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
帮助对于纳尼亚第三部的电影不太熟悉的大家理理思路:
1.在电影第一部里面,作者自己认为......或许埃德蒙开通是被(淡金发的)白女巫给迷住了。
2.在电影第二部里面,凯斯宾是对苏珊一见钟情,他说他会等着苏珊回来,但苏珊告诉他,她不会再回去了。
3.在电影第三部里面,当凯斯宾和埃德蒙一起到达星辰岛时,两人都被星宿之女——蓝星——莉莉.安迪尔(淡金发)给迷住了,但很快在那次冒险之后,埃德蒙就离开了纳尼亚.....而又在不久之后,凯斯宾娶了莉莉.安迪尔为妻。
所以他就是喜欢金发嘛.....
还觉得埃德蒙和凯斯宾之间也很暧昧,看看他们的小眼神,哎呦喂......但两个‘直男’自己没感觉。
但既然凯斯宾都有了家室,我们就不管他了.....
作者本人坚持,人的性取向就和xy染色体一样,或许有隐性和显现之分......但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嘻嘻嘻.....
不相信一见钟情,细水长流差不多......
——————————————
注2:
关于本文的苏珊,无可避免和原著相比会严重ooc噢......以下是作者改动观点与思路,欢迎讨论。
片段:
“阁下,”蒂莲向这些人都行过礼后,说道,“如果我对我读过的纳尼亚年代纪记得不错的话,应该还有一位。陛下不是有两个妹妹吗?苏珊女王在哪儿呢?”“我的妹妹苏珊,”彼得短促而严肃地答道,“不再是纳尼亚的朋友了。”“是的,”尤斯塔斯说,“不论什么时候,你试图叫她来谈谈纳尼亚或者为纳尼亚做点儿什么事情,她总是说:‘你们的记忆何等神奇!真想不到你们竞仍旧想着我们在儿童时期经常玩的那些个有趣的游戏。”“啊,苏珊!”吉尔说,“如今她除了尼龙制品、唇膏和请帖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总是对于长大成人的欢乐景象太敏感了。”
“长大成人,真是的,”波莉夫人说道,“我但愿她会长大成人。她浪费了她所有的在学校里读书的光阴,一心要达到她现在的年龄,并且竭力要停止在现在的年龄而将会浪费她一生其余的光阴。她的整个儿意图是:尽其所能地赶快跑到人生最傻里傻气的阶段,而且尽其所能地长久停留在这个阶段里。”“啊,咱们现在不去谈它,”彼得说,“瞧啊!这儿有美丽可爱的果实。让我们尝尝吧。”
——摘自纳尼亚第七部
个人观点:
苏珊要忘记自己曾经享受过的荣耀与尊贵,迷上“长大”的滋味?那是极其不容易的呀......
你看彼得就放不下,别人冒犯了他,他一定会和别人打一架的。
再跳出纳尼亚传奇的基督教传教意义。
(虽然刘易斯曾否认自己创作该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护教?
那我觉得他就是不想让大家太过于纠结,不要那么严格对应的把它与基督教联系起来,虽然他的很多核心思想的确源于基督教......)
但其的确展现了一个事实,有的人从无信仰变为信仰神灵(尤斯塔斯),有的人从信仰神灵变为了无信仰(苏珊)。
但是.....嘛......
信仰“死”去了,依旧有人可以活着,并可以坚信着其他的东西而为之活着,例如——科学/自由/世俗生活/怀疑主义/现代主义.......(美国式论调,可以说是苏珊在去美国时受的影响。)
感觉这种解释逻辑上更为合适一点?虽然完全不适合于儿童文学。
但如果又要再考据一下当时美国的时代背景的话......苏珊感觉人物形象可以超级丰满。
1.二战。
2.1940年左右,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兴起,在50年代兴盛。
3.美国政府/官方深刻歧视并打压同性恋;同时,同权运动兴起。(参见《杀死汝爱》,电影,强推,哈利和哈利......)
4.在二战时期,整个世界潮流上,各种后现代主义也风生水起,例如物质主义、自然主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现代主义.......背弃传统成为趋势。
(而CS.路易斯却认为回归古典主义和西方希伯来传统是拯救西方精神危机之路。)
5678.......(欢迎补充时代背景资料)
/////
总之,还是想尊重其他们对于阿斯兰的信仰,这点是不会变的,不然就不是纳尼亚传奇了。
但苏珊的不再信仰,还有有信仰的人与无信仰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大有文章可作了,不过,按照这个脑洞,要往深了写那简直......有点太难了,怕把控不住orz(承认自己写不动)....?
这样的话,剧情上也不能把她圆到这个世界来。
而且也和“被纳尼亚和阿斯兰接受,主要不是看口头上是否信仰阿斯兰,而是思想行为是否契合纳尼亚精神。”有点矛盾?
如果要说信仰科学符合纳尼亚精神?.....我也没话说,或许吧......
但如果把纳尼亚与基督教严格的对应起来那这就大概可以归类苏珊是“无信仰的”
(所以这里不要太较真的对应......我就会比较好过。)
毕竟我咋知道全部的纳尼亚精神条例,纳尼亚精神守则1.2.3.4.5.6......10086吗......
去给我罚抄纳尼亚精神/守则/家训/国训500遍←_←
可怜的作者我连可以参考的圣经都只买了还没看,还不知道该看新约还是旧约......
所以!!.......那就先设定在
——已经开始接受科学,怀疑信仰的价值——
这一尺度上好了。
毕竟CS.刘易斯本人也在不断获得学术上的成就的同时,心中的对信仰的挣扎也没有停息过,直到最后的归顺........和苏珊很像呀,毕竟不是谁都能够从始之终一直坚定的毫无怀疑的信仰,也更加贴切于实际。
/////
是不是第一次遇到作者有话说这么唠叨的作者TAT,不要嫌弃我。
不定期更新的好处就是......说不定某天(今天)会有一天双更的惊喜。
投简历,如果石沉大海的话┓( ∵ )┏我也很绝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