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各种灿烂的古中国地域文化绽放光彩。而楚文化作为先秦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质,格外璀璨夺目,博大精深。
      《楚文化流变史》中定义,“楚文化,是周代发祥并兴盛于今日湖北、进而覆盖于东周南土半天下和传播于先秦海内外的区域文化。”楚国虽亡,楚文化却能一代代传承下来,泽被后世。而今我追本溯源,挖掘楚文化中蕴藏的精髓——和谐。
      何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说文解字》中则将其解释为“相应、谐调”。楚国从一个方圆不过百里的弹丸之地,发展成为泱泱千里的大国,楚国国君从最初的“筚路蓝缕”一跃成为问鼎中原的春秋霸主,楚文化中蕴藏的和谐思想功不可没。
      一般来说,可以把文化结构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楚文化亦如此。让我们细细剖开来,从这三个方面探寻楚文化蕴藏的和谐。
      一、物质文化
      王生铁先生在其著作《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质》中,把楚文化的主要构成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这其中的青铜冶铸、丝织刺绣以及木竹漆器无疑是楚物质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当然物质文化也不仅仅只包含这几个方面。这里我们就仅取漆绘艺术略谈一二。
      楚漆器堪称是先秦漆器中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漆器。楚人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又博采众家之长,创造了灿烂的漆绘艺术文化。《楚文化志》中介绍道,“就漆绘艺术而言,楚漆器的漆绘既有装饰性抽象化的动植物纹样,也有有写实性的情景绘画。漆绘内容多与器物造型紧密配合。”不同技术的巧妙融合,内容与造型的紧密配合才构成了举世无双的楚漆器。这其中,和谐思想被楚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制度文化
      “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体系。”制度文化被如此定义。而无论是对外抑或对内,楚人都自成一套规范体系即制度文化,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和谐思想则贯穿其中。
      我们都知道楚国是由方圆不过百里的弹丸之地发展成为泱泱大国的。楚国领土的扩张,依靠的仍旧是武力侵略。不过与别国所不同的是,楚国在灭亡一个小国之后并不是将其完全地消灭,而是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属地,让其每年上贡即可。该国原有制度风俗甚至领主都可保留。
      这无疑是一种大胆而聪明的做法。楚人深知国虽可亡,文化不灭。他们可以轻易地灭亡一个国家,却无法轻易地改其制度易其风俗。
      那么,两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制度,不同的风俗,如何使之共存?只有使之和谐。为了达到和谐,采取的是包容。事实上,最后两种文化都会相互交融在一起,从而让楚国统治者最终达到目的。而这种对待不同民族、制度以及风俗的和谐思想在岁月流逝中逐渐发展成为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对外制度文化。
      谈及内部制度文化,我们可以先了解下楚文化的渊源。学者研究认为,楚文化的渊源分为主源和次源。主源是羋姓楚王族带来的,而次源是楚蛮之地的三苗后裔。也就是说,楚民族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单一民族,而是融夷蛮夏多民族为一的“混血”民族。
      我们可以遥想在几千年前的荆楚大地上,各种不同的民族经历了怎样长时期的磨合与交汇才形成了商末周初的新兴民族——楚族。而这期间,又曾发生过怎样的历史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使夷蛮夏等多个民族融合为一,必定是要使之和谐共处。
      可以说,楚文化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而楚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多个民族地域文化交融的“和谐”史。
      而在后期政治上,楚国早于“商鞅变法”首创县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楚国统治者充分明白和谐的重要性,既发挥己之所长,又深知“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道理,更懂得创新,使政治体制相应、协调。这种灵活简约的官制则为楚国的强大铺平了道路。
      三、精神文化
      在楚人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中,道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广。道教和谐观也已引起了文化界较广泛的关注。从《道德经》等诸多道家经典中我们不难发现,和谐思想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三十三论及老子关于“气”的时候说:“物之生也,既因阴阳和气而得成全,当须自荷阴气,怀抱阳气,爱养气,以为柔和。故广成子告黄帝曰:我守其一,以抱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是知元气和,群生所赖,老君举此者,明人既禀和气以生,则气为生本,人当固柔和、守雌弱,以存本也。” 杜光庭认为,天地万物的发生与成长都是阴阳和气的作用。因此本着这种和谐思想,“固柔和、守雌弱”,就能够延年益寿,与自然和谐共处。
      由点及面,我们不难看出,道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德经》中有话为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同样,楚令尹子囊曾道:“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相比较其他春秋大国的建树霸业以及春秋小国的务求自保,楚人这种力求社会和谐发展,民族融合的思想无疑在熠熠发光。
      楚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和谐思想仅为其中一角,必有更多的精髓值得我们细细挖掘与探讨。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