兴。”
      张良不解地看他。
      刘邦笑笑:“那就是,那支短箭袭来的时候,良良会想帮孤挡。”
      “臣解君危,良之职也。”
      刘邦静静看着张良,眼神深邃到让张良疑虑。
      “良良你懂世间万物之语,那你懂不懂这里”刘邦伸手指着自己的心:“我不想听这个。”
      “……那君上想听什么”
      “你过来。”
      张良迟疑着走过去,刚至面前便觉腰间突然一重,眨眼间自己便倒在刘邦身上。
      那人俊朗的面孔就在自己眼前,呼吸拍打在自己脸上,张良慌乱起来,欲起身却又被腰间的手狠狠按回去。
      “君上,这,这……”
      “良良我心悦你。”
      张良一愣。
      “没听清楚吗,我说我心悦你。”

      我不喜欢花,也不觉得花好看。
      在我心中花既脆弱且无用,何况我这人本就没什么怜香惜玉之心。
      但我十七岁时偶然见到的一个场景,却突然让我觉得花很漂亮。
      时维九月,序数三秋。
      山林中古寺幽深,清风荡漾。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迈过一步步石阶。刚与街边混混一番恶战,满身血污的我看起来很是不堪。
      不过还好,此时古寺里没什么人。其实就算有我也不怕,我刘季一向厚颜无耻,会在乎区区恶言
      为什么会来此处,我也说不大清楚,大概还是有点难受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呆会。
      石阶两旁摘种了许多桂花树,从底部一直延伸到寺庙门前。
      淡黄色的桂花夹杂香气纷纷扬扬落下,我一时觉得这气息还是有点好闻。
      登上最后一层台阶,我终是瘫坐在地。本想好好休息,然抬眼却见到了此生难忘的画面。
      寺庙前的桂花树下,十四五的男孩捧书静立,桂花徐徐飘落,撒在那人书上,衣上,以及他柔软的白发上。
      他一动不动,静若与世隔绝。
      见有人来,他微微偏头。
      蒹葭倚玉树,素素松下风。
      问君从何来,只疑天上人。
      对上他的双目,我不由呼吸一窒。
      宁静澄澈的目光仿佛看进我心底。
      明明有点不忍心破坏这样的画面,我却不知为何还是欠揍地开了口:“喂,那个谁,过来拉我一把,我走不动了。”
      本以为他会走开,却不想他看我一阵收了书向我走来。
      他向我伸出手。
      那手很好看,修长白皙,很干净。
      我一瞬间竟然害怕弄脏了他。
      然他没给我过多反应的时间,使力一把拉起我,继而转身离去。
      我怔住,一时忘了追赶。
      后来过了许多年,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各种各样的嘴脸,却再也没有见过如他般气质清澈如神仙的人。
      有时候会想起他,却只能叹口气。
      突然有一天,郢都最繁华的大街上,一群地痞流氓围住了一个年轻人。
      那年轻人气度不凡,却一脸迷茫捧书站立,我不由好笑,谁家的书呆子出来闯祸了?
      那人突然偏头看向人群外的我,我一愣,心恍如漏跳一拍。
      白发,单镜,捧书,以及不入世俗的气息。
      是他!
      简陋的木屋里我递给他一杯茶。
      “你叫什么名字?”
      他微微一笑,声音出乎意料的好听:
      “张良。”

      “求你……救他。”
      “任何代价”
      “任何代价。”
      “他魂魄已碎,即使召回也只能转世重生了。”
      “……要多长时间”
      “不清楚,可能十年,可能几十年,可能几百年。”
      “没关系,我可以等。”
      “你忘了,你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
      帘外雨潺潺,秋意阑珊。
      青衣人转身看向窗外,只留给狐妖一个萧萧背影。
      狐妖低低开口:“是不是所有人转世后,都会忘却前尘”
      “是。”
      “我想记着他。”
      青衣人转过身来,看着神情黯然的狐妖好笑道:“你不过世间一凡物,凭什么逆天改命”
      “西海有木曰往生,伐之筑盒,可存前尘。”
      青衣人挑眉:“你想用往生忆封存你的记忆”
      “嗯。”
      “也罢,我就再帮你一次,至于来世,往生忆能不能回到你手上,那便是天意了。”
      “天意……么。”

      李白猛地惊醒,额角渗出细汗。翻身坐起,却是片刻怔然。
      晨光熹微。
      半开的窗外传来鸟鸣声。
      他偏头看了看泛白的天空,以手扶额,闭眼叹息。
      梦中的场景真实到让人害怕。
      神秘的青衣人,千年狐妖,潺潺秋雨,以及……往生忆。
      依然跟以前一样,什么都记得清,唯独记不清那些人的长相。
      他伸手往自己枕边一阵摸索,那里有个叫往生忆的小木盒。
      狄仁杰因忙于调查刺客一案,暂时无暇顾及它,便将这盒子还给了自己。
      而此刻,那叫往生忆的盒子安静地躺在自己手上,散发着微弱的金色光芒。
      “西海有木曰往生,伐之筑盒,可存前尘。”
      千年狐的声音还在耳畔回响。
      青衣人是谁,千年狐是谁,我……又是谁
      李白吗?
      李白突然乏力地笑了笑,靠在床板上。
      心里空落落的又有些迷茫,说不出是悲伤还是惆怅,亦或是别的什么情绪。
      张良说自己缺失了一段记忆,而记忆可以从往生忆里面找到。
      这些梦境是自己以前的记忆吗,一段比一段悲伤。
      跟李白的多么格格不入。
      当这些记忆全部找回时,我还是现在的李白吗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矛盾,在你不知道真相时,你拼命地想追逐真相;而当真相一点一点在你面前被揭开时,你又因为真相本身而恐惧退却。
      我终究不是神仙,做不到那般肆意洒脱。
      李白突然很想狄仁杰,如果现在那个人在自己身边,他一定会用强大的逻辑思维帮自己判断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哪些该接受,哪些该扔掉。而不是像自己现在这样,因胡思乱想而不知所措。
      以前对这不解之谜,都是李白豁达,狄仁杰忧心。
      而实际上呢?
      那人看似忧心,实则豁达;
      自己看似豁达,实则忧心。
      他是洞若观火的神探,而自己是多愁善感的诗人。
      诗人最易多想,也最易动容。
      哪怕路边老叟的一声叹息,在诗人眼中也是笔墨春秋。
      这算不得优点,却也不是缺点。
      这是本性。
      与生俱来的本性。
      李白啊李白,你以为你潇洒的很吗?
      那个人真是聪明,在那么早的时候便认清了自己的本质。
      突然想起多年前,自己第一次离开长安城时的前一个夜晚。
      四月暮春,夹杂着微凉气息。
      自己和狄仁杰在狄府书房的房顶上坐着。
      身边无酒,两人只是并肩坐着仰望夜空。
      天接云涛,星河千转。
      那个人问:“你在长安熟识的人也不少,为何临别之时,却偏偏找我这个不大相熟的人来作别”
      少年李白笑笑:“大概是觉得你与我最投缘罢。”
      少年狄仁杰挑眉:“投缘果然是诗人做派。”
      “诗人做派”
      “李白我问你,你是不是想成为潇洒红尘之人”
      李白哈哈一笑:“岂止潇洒红尘,我还要试剑寰宇,文窃四海,名震八方!我要天下所有人,凡听到我李白名字者,无不动容!”
      少年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意气风发。
      狄仁杰听了却是拍着手怪笑。
      “怎么,你不信”
      “试剑寰宇,文窃四海,名震八方,天下因你动容,我都信。唯独不信你能潇洒红尘。又或者说,你的潇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潇洒。”
      “为什么?”
      “我问你,诗人写诗最需要什么”
      “情感。”
      “这不就是了,被情感牵绊之人,有几个能潇洒古往今来,我从未见过哪个能写好诗的诗人算的上真正潇洒。”
      “你会因外物而感伤,会因他人而动容,会因别人的想法或自己的心情而产生诗篇。”
      “风吹草动一花一叶均是诗人心中事,没有人能比诗人更能体会到细微的情感。”
      “诗人理应是贴近百姓的,你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越多,你写的诗也就越多,你心里积淀的情感也就越多。”
      “积淀了那么多那么重情感的人,会真的潇洒么?”
      见李白怔住,狄仁杰抱膝仰天道:“君不见屈子悲国赋《离骚》,君不见魏武忧思问杜康,君不见平子惘然作四愁,君不见……”
      说到此处狄仁杰突然偏过头来看向李白:“太白情重寄莲香。”
      果然情重,寄莲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十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