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岂曰无衣(汉服相关) ...

  •   倒背如流,你的历史考卷。高谈阔论里面,模糊了视线。民族精神,回答接近精确。印刷机的见解,满分的危险。----后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前段时间朋友在一篇关于汉服的日志里@我,说了四个字“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一瞬间就被这四个字打动。
      汉服。原谅我的浅薄,这个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是很明确地存在于我脑海。去年一位学姐偶然给我发了一份资料,我才知道汉服既不是古装,也不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我们汉人自己的传统服饰。当时写汉服的念头一闪而过。然而搁置到现在,我整理邮箱时重新翻出来,想了很久才打算,嗯,写汉服。
      总觉得这是个难落墨的主题,比任何时候都棘手。几千年历史一脉单传,从三皇五帝到明代,原来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都有自己的服饰陪伴。
      1644年明朝灭亡,其后清朝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逼迫汉人“剃发易服”,三百七十年间汉服的传承归于无言。在这无声岁月里,我们习惯了西式服装,汉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提起传统服饰,我们更多地想到旗袍马褂,而这些却只是对满族服饰改良后的服装。
      家国一梦,历史画卷里的成败兴衰太过跌宕。天下永远如旧,划分不过是由心而定。立场不同不谈对错,只可惜不知谁还能子衿一曲,追忆当年的潇洒与泰然。交领、右衽,以绳带系结而不用纽扣,此般洒脱飘逸的,唯汉服而已。
      所以姑且不论《秦风》本意,就借来“岂曰无衣”这几个字,以此为题吧。

      服美谓华,礼大谓夏

      从形制上看,汉服大概可分三种: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其中,以上衣下裳的冕服最为隆重,百官士者则以深衣为常服。
      秦汉时期,男子穿宽衣大袖的袍服,显得凝重典雅。到了魏晋南北朝,开始用巾帛包头,男子仍袖口宽大,风格却洒脱飘逸一些。自隋唐始,男子盛行圆领衫,法服常服并行,平民则穿白衣。等到了宋朝,受程朱礼学的影响,虽以圆领衫为主的风格不变,整体却逐渐趋向于朴素含蓄。
      较男装而言,女装式样相对多些,但大抵也可将其归为两种:一是以秦汉服饰为代表的大襟右衽交领装,二是后来的大襟低胸装。同时,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女子发髻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
      不得不说,这段历史于我实在是过于悠久。翻阅各种资料,我也只能愚钝地略作些整理。假使我曾陪着汉服一起走过那么多春秋,估计方能完全理解什么叫做“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罢。只可惜……对于历史而言,我永远都是局外人。

      岁月知汝,荒途无辜

      2004年,一场汉服复兴运动由大学生发起,“没有民族服装”的印象在越来越多汉人心里被颠覆。那么问题来了。发起这场运动的意义何在?汉服真的还能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吗?
      看上去,这场运动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大家习惯了现在的服装,就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突然复兴汉服真的有必要么?但我想,看上去没必要的事多了去了,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或许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兴,只是为了延续,只是为了证明我们或许曾经封存,但,从不曾忘却。如果说白话……那么,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走丢了把它找回来而已,哪那么多事?
      前几天看到两个朋友很有意思的对话:
      ——拉菲不是最好的酒。
      ——但是可以爱。
      但是可以爱。我想,这几个字足够解决很多困惑。背什么民族精神,定什么行为准则?喜欢的人喜欢就好,没兴趣的知道就好。把民族放在心上,是否汉服加身其实也无妨。若有人穿着一套汉服与你擦肩而过,你能会心一笑,如此,难道不算心藏平静了然?

      风行水上,心安无妨

      仔细算算,其实几乎所有的民族服饰都是古装,并不只有我们的汉服在岁月的流逝里渐渐淡出视野。这世间说来说去也不过就那几件事,恰似山中观一局对弈,悲喜得失,随你。
      昨天大半夜的搭火车,凌晨一、两点时车厢的乘客大多都闭目休息了,只听得有两人神话聊斋环球军事天南地北地侃。到了一个小城,其中一人大喊远处的朋友下车,另一人笑骂:“小声点,大家都睡着,别不是这站的人刚睡醒听你一说拎着包就冲出去了。”我听后失笑,后来却又莫名觉得有些道理。想到达的地方不同,睡一觉,睡醒了,可别随着别人的喊声也冲下去才好。

      文化上的东西本来就是一个个主题的轮换,一个主题腻了另一个主题就会兴起。西装穿久了未免显得俗气,所以等到今年双十一或双十二,我若是有钱的话,还是去买套汉服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岂曰无衣(汉服相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