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波起 ...
-
韩说和公孙绝望看着卫青同郡司马的儿子一起滚落山崖,伸手不及那翩翻的衣袂,只余留一个模糊的残影。
“不,不要。为什么我要答应他用这种方法诈死?为什么要救我,你要知道我是宁愿我死也不愿你受伤的啊!”韩说趴在山崖上凄厉的呼喊,眼泪汩汩而出。
公孙敖在解决那些刺杀的人之后,也怔怔的站在悬崖边上,他无法相信那个他一直仰望的人就这样消失了。
“韩说,我不相信他就这样不在了,我们先回去调兵再下悬崖下面去找。”公孙说。
韩说抹了把脸,点点头,随着公孙回去调兵。
两日两夜不间断的搜索都未能找到卫青,但是在悬崖下发现了一些散碎在地的骨头和衣物。衣物看样子是郡司马儿子的,他们期望着卫青还有生还的可能。
随着战事的结束,不能将大军停在东瓯,他们必须回报朝廷。一场漂亮的完胜战役并没有给羽林军们带来喜悦,只有无尽的悲伤。他们的老大不在了,那个冷眼看着他们却会在适当的时机给他们提点的人不在了,那个他们只能仰望的、有着绝代风华的人不在了。
返程,奏报。
“臣等完成陛下之托付,业已平定东瓯叛乱”严助说。
“好,奏报有功将士,朕一一封赏”刘彻大喜的说道。
“严助,怎么不见建章监卫青呢?”刘彻又问道。
“禀陛下,卫侍中他在平叛中战亡了。”严助不敢看天子的天子的眼睛和神情。关于天子另眼相加卫侍中的传闻在朝中一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天子之怒不是他这个小臣能够承受的起的。
“什么,你再说一遍?”刘彻一下子从御座上站起来。
“卫侍中他——战亡了。当时为韩说和公孙敖亲眼所见。”严助连忙把韩说和公孙敖推出来。
“韩说,到底是怎么一会事?你把当时情景说给朕听。”刘彻说道,发白的拳头泄露出他内心的惶恐和惊惧。
“禀陛下,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会稽郡司马不听王令,坚持要见虎符调兵,我们出示圣旨和节杖后他仍认为我们是私自调兵。卫侍中为了不延误战机,用陛下所赐天子剑斩杀会稽郡司马得以调兵。而后郡司马的儿子为他爹爹复仇刺杀卫侍中,在交战中,卫侍中为了救臣被郡司马的儿子一起落下山崖,我们搜索了两日两夜都没能在悬崖下找到卫侍中。”韩说哽咽着说。
刘彻连退几步,颓然的坐到御座上,“他——真的就这么没了?”突然间他又站起来冲上去抓住韩说的衣襟,“朕不信,一定是你们骗我?一定是你们骗我。”他吼叫道。
韩说垂下头,“臣也不愿相信,但是此事为臣和公孙敖亲眼所见,一同还有几个亲兵。悬崖很高,掉下去生还的几率实在太小。”韩说并没有将没有发现卫青尸骨的信息告与刘彻。
“传他们进来,朕要亲自问他们”刘彻明知道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但忍不住还是要最后确定一下,他拒绝听到那个令他肝肠寸断的讯息。
春陀传旨很快回来了,公孙敖和那几个亲兵一同进入大殿。
“公孙敖,你把卫侍中出事的情形禀与朕知。”刘彻说。
公孙敖把情形复述了一遍,和韩说所说相差无几。刘彻又问那几个亲兵,他希望得到不同的答案,可结果依然如此。他知道卫青真的离他而去了,他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那个人,骄傲有如鹰隼一样,身手似猎豹一般矫捷,怎可能在东瓯那小小的战场里陨落。
可是带回来的讯息让他不由得不信,他满心的伤痛和愤懑无法发泄,他不可以再在大殿上显露出不符合一个皇帝身份的言行。他再次坐下去,“传朕旨意,会稽郡司马不尊王令,延误战机,而后其子公然刺杀朝廷命官,现诛其九族,会稽郡司马挫骨扬灰,以儆效尤。韩说,公孙敖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朕知你二人在羽林里是与他最为交好的,相信你们同朕一样不愿意听到他不在的消息,所以朕命你二人精选五十羽林速往明崇山搜索他的下落,报与朕知。”
“诺!”韩说和公孙敖领命而去。
回到寝宫,刘彻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悲痛,他拿出那个皮草球,紧紧的抓住,喃喃的说道,“我不信你就这样不在了,你讨厌我,这样离开我吗?你知道吗?我宁可你不理我,也不要去往一个我纵使用力追寻也无法到达的地方。纵然你舍得我,舍得你的兄姊,但你舍得去病吗?阿青,阿青,你叫我情何以堪?”
他突然想到,对,还有去病,他在这里你一定回来的,对不对?
“春陀,传朕旨意,卫美人三姐卫少儿之子去病天子聪颖,其舅忠君爱国,朕念及卫氏一门之大德,收其为天子门生,即日进宫。”刘彻说道。
“诺!”春陀应声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