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一份苦逼的调研报告 ...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用这句话来形容基层乡镇的工作,一点也不为过。一个乡镇就那么二十多个人,要落实县上十几个部局安排部署工作。这其中,多半以上需要党政办来牵头落实。在乡镇,党政办就是神经中枢,是第一大办公室,也是最忙的办公室。
程双已经习惯了这种白加黑的工作节奏,朝九晚五、八个小时工作制,对于基层来说,只是一种奢望。最近,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农工部发文,要求各镇结合基础党组织建设和精准脱贫,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每个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篇,并在年底组织评比。
以前这种事儿都是于主任自己亲自操刀,程双来了以后,能安排给程双的都安排给了程双。“小姚,听说您文字功底不错,上大学时就经常发表文章,真是了不起啊!”于主任来到程双的办公室。
“经不起一提,我写的那些豆腐块,跟于大主任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了,你可是我们镇的高手了。”小姚似乎从于主任的嘴里听出了玄机。
“把这份组织部的文件好好学习一下,王书记很重视,亲自批示你来负责这项工作。王书记真是慧眼识珠、人尽其才啊!”果然,三句之后,于主任那种行政上的“溜子”形象开始显露出来,“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给你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好好写,我这里呢,给你提供必要的支持,想当年,我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有于主任在坐镇指挥,我的心里就有底气,我虚心且全面接受这项任务,不过,这个调研报告质量要求高,你可得多多把关啊,我要是丢了脸,就是给你丢了脸哦。”程双巧妙地把于主任也拖了进去。
程双心里明白,于主任的话半真半假。可他明白,王书记的批示是真的,检查评比是真的。要是万一被选中了呢,这岂不是一次很好的自我展示的机会么。程双暗暗下了决心,白天尽量不影响常规工作,晚上就开始查找各种资料,了解摸清底细。张兰也没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主动为程双复印相关文件,汇总相关数据,俨然成了他的合作伙伴。
一个月过去了,基础情况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程双就进村入户开展调查,与村组干部、大户能人座谈交流,谈收入、谈就学、谈就医、谈党组织建设的现况、谈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只要是和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他都刨根问底,力求全面掌握,并把其中的重点内容一一记录在册。半个多月过去,程双记录了满满两个笔记本,走访了全镇12个行政村近半数的农户,产业大户的田间地头都有他穿梭的身影。
程双发现,渡河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渡河人都有喝茶的习性,家家户户都种茶,特别是那些坡地,种庄稼收成不怎么样,他们就套种茶树,每年只做些基本的管护。只是这些茶树品种比较老,也没有经过修枝,任其生长,自生自灭。而制茶工艺还是传统的技艺,用大火在铁锅里炒青,然后反复揉搓,经过短暂的回锅之后,就开始晾晒。两个太阳过后,就可以直接泡茶饮用了。
渡河人种茶饮茶,因为规模和工艺的限制,每家每户都是自己足足,每年采够十斤左右的干茶够当年饮用就不再采摘,任其从茶叶长成茶枝,有的大户人家没有采摘而浪费掉的茶叶相当于五个家庭的用茶量。程双看在眼里,觉得十分可惜,同时,他也从中看到了农民增收的希望。或许,发展现代茶园,就是一个增收增效的好项目。
程双的这个想法,以前几任领导也曾提过,但最终都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归根结底,农民没有主动性,凡是政府鼓励的号召的项目,他们都有一种的触。以前,政府号召种黄姜,结果黄姜亏,后来号召种魔芋,结果魔芋也亏,说好的行情,结果都打了水漂。
越是艰难,越是具有挑战。程双有个大胆而超前的想法,就把此次调研报告的主题确定为“发展现代生态茶园,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但要以此为命题,首先得说服镇党委的王书记,他可是从镇长到书记已经在渡河呆了近五年,这个他曾经受挫的发展项目,如今他愿意再次进行突破吗。程双的心里也没有底。
要说服王书记,就得做足文章,找到充分的理由。首要就是群众的支持。没有这一点,说一千道一万,都是纸上谈兵。其次是迎合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全市、全县当前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从中找到思路支撑。程双并没有急于把这个想法给王书记汇报,他私下里开始了新一轮更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下雨天,程双也没有闲着,只要办公室没有要紧的事,他就骑着摩托车到最近的村干部家拉家常。他想从村干部打开缺口,只要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或许改变更多农户的想法,就会变得容易许多。周末也顾不得休息,那些种茶大户是程双紧盯的重点,他们的种植面积大,有很强的代表性,了解了他们,就基本了解所有种茶农户的真实想法。
风里来雨里去,程双为完成这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还在为调研报告忙乎啊!”看到程双冥思苦想、望着窗外发呆的时候,张兰就会问。偶尔,也会给程双的杯子倒满水,或者递给他半边削好的苹果。
“是啊,这个报告算是服了,这明显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三农’工作嘛,这调研我跑了一村又一村,难出新意啊!”程双解释道。
“我看也不见得,有新意、有创意不一定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关键是接地气,符合咱们渡河实情实际,切合渡河发展需要,这才是这份调研报告的含金量所在。”平时不见张兰说话,说起工作来,还是一套一套的,有理有据。
张兰是个闲不住的女孩,那种对工作的勤奋劲儿,一直很饱满。下班了,有工作没完成以工作为重,没有工作的时候就看看电子书,发发朋友圈,或者故意在那群整天嗅在她周围,寻找和她搭讪的小男生面前晃上一圈。
民政办的杜磊便是其中一个,对张兰垂涎已久。话不过三句,就开始拐马道,打情骂俏的好手。不过,张兰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男生,他认为这种男生说的文明点是轻佻,说的难听的点就是素质低。
为了迎接普法检查,刘镇长批示由党政办牵头更换一批宣传栏,要求社保、民政、计生、扶贫等站所提供宣传内容。这天,其他站所都把内容按时交给了张兰,只有民政办迟迟没有动静。张兰不得不去催收,刚进门,就看到杜磊色眯眯的眼睛在她身上游走。
“杜所长,你能不能快点啊!”张兰话音刚落,杜磊就故意装不懂,“有些事啊,快也见得是好事,你看雷政富,18秒你说快不快,哈哈哈”,一脸的坏笑。
张兰对杜磊这种相貌仪表堂堂、内心骚气冲天,嬉皮笑脸、没正经话的男生真是没办法,她只有装糊涂,远远的躲了开去。镇上的单身女干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没有一个被她俘获,直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倒是落下了乘机揩油、好吃豆腐的糟糕印象,女孩们都称他为“豆腐哥”,而男生给他取了外号“杜蕾斯”。
有人传言,这杜磊一肚子的坏水,别看平时只图个嘴上快活,但到了县城,和他的那一群哥们在一起,狼性就显露出来了。他就是全县洗浴店的活地图,哪里的妹子漂亮、哪里的服务细腻,哪里的价格最便宜,他都一清二楚。每月工资一发,周末就不见影儿,混进了县城的娱乐场所中,每天喝酒、打牌、洗脚三部曲。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