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六十四章 千秋寿宴之家宴 与熙王以花论人 ...

  •   而为太后大寿所摆的“千秋寿宴”,也由农历的四月十五开宴,足足摆了半个月宴席。
      南夏和月氏国也亦都有派使节前来道贺。
      然农历四月十八,太后正日子这天,整个皇宫更是人声鼎盛。
      而这日的家宴,太后穿着一袭大红金绣凤华服,头戴金凤冠稳坐高位。
      正康皇帝则穿着明黄九龙龙袍坐在太后左侧的座位。而皇后则穿着明黄九凤凤袍,坐在太后右侧座位。
      太子、邑王、德王、泰王、熙王、齐王、瑀王、奕王、靖王、小王爷,及刚被封“轩王”的轩郡王,各都按位而坐。
      我一眼扫过太子、熙王、齐王、瑀王、奕王、靖王、轩王和小王爷,心中感叹着,这皇家的基因!其实就单看齐王,齐王长的也算是不错的,只是夹在了他这帮兄弟之间,就有些尽显其拙了。但不过就以齐王的行事,也就不提也罢。
      不过这轩王李承轩,神风俊朗中又带着一股子该收就收的英雄豪迈之气,难怪年纪轻轻,那能谋善战的盛名就早已传遍军中。
      而席间正康皇帝更是对轩王赞誉有加。但不过我却瞧见,邑王听到后面上虽喜但眉宇中却含着隐隐忧虑。
      也是,邑王历经了中年丧独子,又仅有这一孙儿,所看之之重,也都亦能明白。
      不过,瑀王则坐在席位上和小王爷聊着江湖趣事,正相谈甚欢。
      而我受不住这热闹,便寻了借口离了席,独自行到御花园中。
      因见回廊一处,两侧的矮篱桩上,蔷薇花开满枝,争相斗艳灿烂妖娆。而廊檐边上几只喜鹊“喳喳”的叫着,不知道在吵闹着些什么。
      就便叹了一句:“争来争去又何用,终究不过是黄土一包”。
      然后,就听见熙王接言的声音“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来就是”。
      我回头看着熙王,道:“那熙王爷怎么没在席中畅饮?”
      熙王温和含笑,道:“那娘娘又为何不在席中?”
      我低头道:“本宫是受不住这热闹,才来这儿”。
      熙王淡笑道:“但本王是来躲酒儿”。
      而我一听这话,觉得不像是熙王平日行事,“扑哧”一声,就笑出声来了。
      熙王见我笑,眼起星光。
      我便俯身蹲下,看着蔷薇花开,用手触着花瓣。
      熙王见状,忙道:“小心刺儿”。
      我想都没想,就顺口言道:“熙王爷都是这般......”然而,这话刚说了一半,即觉不妥,就硬给憋回去了。
      熙王便看着我,等着我把话说完。
      我想着,后面的那“哄女孩儿的吗”这几个字,肯定不能说,便言道:“心细如尘”。
      熙王即起一笑,但这一笑却是由心底深处而发。
      我不禁心叹:还好刚刚没嘴快,及时收住了!
      熙王道:“娘娘.....”就欲言又止。
      我便问道:“嗯,熙王爷想说什么?”
      熙王含笑道:“喜欢这花儿吗?”
      我叹了一口气,道:“喜欢,但本宫总觉得,这女人就跟这花儿一样。花开绚丽总有时,待残花落凋,孤寒风冷又谁知?”
      熙王心有触动,劝慰道:“可娘娘是太子妃”。
      我苦笑反问道:“那太子殿下的生母,不也曾是太子妃吗?”
      熙王被这话问的一怔,许久,才认真言道:“但娘娘不会”。
      我看了熙王一眼,撑起一笑,但却笑的很苦,道:“本宫多谢熙王爷宽言,但本宫却知,也许本宫的下场还未必如她”。因为她至少还留下了一个儿子。
      熙王爷刚欲再开口劝慰,然而却还未及言。
      我便欠身言道:“那本宫就先行一步,就不打扰熙王爷了”。就便转身离去。
      独留下了熙王一人怔怔的站在原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