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078章:看不见的较量。 ...
-
说话贾母为何对黛玉的初癸如此在意。这其中少不得有疼爱黛玉,但更重要的是,这事触动了贾母的一块心事。这就是宝黛的婚姻。
贾母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与立场,都非常希望促成宝黛姻缘。而黛玉初癸已至,就代表着林黛玉生理已经进入了成,人初期阶段,再过二三年,及笄之后,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这种情况下,让宝黛成婚就更近一步了。只是在贾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与贾母却有着根本上的冲突。
且来分析一下。贾母一直中意的就是让贾宝玉娶林黛玉,而王夫人则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贾母选黛玉,其原因想是有几点。一者林黛玉是贾母女儿贾敏的孩子,从林黛玉身上,贾母可以看到女儿的影子,所以一直以来都非常宠爱林黛玉。再者黛玉是孤儿,嫁给贾宝玉可以留在贾母身边照顾。三者。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从一开始就明说了,让黛玉去依附贾府。这点比较隐晦,但从后来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上来看,林如海应该一直都与贾母有书信往来的。且后来林如海死后,林家的产业基本上都被搬到贾府去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可能从一开始,林如海就把唯一的孩子林黛玉寄托给贾府,林家的产业被贾府接收,实际上就是林如海为林黛玉准备的嫁妆。虽然这些事都没有明确说出,这种事也不可能明说。但作为家长和长辈,林如海和贾母应该是有默契的,这里面就涉及到钱的问题。林黛玉的嫁妆是在贾母手里的,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后,这份财富依旧还是在贾母掌控之中。当然还有一点比较次要,那就是贾府已经用了林家不少钱,让宝玉娶黛玉可以让贾府花林家的钱比较安心,也名正言顺一些。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贾宝玉是贾府的未来,作为贾宝玉的妻子,必然是贾政这房,甚至是整个贾府未来的掌权人。而林黛玉和贾母是极亲的,贾母选林黛玉,可以进一步巩固贾母在贾府不可动摇的地位。
反之。从贾母看重林黛玉这事上来说,王夫人就可以说完全不喜欢林黛玉了。因为这从根本上来说,涉及到亲情,金钱,权利,以及日后在贾府地位上的问题。
王夫人喜欢薛宝钗是有缘故的。第一,薛宝钗是亲外甥女。如果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那么薛家就进一步和王夫人巩固关系,亲上加亲。而林黛玉是王夫人小姑贾敏的女儿。原著中,王夫人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就对王熙凤说过这样的话:“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丫头略强罢了。”这话语中充满强烈的嫉妒和不满。不满贾母对贾敏这个小女儿过于宠爱,可见王夫人对贾敏这个小姑子,有着强烈的嫉妒恨。估计贾敏未出嫁时,王夫人也没少受贾敏的气。如今贾敏死了,但这种情绪完全可以转嫁到其女儿林黛玉身上来。所以王夫人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林黛玉。二。薛家有钱。虽然薛家已经落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黛玉现在是孤儿,即便已经把林家资产搬到贾府来了,甚至已经花掉了大部分,可剩下的那部分还是在贾母手中。贾宝玉要是娶林黛玉,于王夫人根本没有一点好处。但若是贾宝玉娶薛宝钗,不用说,薛家嫁妆的使用权,必然受到王夫人影响。三者。薛宝钗是王夫人一脉的。将来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那就是将来贾府的内宅掌权人。薛宝钗一旦做了王夫人的儿媳妇,自然什么事都听王夫人的,那就可以架空贾母在贾府的权利。而林黛玉和贾母是一窝的,要是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那王夫人这个媳妇熬成婆了,却还得继续熬下去。即便将来贾母死了,王夫人掌权了,就林黛玉那种性格独立的人,也不见得就会事事听从王夫人的话,少不得还得继续让王夫人受气。
所以说,贾宝玉的婚事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亲情,金钱和权力,这三个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三大文明支柱。也因此。从林黛玉进入贾府的那一天,王夫人就从根本上不喜欢林黛玉了。只是这种不喜欢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贾宝玉的成长,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
而实际上,从林黛玉刚进入贾府的第一天开始,贾母就已经和王夫人较量上了。看看林黛玉第一次去见王夫人。王夫人就不怎么待见,多有为难,还提醒告诫过林黛玉,不要去招惹贾宝玉。而贾母是怎么做的呢?贾母是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同一室睡,日则同行同食,夜则同止同息。在待遇上什么都跟贾宝玉一样的,把亲孙女都比下去了。
当然,贾母在宝黛姻缘上,也不敢对王夫人太过于强硬。一则是两人年纪还小。二则是贾母自己也很清楚,她已经老了,能活几年都不好说。贾母最当心的是,如果在宝黛婚姻上强迫王夫人,那过几年后她死了,王夫人就完全可以以婆婆的身份,欺凌儿媳妇林黛玉,而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因为王夫人背后还有一个王家王子腾,而林黛玉除了贾母外,已无依靠。
所以贾母即便知道王夫人看重的是薛宝钗,但也不能太过强硬。只能寄希望于挤兑走薛宝钗,让薛宝钗早点嫁人,好让王夫人死心。因此在贾宝玉的婚事上,贾母和王夫人可谓是厮磨加拉扯的较量着。既不敢太早也不能太早定下来,比的是耐心与手段。贾母这边是一只挤兑着薛宝钗赶快说亲,而王夫人这边则强忍着不说亲。
这也是贾母为什么既要对薛宝钗的及笄之庆大摆宴席,却又不肯多出钱的缘故。贾母在薛宝钗及笄之庆的事上,是暗藏剑锋的。她一面拿出二十两银子要给薛宝钗庆生,一面又要王熙凤办得热闹一些。但二十两银子按购买力计算,大概就一万多块而已,对侯门之家来说能做什么事。王熙凤也明说了,这二十两银子能做什么。要知道,即便在后现代,一万多块也就办一桌上得了档次的酒席而已,请一台农村的戏剧,还要好几千块呢。
所以像贾府这种侯门之家,既要办得体面一点的,按购买力计算,起码也要达到后现代普通人家,结婚喜宴那种程度才算得上体面。那后现代普通人家结婚摆宴,没花个几万块,还真是看过不去。所以贾母既要薛宝钗的及笄之庆热闹一些,又喝酒又看戏,少不得也要花个七八十两银子的。
只贾母却是既不多给钱,又要热闹些,意思就很明白了。不多给银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伙,她不看重薛宝钗,不会把薛宝钗当孙媳妇。所以就只出个二十两,意思一下而已。另一边却要王熙凤办热闹一点的,这个却是要告诉众人,薛宝钗已经到了及笄之年长大了,该谈婚论嫁了,赶紧找个婆家嫁了吧。
当然,贾宝玉的婚事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办妥的。若是按原著的情况,其中不止涉及到贾母与王夫人的暗中较量。还更涉及到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薛姨妈、贾元春等人的较量。只是如今黛玉对宝玉的情愫已在一次次消磨中逝去,加上林黛玉其外的一些机缘因素。黛玉已然不会参与这场竞争,反而以旁观者看待事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