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美彤护橘 ...
-
徐老爷冲进卧房,先看了看自己的妻子,奋斗了八九个时辰依然很虚弱的妻子,向他示以微笑。他转身去看婴儿,虽然婴儿紧闭双眼,但看轮廓就知道这眼睛绝对不小,又看他如此俊美的脸庞。
徐老爷侧身坐在夫人床边,对夫人说:“就叫他美彤,你觉得好不好?”徐夫人用微弱的声音,应着:“好,你说叫什么都好。”这时,在一旁,抱着婴儿的产婆不乐意了,“老爷,这是个男孩。”还没等徐老爷回答,徐管家就说了:“你懂什么,男孩女孩,只要有好名字,就是个好孩子。”产婆一时哑口,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但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及美彤三四岁时,众人便看出:美彤除了一双大大的桃花眼像夫人外,其他都像老爷。说不出哪里不好看,但五官堆在一起就是平平常。徐老爷想给美彤请个教书先生,于是决定在院中建个书亭供儿子读书。
风水先生走进徐家大院,转到西院就不再前进了,拿着手中的罗盘,在橘树下振振有词,但又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絮絮叨叨地念了好一会儿,才对徐老爷说:“依贫道看,那棵橘树的位置最适合建书亭,不如将橘树砍了,建个书亭,保证小少爷他日必定金榜题名。”
徐老爷听言,洋洋点头,命管家带老道去领酬金。可小美彤一听却不乐意,立刻跳脚对父亲说:“爹爹,爹爹,您知道美彤最爱吃橘子了,而且我们家就这一棵橘树。不光如此,你知道,夏天的西照日头是最毒的,有这课树在这儿,还能帮我遮遮阳,不然我会晒死的。爹爹,我们将书亭稍微往东挪一点儿,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求求你啦。”说着,便去拉徐老爷的衣服。
徐老爷忍不住想,从自己住在这里二十多年,虽然府邸时常重修,建筑也是一改再改,但都舍不得动这一棵树。再抬头看看,这棵橘树主干粗大,通体黝黑,绿叶油亮肥厚,茂密似美彤出生那一日天上的云霞。况且,夫人和少爷都特别爱吃它每年秋天结出的果实,那一个个椭圆形状的丹橘,仿似天工精雕而成,掰开之后乍现的果肉,粒粒饱满,无核,而且甜汁如蜜。一府上下,生吃不够,还制做成各种各样的水果拼盘,实在吃不完的就腌制起来,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低头再看宝宝时,发现他已经坐在地上,不知摇老爸的裤脚摇多久了。
徐老爷弯下腰,轻轻地拉起美彤,笑眯眯地说:“我的彤儿长大了,都开口求老爸,老爸怎么会不答应呢?行,就依你所说。”美彤听完,一把抱住老爹的脖子,猛个劲儿亲他的脸颊,爹爹虽然生意繁忙,但却是最疼彤儿的,比娘亲都亲。娘亲呢?虽然也疼,但还没有和爹待的时间长呢。彤儿多数时间都是由奶娘照顾的。
春去,春来,春又来。
一日清晨,徐夫人梳洗罢,呆坐镜前,面露不悦。徐老爷走上前,轻拍夫人肩膀,关切地边坐边问:“怎么了夫人?发生什么事第一次看见你这么不开心?”只见徐夫人双手交叠伏在相公右臂,额轻贴于手,巨好看的樱桃小嘴里嘟囔道:
“老爷,我老了,越来越不好看了。”
“夫人何处此言?夫人在我们这十里八乡,可是人人夸赞的连九天仙女……”
“你不知,自从生完彤儿后,我的容颜就大不如从前。近一两年,更是愈发厉害。都说水能养人,尤其对女子的皮肤保养最好。我不能常出门,若是府中有池水,自然于我大有裨益。你说是不是?”
说罢,便抡着一双圆圆的桃花眼,似朦胧,又特别清亮地嘟着小嘴望着徐老爷。
“这……”徐老爷沉思片刻后,就起身对夫人说:“夫人别担心,这几日我便叫工匠在院中给你修一个水塘来。”说罢,就朝屋外走去。
徐府坐北朝南,穿过会客走廊是一东一西两处别院,主楼位于正中间,是徐老爷和夫人平时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主楼后面种了一片满满都是树的小林子,据说可以护宅。东院不能动,地儿小且是徐家供奉祖先的祠堂。那西院呢?地儿大,除了美彤的书亭和一株橘树外,在无其他东西。书亭可以立在湖中央,橘树砍了就行。这样想着,徐老爷已不知不觉走到美彤的寝室,说明来意后,还不及提出自己的设计构想,只见美彤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门而出。
美彤大步快跑,狂奔至二楼母亲屋外,敲门而入,端坐跟前,双手平行轻放大腿上,指尖挨着膝盖,一本正经地说:“母亲大人,您不知,我时常跟着徐妈妈上街,见过不少世面。母亲大人虽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容颜却似二十几岁的姑娘,皮肤细嫩透滑,皙白如雪,我一直甚是好奇个中缘由。方才,忽然想起,偌大个山阳县,唯有咱们家有这么一棵千年丹橘树,一年四季,我们受恩惠于它健美的果实。都道是,一颗丹橘塞入喉,不枉人世走一回。母亲大人,您请父亲再换个地方挖水塘吧,好不好?”
徐李氏听着儿子一句接一句地乱讲,不知是听得入神,还是思绪早在九天之外,兀自精神恍惚、面容呆滞地点点头。
几天后,听说徐老爷把徐府后面,也是小树林一墙之隔的陶家给买下了,打通之后,建了个水塘。话说,徐大富商二十多年前便是山阳首富,但为人却十分低调、简朴,徐府面积在山阳县富人里可以排倒数。此次府邸拓疆,百姓也没说什么,陶家更是乐意出售,因为徐老爷给的银票,实在是相当可观,够他们在相似地理位置买个两三倍大的陶府了。
日子悄悄地过,小美彤也在一天天长大,他很爱读书,教书先生很喜欢他。只是有时候一个人太寂寞了,美彤便会坐在橘树下玩耍,有时甚至会丹橘兄长、丹橘兄短地自言自语起来,有时还说得特别入神,府里丫鬟和家丁自然不会觉得奇怪,但倘若是不知情的人路过不小心看到,还以为这小孩精神有问题呢。
……
等到美彤十二三岁的时候,俨然已经“亭亭玉立”,瘦瘦的身板,却是七尺有余,一张不太俊美的脸倒不缺几分秀气。唯一不变的是,无论春夏秋冬,烈日酷暑、漫天霜雪,美彤都会拿着书本站在橘树下诵读,仿佛是在和丹橘兄一起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陆远知,天下鲜有的知名富商之一,声望远在徐庆春之上,是山阳县隔壁县隔壁的……人氏。这日,竟不请自来,突然造访徐府。
原来啊,当初徐庆春打算从商曾拜他为师,学了不少经商之道。毕竟白手起家,若不是蒙他人指点迷津,恐怕还不知要走多少弯道,或许也不能二十五岁便富甲一方。
于是恩师造访,徐老爷自不必说有多激动、多兴奋,用他自己的话恐怕蓬荜生辉都不足以形容。话说,这陆老爷子不疼不痒怎么三十多年都不曾想看看徐府,今儿个就忽然出现了呢?
原来,这老爷子今年已经七十有余,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也知道恐怕自己没几年活头了。却偶然听闻,山阳县有一棵千年不遇的丹橘树,那果实更是不一般,想必吃了一定会有些奇特的功效吧。千年人参难求,但这千年丹橘更是闻所未闻呀!真是活到老见到老,而此树竟不偏不倚长在徐府,那徐庆春是何人呀?那是我一手教会他经商的。这不,老头就来了吗?
老头一行人在徐府住了几日,只说山阳环境好,气候宜人,自己鲜少到江南走动,这一来竟不想走了。
毕竟嘛,这树怎么说都在人家家里,再霸道也不能直接给挖走,况且这几日,庆春一府上下实在是太热情,根本没机会没好意思开口。于是这老爷子有空没空就去橘树下瞅,仿佛能瞅见橘树开金花似的。
徐庆春终于明白了,虽然每年恩师生辰他都有命人备份厚礼,但财富如陆远知,哪会缺他那点儿东西。罢了,难得恩师有看得上他家里的东西。正当徐庆春准备起步向恩师走去,徐美彤一把抓住父亲的手臂,转身间,美彤会意父亲,并用眼神告诉他,由自己去说。见儿子如此这般积极主动又胸有成竹的样子,父亲纳闷着又好奇着跟在儿子身后,向正在树下的陆老爷子走去。
美彤走到陆老爷子身后月两尺的位置停下来,众人忙向他问好,他恭敬地拱了拱手说:“师公好(老爸的师父好像是这么叫的吧。)!我曾经在书上读到,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谓水土异也。’今我家有橘树虽逾千年,然纤弱恐有甚之而不及。是以,望师公见谅,切勿移之。以后每年橘树丰收,父亲都会命人给师公送去一些,请师公笑纳。”
徐老爷在儿子身后闻言,巨惊,又深觉不好意思,刚想上前纠正。谁料,陆老爷子竟哈哈大笑,还说:“你这徒孙,还怕我跟你抢东西吃不成。师公只是偶听传闻,觉得甚是奇怪罢了。这草木不若人,虽无感情,但却是只认故乡土。我不跟你争,你记住好东西不能多吃,会上火的,记得给师公留点就行。”
徐老爷忙说:“犬子不懂事,让您老见笑了。”陆老爷子摆了摆手,喃喃道:“不妨,不妨。”便和众人离去。
徐老爷看看儿子,美彤调皮地吐吐舌头,又低下头。父亲走后,当他再看橘树时,突然发现有个少年模样的男子竟隐隐约约出现在黑黑的大树干里,一时间,美彤还以为是自己出现幻觉,转身便跑了。
几日后,陆老爷子便带着一众人回自己家去,徐府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日子一天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