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我有一个道姑朋友二》 ...

  •   回到家的时候,她头发蓬乱,衣服湿透了,裤脚脏兮兮的,斗笠丢掉了,撑着一把陌生的伞,衣兜里塞了满满的草药,看起来像个小乞丐一样。

      “你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奶奶今天提早收摊回家,给她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鱼,她却狼狈地如此晚归。

      “奶奶,我在山里采草药的时候从山坡摔下来了。”她笑了笑,拍拍自己身上的泥土。“地滑,我没站稳嘛,你看,我一点事都没有呢。”

      “你的斗笠呢?还有这伞是……”

      “斗笠摔丢了……有个好心人把我救下了,这伞是他给我的。”说到这,她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少年的笑容,不由得面色变得绯红。

      “佩玖啊,这一桌菜都凉了。奶奶再给你热热啊……”

      “奶奶歇歇吧,我自己去热饭就好!”她端起那些好吃的饭菜,颠颠地跑进厨房里。

      也许是有一个可以念想的人,一切疲累和心酸都能暂时被欢快所代替。

      那天晚上,奶奶和她聊着聊着,便说到了婚嫁上。

      “佩玖,你以后想嫁给一个什么样的郎君呢?”

      “我呀,我想想啊。”她窝在奶奶的怀抱里,撒娇似的躺着。“我希望他有黑黑的长头发,会武功,而且,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哎,主要还是要对我家佩玖好呀。”奶奶摸摸她的头,“你还是太小了。”

      “您说的是。”她转过身去,面向纸窗。下过雨后的华阴城格外清澈,月光透过窗户纸投进来,显得很皎洁。她躺在被子里,轻轻闭上了眼睛,想着那个名叫怿心的少年。

      “他该回去了吧,也许现在也要睡觉了。”她这样想着,心里有种甜丝丝的感觉。

      之后的日子很平静,她心里的波澜却从未平息。

      那个少年的样子一直在她心里出现,搞得她有时候都不能专心做事情,睁眼是他闭眼也是他。

      她很想再见他一面。

      她时常翻出那符牌,前前后后地看。她和许多一起玩过的伙伴们打听过,终于有人说,华山上有一个道观,里面有一些道士,他们乐于助人,但从不下山。

      她想,也许他就在那里面吧。

      她用自己攒了很久的零用钱里拿出一大半,买了一盒桂花糕,用小篮子装好,向山里走去。一路上她把那符咒挂在胸前,一直念念有词,说来也奇妙,这一路上没有出现任何危险。

      她看到那座小小的道观,冲了过去,急切地敲门,问怿心道长在不在。

      里面热心的道士们听说有人来找怿心小道长,便都匆忙地去找他。

      “小施主稍等一会啊,怿心上山砍柴了,已经叫人去喊他下来了,很快的。”一个年长的道士和她说。

      “不急不急,有劳你们了。”她露出一个文静的笑容,如一株弱柳似的站在那里。

      快要见到那个心心念念的人了,她看起来镇定自若,心里早已经风起云涌。

      半个时辰后,他来了。

      他那天穿了一件青兰色道袍,一束长发还是那样绑在脑后,一副干净清爽的模样。

      “怿心道长,你那次救我的恩情,小女子实在无以为报,我今天带来了一盒桂花糕,道长收下吧!”

      “你竟然还敢只身一人来这个地方,只为了报恩?”他有点疑惑,上下打量着这个女孩。“你怎么过来的?”

      “我带着你给我的那个符咒呀!说来真的管用,一路上什么危险都没有。” 她一脸欣喜,手不自觉抓住了他的胳膊。

      “哦,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她又轻轻把手放开,羞红了脸。

      怿心向长老请了事假,来陪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孩。他们在树林里走走停停,林里难走,不时的他便抓着她的手臂,慢慢的,少年和少女也不再害羞,笑着闹着,和其他的孩子无异。

      谈笑之中,她得知他是一个弃婴,从未见过生身父母,被这里的长老捡到后才得以保住这条性命。此后他便忠心行道,以报长老救他的恩情。

      原来,这世间的人们都活在一张巨大的网里,各自都有着恩情的牵绊,大至性命,小至亏欠。

      傍晚时分,她该回家了。

      这一天下来,桂花糕分吃完了,小篮子里也装满了采好的草药。

      “让你自己回去我不太放心,我还得再送你一次。”少年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怿心道长,你真好!”她雀跃着,“那这次恩情我又该怎么回报呢?”

      “我不知道啊,你看着办咯。其实没什么,不用你这么辛苦地回报的。”

      那天是晴天,少年和少女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就这样,她隔三差五去给他送些东西,有时是茶点,有时是她儿时最喜爱的玩物。借着这个报恩的名义,她想把她所有喜欢的东西都送给他。他对她不放心,每次也会送她下山。

      这条山路承载太多他们的故事了。

      她十七岁那年,奶奶去世了。

      早晨她醒来的时候,没有照例的早饭摆在桌上,无论她怎么摇,奶奶都醒不来。

      平日里关系好的街坊四邻帮她办的丧礼,此后,只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世上,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

      积蓄都要用尽了,她已经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地步。

      终于,她开始收拾家当。把衣服和值钱的财物打包好,其他东西当掉,便前往道观。

      不如做个道姑,清心寡欲,远离这世间的尘嚣。

      一路上,她感到挂在脖颈上的符咒异常沉重,在胸口撞击着。她走得很急促,脱口而出的祷告一遍又一遍。她已经失去了所有拥有的东西,绝不能再让自己在投靠他的路上丧命。

      那天,她跪在众道士面前,虔诚地说出了自己要入道的愿望。

      清心寡欲,戒痴戒嗔,不染私情,戒荤茹素。

      这条路没有回头的余地,一旦走上,就要和这些清规戒律相守一辈子。

      把刚刚过肩的头发盘成发髻,穿上玄色道服的时候,她已经是这道观里唯一的一个小道姑了。

      开头几天,她总是走不出悲伤的。整晚整晚地在被子里哭泣,做什么都无精打采,脸色越来越苍白。

      道士们时常说,“这孩子还没有走出俗世啊,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只有他知道她有多脆弱。他常远远地看着她,很心疼,又不知道能为她做什么。

      看着她日渐消瘦,茶饭不思,他便每天从饭堂里拿来点其他的吃食,用油纸包好,放在她房门口。她每次看到了都会拿回房里,他不知道她吃了没有,也许有的时候她会倒掉,但她最近气色貌似好了些。

      看着她慢慢好起来,他心里的担子也好像轻了些。

      后来的修行里,其他道友们看他们年龄相仿,便让他带领她修行。

      他手把手教她剑术,他的动作很轻,剑峰温柔得像流水一样,一招一式都引得起她心里的惊鸿。

      他带她上山砍柴,挑水,有重活的时候帮她多分担一些,只为了让她轻松一点。

      他带她看道观里长老炼丹和做过的法事,这种时候她又感到他是如此正经的一个人。她不知道他对她有没有类似这种暗暗的情愫,她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很温暖,可晨钟暮鼓的从道生活从不允许教徒们有私情,她只能把这份感情隐藏得很深很深,她不希望他背叛自己的信条,却也不希望他太过虔诚,以至于他心里只有教条,没有留下给她的余地。

      而她,很想做一个清心寡欲的道姑,但心里的那份感情总是按捺不住,时不时出现在念头里,搅乱她的思绪。

      快到新年了,道观里要做祈福,道士们要下山采购做法事要用的东西,这是平日里不出山的道士们唯一可以接触俗世的机会。

      她没有去,他则和一个年长的道士一起去了。

      他去了七日,她念了七日。

      这七日没有了放在房门口的小馈赠,她才明白那是来自于他的关心。

      虽然这七天没有了来自他的关心,她却欣喜得异常。心里隐藏的情愫得到回馈是一件很让人心动的事,况且正巧来自那个心心念念的人。

      她做活做的格外卖力,把道观收拾得很干净,地板几乎都要闪出光来。

      她要等他回来,让他看到他没在的这段时间里,她有多勤奋。

      他回来的那天,带回来很多她没见过的物件。对那些东西她没多大兴趣,仅仅是看到他,就足够她欢喜。

      那天晚上他竟然主动邀她出来散步。他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有一小袋炒豆子,还有一盒胭脂。

      “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就随便买了点。你马上就要十八岁了,姑娘家都爱漂亮,没事做的时候打扮打扮也好。”

      “你买这些,让师兄看到多不好…况且这胭脂看来也不便宜呀。”她红着脸说。

      “没人发现的,胭脂也不太贵。”他看着别处,“我也不太会挑,你就安心收下便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