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讨墨 ...

  •   适逢高宗显庆年间,天下大治,颇具贞观遗风。西京长安城中更是繁华非常,盛景空前。使节奔走,僧侣流动,商旅往来,无论是中原人,还是远道而来之客,抑或黑肤厚唇,抑或雪肤高鼻,不分士农工商,不分王侯将相,皆要有事无事来到西市转悠闲逛。无知之人,是为了那些从大江南北被笼络来的异宝奇珍,若囊中羞涩,瞧上一瞧亦无憾此生。有识之人便是怀着某种欲望来寻那妙不可言、玄之又玄的毋问祠。乃为西方之神监兵神君供奉香火之地,传闻若是神君觉着有缘,当晚,她便会探入其梦中,观其欲念因由,助其得偿所愿。

      监兵神君,监兵是封号。她原是有名字的,叫做毋问,只是天庭中常年无人如此唤她,若不是此次下凡为了行事简便,她也许就再不会忆起这名字了。

      毋问在云游四海,踏遍河山后便在此地施法幻化了这毋问祠。五百年前她老人家刚下凡时便掐指一算过,此地终为是非之地。今日看来,她并未算错。因得西市为长安诸国来唐贸易往来之中心,每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除了坑蒙拐骗走四方的江湖术士,真正有降妖除魔本事的道士或者法师,是无法罔顾西市顺利运转的秩序而随意施法的,故而长安城西市,成了鬼魅、妖灵的栖身之所。但是这地方对于毋问而言却是风水宝地,徘徊人间的妖鬼,哪些个不是有情未了?有愿未偿?路过的人,又有哪些个灵魂尚纯净?怀中尚空虚?那正好,讨其欲望为墨,故事成书。只晓因果,毋问出处。

      早春三月,长安城中繁花似锦,游人如云。

      此时,毋问在毋问祠自己的神像之中的另一处天地中,正愁眉不展地吃着千层糕,顺带抱怨今日的千层糕没有平日买来的软绵。却未生出半分出门赏花的心思。盖因地府十殿中那第五殿的阎罗王。

      原来千年前毋问机缘巧合下得到上古女娲神补天时剩下的那一块慧石,此石上知远古,下晓三界。阎罗王便在阴界初建十殿之际,将此石借了去,置于忘川河畔,名曰三生石,记载着往来鬼混们的前世今生,而今那只狡诈的阎罗王却仍只字不提何日归还那慧石,使得毋问若是遇到有缘之妖鬼,须探得他们的前尘往事时,则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前些日子,她让笔灵讨墨去往阴界,向那阎罗王讨要那慧石。不知是否遇到什么棘手之事,讨墨迟迟未归。正想着,外厅有沉稳的脚步声传来,墨黑衣袂飘动,便来到了眼前。

      一袭黑衣,却丝毫不显沉郁,反却愈发衬着此人不染纤尘、霞姿月韵。如绸墨发以一条暗金绸带束起,眉眼清冷,却似画中人。毋问如此想着,却又恍然忆起,面前这人的此副容颜却是从画中得来。

      一百年前的某一天,毋问突然觉着一个人,不,一只虎带着一支笔,于这凡尘中奔走太过寂寞无趣了些。便生出念头,耗损自身修为以天庭流传下来的上古炼魂之术,将笔中之灵凝结成实体,而这炼魂术却无法给笔灵一副皮相。正逢毋问托腮于案头冥思苦想之时,一阵清风顺窗而入,许是天缘凑巧,有一画卷轴竟被由上而拂下。见画上,那人温润如玉,对她笑眼弯弯,眉目如初,毋问竟觉着有丝想念那人……心念一动,毋问就为笔灵幻化了一副那人的容颜。 亦是那之后,她随意给了笔灵一个名字,唤作讨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