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十四】 ...


  •   战争总是显露人性最好的时候,军人冲在前线生死只是一瞬那只是听别人说,炸弹没有落在自己头上不知道害怕,坐在联会桌子前面的这些大商贾们也许正是如此。
      说什么国难当头,说什么流离失所,针扎不到肉不知道疼,在坐的列位家在租界钱在银行,就算有产业在战区也是想着如何自保,让他们场面上捐些钱到可商量,可支援战局又怎会是些许钱银便能成事,至于粮食那就更难了,谁都知道战乱时期粮食有多珍贵。
      “什么国难当头,什么同仇敌忾,不过是场面话,谁都会说却也只是说说而已。”
      沈熙觉一句话给了一群人难堪,有些面子上挂不住的拍桌子便要骂,董会长也有些愣了,说好了在是来搭腔的,怎么到怼上了。
      “南京那边儿换人像走马灯,结果世道没安,军饷也断了。”沈熙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笑道,“断饷就断饷呗,与我何关,与列位何关。打仗嘛,又不是没打过。从八国联军那会儿算起,打了三十多年了,咱还不是买卖照做日子照过,咱是什么,咱是商人,商人不就图个利么,跟谁做生意不是做呀。大清朝没了,不就民国了么,北洋政府没了,不还有南京政府么。…南京政府要也垮了,咱们就管日本人叫亲爹呗。商人嘛,要钱,要什么脸呢。”
      会场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拍桌子的、骂爹的、撸袖子的,这会儿要有谁能拔出枪来,沈熙觉就死这儿了。
      董会长本要打断他,却在中途听明白了,沈熙觉这是在捅他们的心窝,戳他们的脸皮,苦口婆心有什么用,都是精打细算的老行家,比打算盘谁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董会长是个实心的人,他哪里能说动这些人出钱出粮,泼皮对无赖,沈熙觉就是要撩他们的火星子,看他们炸。
      “姓沈的,这里是上海,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你是什么身份,轮得到你么。”
      “你们这些北边的土包子,懂什么是做生意吗?妄论政府,我看你是想进大牢啊。”
      沈熙觉看着这些体面的老板们轮着个儿的骂骂咧咧,只淡淡的笑着,坐着不说话,董会长到是有些看不下去了,毕竟人是他请来的,也是为了帮他才会被群起而攻,可董会长还没开腔,沈熙觉站了起来。
      “列位老板的船,哪个不停沈家的码头,你们的货,哪个不走沈家的铁路,整个上海用的煤,有三成是沈煤矿出来的,其他的我就不一一说了。就这些,我想,我应该有资格在儿说三道四。”
      沈熙觉拿眼神一扫,叫嚣的着各位老板到是安静了不少,虽然沈家在上海产业不大,但真正做买卖的几乎没人不知道天津沈家,天津、上海、汉口、广州无不有沈家的码头,南来北往多少条铁路都有沈家的股份,山西的煤矿,奉天的铁矿,太原的军械厂,一一数下来在坐的真也没有几位能跟沈家并驾齐驱。
      “我一个北边儿来的,上海这点儿产业没了也就没了。不过列位,你们可是家在上海,业在上海,根基在上海。可无论南北,说到底都是中国人。”沈熙觉收了微笑,侃然正色的道,“钱没了还能再赚,国家亡了,我们就是亡国之奴,何以称之为人。救国难,救的不是政府,救的是我们自己。政府迁到洛阳还是政府,可我们往哪儿迁,迁到哪儿能安稳。”
      会场里一片肃静,都是中国人谁又想当亡国奴,乱世一乱几十年,谁能不怕,变因为怕了,所以才更想自保,而非共担国难。
      沈熙觉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存票,放到了桌,“我与董会长不想强各位之所难,董会长倾其所有支援国难,沈某自问这样的魄力,此有沈家在中央银行的黄金存票五千,沈某在此向各位买粮。”
      董会长和在坐的所有老板都是一惊,黄金可是硬通,就算政府垮台也不会贬值,乱世之中谁不屯了以备不时。
      “市价涨一成,有多少我收多少。”沈熙觉态度谦逊,话却凛然。
      财政部拨款五万犒劳军士,沈熙觉这五千黄金,以市价兑换便是十五万,收了整个上海所有的粮食都还能剩下。
      “诸位。”桌侧一位穿长衫的中年先生开了口,“难看啊。仗在上海地面上打着,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畏缩不前,人家这客商却一掷千金。……买粮?哼,沈老板,你买的是我们这些人的老脸啊。”
      沈熙觉听着话看向了那位先生,他坐在董会长左手边第二位,这个人沈熙觉早有耳闻,他叫詹瑞麟是上海的船王,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三鑫公司的理事。
      董会长看了一眼詹瑞麟,转脸给沈熙觉递了眼色,让他别跟詹挑理,这一桌子的老板都能得罪,只有詹瑞麟是万万不能开罪的。
      詹家祖籍湖南世代从商,他的父亲是汉留,明里暗里和帮会渊源颇深,年青时迁家于沪上,到了詹瑞麟这一代,凭着他做生意的本事,独占船业一行成了上海船王,而且他也是青帮的哥老,更是杜的心腹之友。
      沈熙觉微微一笑,到也没有什么畏色。就事论事,他不像董会长那般指望一帮商人能自愿救国,人总是自私的,在这乱世之中更是,却也没错,国家政府已然不能保一国之平安,他们一群平头百姓只不过有些钱,有顾虑、为自保也无可厚非。
      “詹先生说的没错,我不过是一界客商,原不该在主人家的地方张狂,沈某也并非张狂。以物换物本就是生意之本,我向各位老板买粮,各位老板愿意卖粮,这生意便成了。至于我是捐了还是囤聚居奇,那就是我的事了。”
      随着会场里窸窸窣窣的声音哄起,詹瑞麟方才转目细细打量起了沈熙觉,年不过而立,外表亦是斯文有礼,看不出有多少老练,说话处事却张弛有度,打一棒子给颗糖,既不让自保的人没了依傍,也不让力不从心者失了体面,更不让自私自利的人从中谋得大利。
      “若上海无粮可卖呢?”
      詹瑞麟故意刁难,可到也并非不可能,他这个船王若真是开了口不让卖,上海只怕还真的没人敢把粮食卖给沈熙觉,哪怕他出更高的价钱。
      董会长怕他和沈熙觉扛上,也担心沈熙觉开罪了青帮的人,便开口调和道,“都是救国之心,两位老板切莫伤了和气。”
      “天津有粮。”
      沈熙觉神色淡定目光如炬,缓缓一句却让詹瑞麟傲慢全失,冷了浅笑。
      “沈某向诸位老板买粮,是就地取材近水救火,解的是燃眉之急,根本就不视为长久之计,家兄已向江浙两湖等地征粮取道运来沪上。…自救而不能救,视为无奈。能自救而不救,视为无能。”
      詹瑞麟沉默片刻之后,起身对董会长说道:“瑞麟无粮,唯可捐二十万元聊表心意。”说完,便默然离开了会厅。
      上海船王一开口便是二十万,加之董会长和沈熙觉,到会的各位也都不再吝啬,纷纷向董会长认捐,沈家的五千黄金存票分文未动,沈熙觉把这张存票交给了董会长,作为沈家的捐款。
      联会散了之后,窗外天色阴沉,谁也不知道这仗要打到何时,会打成什么样。董会长终是放下心中大石,筹得钱粮可解前方燃眉。
      沈熙觉坐在车里,租界封锁近半个月,空袭警报日日在响,炸弹随时随地掉落在闸北和南市的地面上,到处着火遍地瓦砾。
      几天前,沈熙觉接到了沈熙平的电话,先说的是征粮运输的事,之后沈熙觉向大哥要了这五千黄金的存票,沈熙平有些担心,到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怕沈熙觉把握不好分寸,开罪了上海商界的人,日后到让大家难相见。
      “大哥,若真花了这存票方能筹得援粮,那这些人日后不见也罢。”
      沈熙平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沈家不敢说有多清高,也有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可至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家,知道什么叫大义。
      说完了正事之后,沈熙觉便想挂了电话去办正事,沈熙平也是忍了许久方说了一句,“顾廷聿南下了。”
      谁也没有再说什么,双双挂了电话。
      车子猛的刹住了,沈熙觉回过神来看了看车窗外,前后两辆汽车截断了路,司机有些慌神。只见前面车上下来了个人,走到他车边拉门上了车,看了一眼沈熙觉,转头对司机说道,“开车。跟着前面的走。”
      司机回头看了看沈熙觉,早已经没了主心骨,沈熙觉朝他点了点头,车子启动,跟着前面的车一路往东开,开了约莫十来分钟,在华格臬路216号门前停下了。
      沈熙觉下了车,前后两辆车里也下来了各三四人。
      他眼前是一幢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和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三层楼房,这儿是什么地方到过上海的没人不知道,没到过上海的也该都听说过。
      铁门里走来一位中年先生,蓝色长衫黑色元宝口布鞋,手里提着一大串钥匙,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话中透着些许上海的本帮腔调,“沈先生,里边请。”
      沈熙觉冲他笑着点了点头,随他顺着走廊往院子里走去。
      “我姓吴,先生叫我老吴。出边个群小赤佬没礼貌,沈先生不要见怪哦。”老吴说话不急不缓,脸上始终带着笑容,“我家先生就是请沈先生来吃个茶,聊一聊。”
      穿过走廊进了客厅,整个客厅的用材都是相当考究,只那一根楠木雕花大梁价值不菲,过了大客厅,来到小叙事用的小客厅,里面坐了两个人正在说话,一个是詹瑞麟,另一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正是那天在法国领事馆见过的,杜先生。
      “先生,人来了。”
      詹瑞麟看了一眼沈熙觉,浅浅一笑,用上海话和旁边的杜先生小声说了两句。
      “今天的点心可好不?易安居来了新师傅,换了点花样。”
      “太腻。还是以前的合适。”
      老吴和杜先生家常话似的来往,詹瑞麟也是一副自家人的样子,单是沈熙觉站在一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我下次找老师傅单订。”
      “按月订吧。吃不吃的后说。”
      老吴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小厅,临走时又对沈熙觉笑着道,“沈先生先坐,我去拿个新杯子来。”
      詹瑞麟抬把沈熙觉请了过来,让他坐到了自己对面,沈熙觉到也没显出怯势,脱了外套担在沙发背上从容落了坐。
      “尝尝。”杜先生终是跟他搭了话,夹了一小块点心放到了小碟子里,搁到了沈熙觉面前。
      沈熙觉点头谢了却没动,詹瑞麟瞄了他一眼,自顾自的喝茶,杜先生见沈熙觉没动,便问道,“怎么,沈先生不喜欢?”
      “喝了茶再吃。解腻。”
      詹瑞麟听罢,停了喝茶的动作,抬眼看了看沈熙觉,做生意二十几年了他自问算是识人善辨,今天在联会上沈熙觉是一个后生晚辈,更是一个北来的客商,在上海滩这些个大老板面前张弛有度,不输人不输阵,确实令他刮目相看。
      而现在,坐在他面前的一个是上海船王,一个是帮会大佬,黑白两道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一个未过而立人不卑不亢,举手投足中到很是从容淡定,詹瑞麟不得不从心里欣赏起他来。
      老吴推了门进来,放下一口薄瓷剔透的小杯,抬手要往里上茶,杜先生懒懒的道,“让刘妈下三碗馄饨。”
      老吴眼神一转,笑着点头出去了。
      杜先生拿起沈熙觉的杯子将茶倒了八分满,抬手请了,沈熙觉双手接了茶杯,小吮了一口之后放下茶杯,夹了一小口点心吃。
      “天津没这么甜口的点心吧。”杜先生微微一笑,“不知道汇金楼的点心是甜是咸。”
      沈熙觉心里一顿,但面上却未有丝毫动摇。
      詹瑞麟坐在旁边,不搭腔,他到是一个喜欢甜食的,自顾的喝着茶吃着点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