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 ...

  •   次日是六月二十,李言蹊正式开始恢复礼部饲祭清吏司的职务,彼时正是要准备城隍庙祭的时候,而这次的城隍庙祭是和万寿节同一天。

      饲祭清吏司负责祭祀事宜,李言蹊一接手就开始忙碌起来。

      而方姚,白天无事就在李言蹊的书房里读书,恶补燕国历史。还将齐苇杭给她的地契看了一遍又一遍。

      先前总想着回到京城之后要想办法站稳脚跟,自食其力,然后寻找回现代的办法。如今,有了这座宅院,就是有了一丝保障,她即使无依无靠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但是她反而有些纠结了,其实,留在李家也挺好的。她还需要筹谋这些吗?

      想了几个时辰也没有相通,最终还是心里的贪财鬼让她豁然开朗了。这宅子是她父母留下的,她拿着心安理得啊。

      第一日,李言蹊忙到饭点十分才回到家,脸上满是疲惫之色,方姚心疼的多给他夹了几块肉,他吃的开心。

      饭毕,按照他往常的习惯,是要进书房看一会儿书的。方姚白天时也在书房中看书,但是到了晚上就把书房让出来了。

      按说两个人此时应正是情谊深浓的时候,可是方姚却在昨日主动献吻之后怂了下来,想到要与他单独相处,就有点紧张。

      她等着李言蹊进书房看书,可是他却久久不动。

      方姚悄悄拿眼瞥着他,他正在出神,似乎是在思索什么事情。

      “怎的了?这么气苦的模样,是不是第一天上任,有什么困难啊?”方姚问道。

      李言蹊微微摇头,道:“那倒不是,只是事情繁多,还没有完全理清楚。虽说这些都是做惯了的,但是毕竟离京半年了。京中情势瞬息万变,礼部也是风云莫测,有些掣肘也是必然的。”

      掣肘?方姚不由得紧张起来,他是不是遇到了脾气不相投的新同事,又跟人争执起来了。

      “怎么讲?”方姚试探的问。

      李言蹊深吐一口气,仿佛要把心头的拥堵都疏散出来。

      “这几日,礼部在筹备祭祀城隍庙的事,其实按部就班就能办好的。但是太常寺卿上奏说城隍庙祭应该是由太常寺负责,要把这件差事抢过去。快到京察了,各部都想多增加效绩,太常寺就把主意打到礼部身上了。”李言蹊有些激愤。

      方姚只是知道太常寺也是负责祭祀的事宜,但是具体到底如何与礼部划分职责并不清楚,于是道:“各祭祀事宜自有惯例,各司其职就罢了,抢也抢不走啊?”

      “你不知,前朝时这项祭礼确实是由太常寺负责的,只是本朝开始之后,才由礼部开始接手城隍庙祭。太常寺卿就是以这个为依据,上书皇上请求恢复原制度。”

      “那,皇上准了吗?”方姚看他如此愁苦,心想多半是准了。

      李言蹊却摇摇头,道:“现在倒是没准,却是同意了太常寺与礼部共同负责,他们那些人根本没有办过这差事,就会乱出主意。”他语气一急,像是训斥一般。

      方姚大体听明白了,多半是太常寺的人太想在这件事上出风头,李言蹊又是刚刚复职,还没有理清思路,于是趁机要掌握这件事的办理权,在京察上填上一笔可圈可点的功劳。

      知道了症结,那就好办了。

      “皇上想让你们一起办这件事,那就是有心将这件差事交给太常寺了。是不是礼部多年来办的不太出色啊?若是如此,你就多想些新奇的主意、点子,将这事办的绘声绘色,也许皇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呢。”

      李言蹊还是愁眉不展,无可奈何的摇摇头,“礼部平时是按部就班了些,但是祭礼不就应该按照惯例那样做下去吗?若是太过奇异,拿着对神灵的祭拜为自身谋功绩,岂非是不敬天道。”

      “也是。”方姚觉得李言蹊的话是有几分道理,祭祀之类的事还不是按照惯例一年一年的走下去。

      方姚在现代时似乎也是在一个比较保守的家庭,记得以前过年的时候,每年都会一家人摆上供桌,挂上族谱,焚烧纸钱祭祀神灵和先祖。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但是又一想,李言蹊的话又不全对。

      方姚是现代无神论者,在她灵魂穿越之前是绝对不会相信这种事情是真的存在的。现在她虽然有些相信了,但是她的意识在这里还是很超前的。

      泱泱华夏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不断,也在不断改进,不断进步,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泯灭,可不是一味的守旧能做到的。

      而在封建社会里,祭祀天地神灵是加强皇权的一种方式,说白了,就是让百姓们更加敬畏天地,更加信奉君权神授这一铁则。

      所以方姚又觉得,适时变通,如果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话,也未必不可。然而李言蹊,方姚抬眼见他冷峻的面孔,就知道他肯定是想不通了。

      “我问你一个问题。”方姚来了主意,道:“过年祭祀的时候,我在供桌上摆放的贡品数量都是一定的对不对?”

      李言蹊不知她为何意,但是仍点头道:“是,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定例,不可多,更不能少。”

      方姚点头,“那打个比方,我摆了四种水果在供桌上,有苹果、香蕉、橘子和梨。我每年都是放这几样。但是有一年我突然发现南方还有一种更好吃的水果!”

      方姚想了想南方的水果,道:“比如说荔枝吧。我能不能用荔枝换下我先前准备的水果中的一种呢?”

      李言蹊摸着下巴认真的想了想,道:“虽然你说的这些水果不是同个季节的,但是要换了苹果也是可以的。”

      方姚见他终于入套了,再接再厉道:“这就是了。我的荔枝既然可以把苹果换下来,为什么不能在祭祀的礼仪上加入些新的元素,将以前枯燥而多余的换下来呢?”

      李言蹊目光对准她,柔光中带着几分思考与探索,她的目光温柔,直直的对上他的眸光,似乎是渴望得到他的认可和鼓励。

      李言蹊看着其深褐色的双眸,清亮而又聪慧。

      最终,他不得不承认,“你说得有理,但是国祭不同于寻常百姓家的祭祀,不可以随意更改的。”

      “我知道。”方姚些微带着些调皮,“可是你往上追述几百年,我敢保证祭礼肯定是与现在大不一样。你是礼部的官儿,比我清楚多了,难道就想不通这个道理吗?”

      诚然,这句话说到了李言蹊心坎儿里,他对于千百年来的祭礼变化再清楚不过,怎么会不知道祭礼的演变流程。

      即使是最重要的祭天礼,也是改进过很多次的。

      “好了,不管我说的对不对,反正我是帮不上忙的。你自己做决定就好了。”方姚也不期待他能够马上接受自己的规劝,只是想到他先前对于自己的错误能够很快认知,所以觉得他之后应该能想明白的。

      李言蹊轻轻一笑,扫尽了之前阴霾,如春风拂过她面,留下片片温热。

      方姚不知他傻笑什么,问道:“你又高兴起来了?”

      “没有。”他道:“只是今日又发现,你比我以为的要聪慧的多。虽然有些观点我不认同,但是,确实有几分道理。倒真是有几分贤妻之范。”

      方姚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大晚上的说这些话做什么。而且他气定神闲的模样,是丝毫不将这话视为露骨情话的,只是认为是对一个女子的普通夸耀。

      “我本来就很聪明。”方姚想要结束这个话题,“谁还是不是小公举咋地。”

      “小公举?”李言蹊认真琢磨了一下这三个字,没有研究明白,“你还有另一个身份?”

      方哟被他逗乐了,道:“是啊,我是你的小公举啊。你不知道吗?”

      “我的小公举?”李言蹊更加疑惑了,“妻子还有这么一个别称吗?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多半是你杜撰的吧?”

      方姚咯咯娇笑,没想到现代网络流行语还能这么用。而且李言蹊这个人事事都要刨根问底,非要弄明白其中含义,更是让她哭笑不得。

      “就知道你是骗我的。”李言蹊伸出右手,轻轻弹了她一下脑瓜崩,并不用力。将她额前的一缕碎发弹的飞起一瞬,倒成了情挑玩笑状。

      方姚脸更加红了,道:“你不是还要去书房看书嘛,再不去都没有时间了,你快走吧。”方姚推着他的后背将他往外赶。

      李言蹊却是一把拽住她袖口,带着她一起往书房走去,“你不是也没看完吗?我的书房分你一半。”

      坐在李言蹊对面,方姚手里还是那本《天启史闻》,虽然李言蹊说这本书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史实,但是她对比了其他书籍之后还是决定读这一本,因为这一本最接近大白话,她现在的水平只能看明白这本。

      其他的,简直就像赶路时看的《涅槃经》一样,看不懂,而且还能催眠。

      方姚忍不住把目光向他身上扫,烛光下他的脸有一些发黄,就像古代女子的佛妆,那一如既往俊朗的星目,笔直的俊眉,加上高挺的鼻梁,真是让人越看越移不开眼。

      李言蹊觉得似是有一束目光一直盯着他,后背汗毛直立,终于忍不住抬头看向她。

      方姚立即低下头去,装作继续看书。他一定没看到,他什么都没看到。

      李言蹊却是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而后,几张纸落在方姚眼前,只听李言蹊问道:“这是你写的吗?”

      方姚辨认了一下,如此丑陋的毛笔字,总不会是李言蹊拿左手写的。他脚趾头写的字都比这个好。

      “额... ...我这几天手不舒服,写的丑了点。”方姚夺过那几张读书笔记,压在书底下。她是上过明华堂的人,怎么能写出这么难看的字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三十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