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18章 ...

  •   刚好隔壁冯家要冯志勇和冯志强两兄弟,去白马镇看望爷爷奶奶,冯大年就让自家俩小子跟柳家人一同回去。

      一行七人坐车回到白马镇。冯二和冯三跟柳家人告别后,转身去了爷爷家。临走前,冯小三还说要找柳杰一起玩。

      家里好久没住人,到处落得都是灰尘,柳来顺没急着走,想帮闺女打扫完卫生再走。在他们齐心协力合作下,很快把家里卫生打扫干净。

      柳来顺还去大伯家要了些软麦秸回来,留着引火做饭用。家里不缺木柴,但缺麦秸这种引火的柴火。现在又没处去搂树叶割枯草,只好去大伯家要点。

      好在这在农村来说不是啥稀罕东西,大伯家痛快给了。柳来顺可是给大伯带了一斤老白干,给大伯娘带了半斤白糖。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匀出来的。

      柳来顺安排好家里的事,嘱咐三个孩子要注意安全,就返回了县城。他知道老爹在家里坐镇,不怎么担心孩子的安危。

      冯志勇和冯志强到了爷奶家里,意外受到热情的欢迎。不管是爷奶还是小叔,都笑着迎接他们。以往他们哥俩可没受过这样的待遇,每次回来给爷奶送东西,爷奶都爱答不理,一副不欢迎他们的样子,跟爷奶的“心尖尖”小叔没法比,天地之别。

      冯家的事细说起来,更让人觉得唏嘘。

      冯家老两口年轻那会儿,结婚后五、六年,一个娃都没生出来。冯爷爷是闯关东时落户的外地人,兄弟都远在老家,他想过继个侄子都办不到。

      农村有个传言,如果家里没有孩子,抱养一个的话,可以给家里带来孩子。

      抱着这样的想法,冯家两口子用粮食换了个一岁多的男娃回来,就是希望给家里带来男孩。这个换来的孩子就是冯大年——冯小三他爸。

      冯家两口子希望冯大年能给家里带来儿子,对他还算可以,渴不着,饿不着。可是等过了几年,他们还是没能生下一男半女。两口子就死心了,不再惦记生儿子,想好好对待冯大年,等他们老了就靠他养。

      冯家两口子觉得冯大年机灵,为此还勒紧裤腰带,送冯大年去附近的私塾上学,想让他出人头地。

      直到冯家两口子年近四十,冯家媳妇突然怀了身孕,生下他们的亲生儿子冯小宝。

      自从生下亲儿子,他们自然不可能跟原来一样对待冯大年。他们就以家境贫寒为由,不再让冯大年继续上学。

      这也没啥,当时冯大年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眼看这就能顶门立户。他很早就知道自个不是父母的亲儿子,现在知道父母为了刚出生的小弟,停止了他的学业,他也没有心生怨恨,反而想去赚钱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冯大年跑到城里去找活干,赚的钱都给养父母。后来他偶然认识王玉兰,帮了她一个小忙,一来二去就熟悉了。王玉兰喜欢上这个能带给她安全感的小伙子,最后嫁给了冯大年。

      婚后,冯大年在岳父的帮助下,成了派出所的民警。好在他上过学,不然也过不了关。

      按说冯大年越混越好,也知道孝顺养父母,有他帮忙,冯家日子应该越过越好才是。

      可是,冯家老两口晚年得子,难免对冯小宝娇惯了些,冯小宝就养成不事生产的性子,他不好读书,更不是下苦力,反正成了一个无事可干、到处溜达的浪荡子。要说他坏吧,到不至于,因为他胆子特小,不敢做坏事,只不过整天混日子而已。

      冯家老两口呢,在坏心邻居的经常挑拨下,逐渐疏远了成年养子冯大年,还以各种理由找冯大年要钱。

      冯大年结婚之前,把自己赚的钱都给了养父母。结婚后,有媳妇王玉兰管着,再加上王家有些势力,冯家老两口怕儿媳妇,不敢太闹腾,每次要钱都是找冯大年。

      有王玉兰管着,合理要钱,王玉兰就让冯大年给了,不合理的,直接当做没听见。

      冯小宝大了,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冯家老两口因为娇惯小儿子,没存下多少现钱。冯大年这些年给的养老钱,大多让小儿子败家了。他们手里还有点钱,但是想给小儿子存着。

      这次,他们之所以对冯志勇和冯志强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热情,就是想让冯大年出一笔钱,帮冯小宝把媳妇娶了。

      因此,这次冯二和冯三来了之后,冯奶奶热情招待两兄弟,就是希望冯大年和王玉兰松松手,能给家里一笔钱,给冯小宝娶上媳妇成上家。

      冯志勇不是小孩子,看爷奶和小叔态度变得热情,肯定是有事求爸妈,要不就是跟他爸要钱。冯志勇相信他妈,有他妈在,爷奶别想占不应该占的便宜。

      既然爷爷奶奶欢迎他们,冯志勇和冯志强决定多呆一天。

      因为夏天时,县城不如乡下凉快好玩。乡下的孩子有很多玩法,下水摸鱼,上山逮野鸡,或是套兔子,晚上还可以摸知了猴,这些都是能加餐的肉,怎能不吸引人?

      晚上临睡觉之前,还可以到河里或着湾里泡会儿澡,再回来冲个凉,全身都觉得凉爽。所以,冯家兄弟决定玩玩再走。

      柳家的晚饭是柳苗和柳芽配合完成的,做的饭不错,被爷爷和弟弟夸奖了。

      早早吃过晚饭之后,柳杰找了个罐头瓶和戗锅的小铁铲,要去捉知了猴。

      柳苗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对柳杰说:“小杰,要不你和芽儿先去,等我收拾完,去找你们。”

      柳芽却说:“大姐,我帮你洗碗,咱们还是一起去吧。”

      柳芽知道自己被害后,重生的她很警醒,生怕遇到怪人怪事,三个人一起壮胆去比较好。她同意出门,还是前世的暑假并没有遇到过危险或者怪事。

      柳杰见二姐不同意,只好说:“大姐,你快点洗,不然去晚了,知了猴都被别人摸走了。”

      柳苗在弟弟的催促下,快速把碗洗好,跟爷爷说了声,就带着柳芽、柳杰出了门。

      摸知了猴,是很多农村孩子都喜欢做的事。尤其是爱吃知了猴的,每到夏天,几乎天天晚上摸黑去摸。这时候穷,也没有手电筒可用,完全是靠好眼神来寻找知了猴。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树和庄稼。夏天,知了猴从树下钻个洞爬出来,一般都会顺着树干往上爬;有的大树种在地头上,知了猴还会爬到过膝高的玉米苗上,反正眼神好的孩子一眼就能瞧见,他们摸得就是这个。

      如果知了猴逃过一劫,当天晚上就会蜕皮变成知了。蝉蜕还是中药材,可以收集起来卖钱。于双双就和大哥收集过这个。

      柳芽姐弟几乎每年回来过暑假时,都会捉这玩意儿,很有经验,每晚最少能捉几十个。

      他们出了家门口,就在各个树底下转悠。只要有树,就不愁找不到知了猴。

      等转悠到镇子边缘,路上已经有几个出来摸知了猴的小孩子。他们顺着大道往前走去,路边一排排柳树和杨树,就是摸知了猴的最佳场地。

      来得早了,还可以在树下的小洞里找知了猴。看到有层薄土的小洞,里面就可能藏着知了猴,这时要耐着性子把它挖出来,铲子就派上了用场。

      如果天色晚了,用不着这种办法,直接在树根下或树干上找就可以。一般摸过几天就有了经验,知道哪里最容易出知了猴。

      柳芽三姐弟顺着大道开始摸,一会儿就摸了十几个,让柳杰高兴地不得了。他们三个胆子都不大,走到河堤那边,就不敢再往前走,又开始顺着原路返回。

      回来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冯家兄弟。

      冯小三跟柳杰玩得好,见到他就跑过来问:“小杰,你出来挺早啊,摸了多少知了猴?”

      他们转了这一圈,收获不少,已经有三十多个。

      “我们早就出来了,摸了三十多个。”柳杰好奇问道:“小三哥,你摸了多少?”

      “比你们少,才二十多个。你们这是要回去?”冯小三问。

      “嗯,我姐不敢往里走。”柳杰瞬间暴露了姐姐们胆小的事实。

      “我哥带我去河堤上摸知了猴,你去吗,小杰?”冯小三用类似炫耀的语气说。

      柳杰把目光转向大姐,询问大姐的意思。

      “小杰,咱们就不去了,如果回去太晚了,爷爷会担心。”柳苗当没看到小弟眼中的请求,直接拒绝了。

      柳杰听大姐这么说,虽然不开心,还是顺着大姐的意思说:“小三哥,那我不去了。”他的声音有点委屈。

      “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

      柳杰看大姐摇头,还是拒绝了。

      “那我跟二哥走啦。”冯小三这是今年夏天第一次摸知了猴,正在兴头上,跟柳杰哈拉完,就想赶紧去多摸几个。

      冯志勇不好意思跟柳苗说话,他就跟柳芽说:“芽儿,明天我们要上山玩,你们去吗?”他纯粹看在柳叔的份上,照顾柳家几个孩子。现在,冯志勇把他们当成弟弟妹妹,没有一点别的心思。

      夏天,山上有很多野果子吃,像什么野葡萄、枸杞、黑天天之类的,很多孩子都会摘来吃。

      “我要去,明天你来叫着我。”柳芽想起上辈子挖到人参的事。记得前世就是去山里玩时,无意中让她发现一颗人参。这样的好东西,她当然不想放过。

      至于柳芽怎么认识人参,还是她爷爷柳长江教的。老一辈的人知道很多经验,就会把这些经验传给子孙。他们这里地处北方,山里有参,但是不好找,都得去深山寻找;外围很难发现人参。可柳芽就是凭借好运气,上山玩时看到一颗形似人参的植物。

      回去的路上,柳芽一直回想在哪里找到的人参。

      三姐弟回到家之后,赶紧把罐头瓶子里的知了猴洗干净,用盐水腌制。不然,它们很快就会蜕皮变蝉,那样就不好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18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