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下 ...

  •   史册自古君心难测帝阙间骨肉
      世传人言御殿阶下七步咏萁豆[9]
      哭故僚魂断身羁远蕃国使频频诟[10]
      屡迁都邑繁奔波劳王侯[11]

      谁怜 珍橘别壤幽兰披霜 天地自茫茫 [12]
      揽辔 我思郁纡我马玄黄还顾空断肠
      前瞻欲攀无路欲济无梁 东路阻且长
      太息人生一世譬若朝露
      同生离散万里辞故乡悲风天凉 [13]

      苦吟游子「黍离」处者「式微」吾志非居闲 [14]
      恸思 宓妃洛河汉女湘娥岁暮凋朱颜 [15]
      辗转上入云间下落沉泉何日是归年 [16]
      俯仰屈子已逝 太白不见
      但幸人间存陈王华篇一唱千年

      关于后来那些事情,我每次提笔都废柴状灰溜溜写不下手去。虽然那段的史料是看了又看,但只能叹了又叹,要论及功过是非时总是失语。
      能说的,也只是曹子建此人胸无城府,行事任性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除开私开司马门行驰道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不说,平时写个信给杨修都要东拉西扯,毫不客气扣一顶“孔璋不闲辞赋,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帽子到陈琳头上——须知乃父还经常拿陈孔璋的文字治头风来着!还是跟杨修,自己明明已经失势,依然毫无自觉,“连缀修不止”,杨修当然不敢不理。结果就是“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
      再看他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往来:徐干一早就辞官退隐不算;丁仪丁廙兄弟虽然“才朗”,但平日行为简直就是以得罪人为己任;王粲才情博学无可挑剔,个性却也“轻锐以躁竞”,朝阁奏议辩论时可以让钟繇王朗等老臣无处措手…… 与曹丕相反,从未见曹植刻意结交礼事朝中重臣,好容易交好了一个曹操起事的元勋之后,令君长子荀恽,也是个性格十足,“与夏侯尚不睦,文帝深恨之”的主儿。曹操当年刻意指派“法度渊深”的刑颙为临菑侯家丞,结果曹子建依然“不自雕励”,喜欢跟“辞旨巧妙”但“性行不均”的庶子刘桢一起厮混,“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最后,刑颙终于还是入了曹丕一派,为太子太傅。
      口胡这样的人谁敢把江山交到他手上?文学与政治,大概正如Linux和windows,永远都是一泾一渭,在野在朝的区别。

      只是,那些诗文章表,千载以后仍然流露着怎么都掩不住的才情飞扬,几乎在字里行间都透出光来。想当日邺中,贵公子“斗酒十千宴平乐”,酩酊之后落笔烟云,“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是何等令人神往。后来谢灵运赞他“才高八斗”不必说了,便是在当时亦有人道“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族兄曹冏虽有文才,也要偷偷把自己写的《六代论》署上曹植的名字,以便流传后世。就连写《魏略》的鱼豢都忍不住说:“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以此推之,太祖之动心,亦良有以也。”
      说起来,曹家人固然盛产文采斐然流藻华芬,但是行为也足够让人摔碎所有眼镜。曹植的任性放纵上面说了,而看看曹操那些数不清的与女人甚至男人的纠葛,那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狂妄大实话——色欲与权欲,大抵是相通的吧。至于曹丕,登了基一高兴就口无遮拦自诩尧舜;父亲尸骨未寒便急于行乐;还有致书孙权公然要他进贡鸡来玩,不顾他人讥嘲……于是只好说,三曹,就是这么RP程度全无敌的一家。隐约可见他们躲在冢中,看着后来人为他们那些行事红头涨脸互喷出口沫与补品齐飞,击掌窃笑。
      不知为什么,想起建安直传到魏晋的怪诞风流,我眼前总会浮现希腊那个头缠葡萄藤手举丰饶角的酒神巴珂斯,然后简直要微笑说某殿下对蒲萄酒的欣赏果真其来有自。这路要精神富足之至才有的自由狂欢,居然能和穷颓乱世导致的“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奇异而美妙地结合在同一批人身上——如何能不叹,如何能不爱。

      ***
      也正因实在是爱极了那份“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的文人雅集惊才风逸,所以对后期的子建只想草草带过。虽然《世说》里七步诗的故事怎么看怎么像假的,甄氏玉枕的故事更明明就是唐人李善自己的WS幻想——要是红楼里面的贾母,必然当面斥道:“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只是撕开后人伪托看看当事人的描述:“左右贫穷,食裁糊口,形有裸露”;士兵老迈,“卧在床席,非糜不食,气息裁属”……这些仅是写出来都觉过于残酷。何况,还有诸侯不得出封地三十里,同生兄弟不能相见,连祭拜父母寄托哀思都成为奢侈……读至此,大概也只剩了气结不能言。
      而每次看到曹植那些章表书信,除了跟君苗看到陆机汪洋恣肆的文章时那样,会抓狂想去烧掉他的笔砚,还很想卷起书来敲上他脑袋——你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正太?叔本华的寓言说,豪猪们凑在一起,冷了想要取暖,却互相被刺到。所以人形豪猪,大抵都需要学会敛起自己的刺毛。至于才子脑正太心的曹四公子,却是一直死不悔改地把自己的刺毛张得像孔雀般瑰丽。令下了一道又一道,表上了一张又一张,却看不出他对人情世故有多大长进。郁闷之时憋出几首游仙诗,还是逃避现实。
      但正太真情流露时,却最是感人。看看他赠王粲徐干等人的诗,何其缱绻;悼亡友、子女的诔,何其哀感;兄弟相别赠诗写赋,何其悲愤;写三良等咏史诗,却又何其忠婉——呃最后这条不是我说的,是清人宋徵璧《抱真堂诗话》所写。

      其实写到这里,歌应该是已经唱完了。洛水边暮色也该沉落,盖住那个正在幻想女神怀抱的孤单身影。但我还是怎么都想不出该用什么话来结文……所以决定把文扔在这里烂尾,转回去,再读一遍陈王华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