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018林薛之别。 ...
-
话说秦钟刚在宁国府住下,年节才过不久。那薛家便也拖家带口,大车小车的十几车进京来了。那王夫人得知妹妹一家已到,更是亲至仪门接了进来,还忙着引到贾母处介绍。随后薛家便被安置在梨香院内,如此林黛玉才见到那个薛宝钗。
薛家进京后,薛姨妈更是每日都会往贾母处去闲聊。薛宝钗便是和宝玉、黛玉、探春等姐妹玩在一处。说这薛宝钗年岁不大,却是惯会做人的。上至贾府主子,下至府中仆妇丫头,都是随和应对,一团和气。又因家中富裕,也偶有拿些小东小西的打赏下人。不到半个月,贾府到有一半人都相识了。
至于林黛玉,因有贾母这个贾府最高掌权者宠爱,贾府中人不免在面子上都处处相让着。且她又是自幼长在官宦之家,难免会有一些大小姐脾性。如此一来,在贾府下人们眼中,对黛玉便多有敬畏之。如今却又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大黛玉三四岁。府中人不免有说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暗中说黛玉所不及的。
这期间在贾府下人们中,便会有些人暗中比较着林家与薛家来着。那林黛玉与薛家前后住进贾府,相差不过三四个月。林黛玉来时,只带着一个丫头和一个嬷嬷,行囊不过一些日常穿度之用。而薛家则不然。一家子带着十几二十口人来,行囊物么大车小车十几车。在那些势利眼下人眼中,这便高低立判了。这也就难怪会有些不懂事的小丫头,更喜欢和薛宝钗玩些。黛玉生性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听得这些闲言碎语,哪里受得了这份气。心中便郁郁不忿,有意与薛宝钗较劲。
其实林如海为什么要让黛玉简单的只带一老一小来投贾府,这与薛家大车小车形成鲜明对比。这就要从两家人观念上来比较了。林家是世代列侯,书香门第,身份地位不俗。即便林家家资比不上薛家这商贾巨富,但也不会寒酸到哪去。要知道当初贾敏嫁给林如海时,贾府可是陪嫁了不少嫁妆。而林家世代为侯,又是书香门第,少有出那些败家子。这就不可能没有留下一些家资的。更重要的是林如海是盐政御史。要知道这个盐政御史可是了不得的肥差,管着皇帝在江南盐场的钱袋呢。即便林如海不贪不污。这在正常的礼节孝敬上,那就是一份不小的收入。而林家人丁稀少,主子没几个,仆从自然也不会很多,这样花销就少了很多。如此进多出少,那就说明林家的家资还是有一些的。
而林如海让黛玉轻装简行,其考虑自然是看重与贾府的感情关系。要知道,黛玉自小就有两个伴读的丫头玩伴,其他服侍的下人就不用说了。但为什么要在送上京时,只让黛玉带一个不懂事的雪雁,与一个奶妈子而已呢?这却是林如海要顾虑贾府颜面的考虑。要是人带多了,那么费用谁出?林府自然不差这个钱。但如果黛玉进京后在贾府住,费用由林家自己出的话,这不是在打贾府的脸吗。既是投靠依附,还是黛玉外祖母家。如此分清,岂不是伤了彼此的颜面,伤了两家的和气。可要是由贾府来出,那人带多了却是要多花费用的。林如海可不是花别人的钱,就可以大手大脚的人。所以有这层顾虑,林如海自然不好让林黛玉多带人,或者多带东西去依附贾府。
林如海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是去依附。依附自然就是依靠了,那排场就不能太大。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黛玉轻装简行更方便让贾母安排。事实上也是如此。林黛玉刚才贾府时,贾母就安排的很好。可若是林黛玉人带得多了,那贾母就反而不好安排了。因为人带多了,若是贾母不再添个丫头、婆子什么的,怎么说得过去。外孙女来依附,岂能没安排个人手的,那岂不是显得贾府刻薄。可要是人带多了还添人,那不是把黛玉当公主供着?毕竟林黛玉是外孙女,难不成还把贾宝玉这个新孙儿给比下去不成。所以说林如海在人事安排上是非常妥当的,更多的是讲究两家感情。
但薛家不同。薛家要身份没身份,要知道薛家已经没人当官了,就是皇商而已。要地位没地位,薛家现在就是商贾之家。商贾在这个时代地位是极低的。士农工商,林如海这种士子之家才是高高在上的。商贾就连农民、工匠的地位都不及的。要世家没世家,祖辈的官荫早散了,如今的薛家只是皇商而已。即便是皇商,但说白了还是商贾。如今的薛家欺负一下寻常百姓,那自然是没问题。可与贾府这等侯门之家比起来,那就差远了。薛家能在金陵还不倒,依靠的是官商勾结。官商勾结,官商勾结,自然是贾府、林府这样的官在前,薛家这样的商在后。所以说。实际上薛家基本上“穷”得只剩下钱了。
薛家就是一个市侩的商贾之家。而林家有地位,有身份,有世家。在这种背景下,林黛玉只身进京也没什么,一切自有贾母照料。但薛家则不行,薛家就只剩下钱了。所以那薛姨妈在进贾府后,就很明确的说费用自己出。薛家背后没有显赫的家世,如今投靠贾府若是费用还依赖贾府,那岂不是自找作贱。再说。薛家虽然没身份没地位没家世,但却很有钱啊。根本就不在乎那点费用。但是这些事,那些只看表明的势力小人哪里能看得出的。
话说回来。自那贾府来了个薛宝钗后,那贾宝玉确是极为欢喜的,这内院里女孩子又多了不是。宝玉天生就有些憨痴似傻,此时与黛玉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只兄妹情份。如今又来了个宝姐姐,免不得又奔着新鲜感,便老是往薛姨妈家住的梨香院常去了几回。
而说那黛玉。自薛宝钗进贾府后,府中那些个势力的下人,便有暗地里比较两人的。那些势力眼更是只看表明,所以就有人暗中比较黛玉不及宝钗的。再者。这女孩子见了女孩子,天生就是同性相斥,都会暗地里相互比较的。如今黛玉又听得一些闲言碎语的,心里更是有意与宝钗较劲了。
这几日。黛玉又得知,以往像跟屁虫一样老跟在自己后面的宝玉,如今竟然也老往薛宝钗家里去,这叫黛玉心里哪里能够平衡的。即便此时的黛玉,已经多了一份凡人所不及的阅历见识。可那毕竟不是亲身经历。这便是在修为上,外受与亲受的差距所在。所以当初贪狼在赋予黛玉神识时,不敢给予更多的修为的缘故。什么事,毕竟都要自己亲身经历,那才是最好的修炼。
这日。黛玉见平日里常伴于左右的宝玉,如今又不见了。便问着宝玉的丫头袭人到:“袭人姐姐。宝玉哪里去了?”
袭人正整理宝玉卧床呢。听黛玉这么问,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回到:“林姑娘。薛姨妈家不是刚搬来住。宝玉这会子又去梨香院看他那宝姐姐呢。”
黛玉听了心中就极为不满。这几日,三日到有两日听说宝玉去找薛宝钗的,那薛宝钗就那般的好不成。黛玉听了便要带着雪雁也要去那梨香院瞧瞧。这个时节正是倒春寒,天下飘着丝丝雪沫儿。黛玉边往梨香院走,心里便思量着:这个宝玉就是墙头草,风儿往哪吹就倒哪边。便在黛玉这么想时,便有一股念头没来由的冒了出来:我今生是来报恩的,我与他并无情缘,今生还了他前世的甘露之恩就是了。
黛玉只这么一想。那感性的念头又出现了:“臭宝玉,如今来了个宝姐姐,就忘了我这个林妹妹了。”
一个理性的声音也出现了:“可是既然今生是来报恩的,又何必管他去找谁?合该与我无关呢。还了他一份恩情就是了。”
黛玉这么想着,脚下步伐就停了下来。那雪雁不明就里,疑惑问道:“小姐。怎么不走了?”
黛玉也顾不得雪雁,只管自己思量着。那感性的念头又觉得:“只是宝玉近来老是去找那宝姐姐,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跟过去看看他们说什么话也好。”
理性的念头却又到:“可人家说什么又与我何干。他爱去便去,早晚还了他前世的恩情,与他的缘分也就散了。”
便在这时,那紫鹃正拿着一件鸭毛斗篷就赶了来了。紫鹃将斗篷披在黛玉身上到:“小姐。天冷着呢。怎么就这么出来了?”黛玉正做思想斗争呢,到底该不该去梨香院找宝玉。所以也没理会紫鹃的话。紫鹃给黛玉披上斗篷后,又责怪雪雁到:“雪雁,你也是粗心的。小姐身体弱,这都下雪花儿了,要是着了凉怎么办?”
雪雁无辜到:“小姐本来只在房间里,听说宝二爷去了梨香院,便就出来了。我跟紧了,哪里就想到了呢。”说着雪雁又伸手接了接雪花儿,见雪花儿也是稀稀疏疏的。又到:“再说。这才多大的雪呢。”紫鹃听了也赖得理会雪雁,只管着自己家的小姐别着凉了才好。
黛玉在那做着天人交战,最后自傲的性格却是偏向了理性这边:他去便去了,谁在乎他呢。我又何必去自寻烦恼。
就这么想着,黛玉便到:“不去了。我们回房去吧。”
雪雁听了多嘴到:“哦。又不去了?”紫鹃却不想黛玉在这地上淋着雪花儿,忙扶着黛玉往回走到:“小姐还是别淋着雪花儿才好呢。”如此。原本黛玉跟着宝玉到梨香院去的事,也就没发生了。而林黛玉在原本红楼梦中的一些历程,也正在慢慢的偏离原有的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