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参军 ...

  •   阿韩说我们属于“阵亡”的人,不能这样大张旗鼓的前行,于是我们做了点小小的改变。阿韩在我脸手和脖子上涂了些黄泥,他说我现在还不满十六,暂时不用行冠礼束发,又将头发放了下来遮住脸庞,而他也稍作了些改变。
      我们经江夏过荆水,从汉中到武都,最后到达陇西郡。阿韩身上的钱早就花完了,我们只得一路上走走停停靠狩猎寻食,这样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赶到陇西,再走一两日就可到达贺兰山下,到了贺兰山就离武廉的驻军不远了。
      在这一路上,从阿韩那里得知大汉目前边境的兵力分布,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朔方,朔方是重兵集结地,阿韩说贺兰山这边就是因为没有重兵驻守以至于匈奴骑兵常常小股来犯,如果我们是来为抗击匈奴而战的话,在武廉比朔方出战的机会更多——而且不会有人认出我们。我点点头。
      顺着贺兰山,我们找到了武廉的驻军。这里不算是大规模的驻军,只有区区几百兵力,最大的官是一个校尉。匈奴大举来犯时只能号召当地民众一起抵御外侮,不过还好这里的建筑工事都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每次来的都是小股兵力加上有着贺兰山的天然屏障,匈奴一时也占不到什么太大的便宜。
      对于我们的到来,募兵司的队长是十分高兴的。毕竟这里很久都没有能补充到新的兵员了,普通家庭能不当兵是不当兵,留在这里的人都是没有能力迁走的,不跟着备战就面临着匈奴的屠杀和劫掠,他们经常稍作劫掠就拍马而去,这里兵力太少又不能追赶,所以只要抵挡住匈奴进犯守住这贺兰山即可。他又说我们加入的虽说只有区区两人,但士兵一听说我们是从江夏那边过来的,整个士气也得到一种提升。
      我们在军需司领了装备,军饷,安置了帐篷,第二日便加入了训练和备战。
      卯时,起床号响起,迅速的着装,洗漱,奔向训练的集结地,一切都那么紧张有序。手握的武器有如我手臂的延伸,不需要思考只是顺应本能舞起阵阵刀光剑影,在一群叫好声里,我才停了下来,惊觉自己似乎做了件蠢事,有些赧然。向周围的战友拱手致歉,而阿韩看着我有些高兴又有些担心。
      校尉这时从台上走下来,啪啪的拍着我的肩膀,“你就是新来的兵,好样的,你的武艺不错,待得你杀敌归来,我升你做小队长。”
      “诺”我点头称是。
      不习惯他人触碰的我不着声色的闪避了他再一次熊掌的触碰。他奇怪的看了我一下,又呵呵的笑着上台上组织训练去了。
      尽管失去了记忆,有些事情仿佛都是刻在灵魂里一样。
      在激荡的战鼓声里,战士们震天的杀声里,我感到自己的血液沸腾起来。燃起一种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我不再感到空白似的迷茫,去追寻记忆已经不再是我唯一的目标了。
      这里的训练并不因为一直只有小股的匈奴军队而放松。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作风使得这个据点能够紧紧的盘踞在敌人的咽喉上。
      阿韩和我每天跟随着军营的生活作息,虽说紧张的训练消耗了大家许多的精力,但同样军营永远都不会让寂寞占据主流的位置的。空余的时间里战士们喜欢坐在一起比比武技,谈天吹牛。随着日子的周而复始,大家和我们也熟悉起来,他们对我这个虽小但武艺高强的新丁十分照顾,我不再只是做自己的事,偶尔也会坐在他们傍边听他们吹牛。
      有时我还会主动叫阿韩一起谈天,虽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他说我听,但阿韩十分欣喜我的这种转变,他说我不再像失忆以前那样冷,那样拒人千里之外,他很高兴我现在的随性而为,可他给我说了一条,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用黄泥敷脸,不能束起头发。虽然不能理解,毕竟我们现在远离他说的那些知道我们“阵亡”的人比较远,但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我迎来了我到武廉的第一次战争。

      而我不知道的是,在我失踪的这段日子长安也是波起云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