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27.风雨 ...

  •   随着君渺指尖愈发地下移,那蓝衣公子头偏向一侧瘪着嘴,双眉微蹙连带着眼睑也半阖着,颇有几分不甘却又有些想认栽的意味。估计实在是受不了君渺手上的动作了,这才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长公主殿下,我是你的郎君呀——”

      君渺的指尖在蓝衣公子耳畔前顿住,确切的说,这不是个公子,而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胸前隐隐的有异于男子的起伏就不说了,两只耳垂上还明显地有一个小小的孔隙,那分明是女子戴耳坠子才留有的痕迹。

      君渺的指尖一点那姑娘的耳垂,“我可没有甚么特殊嗜好,”敛了些许笑意,又问那姑娘:“你是哪个?”

      那姑娘避重就轻道:“我叫书仪。”

      君渺两只手圈揽住书仪的腰,往怀里一带,头往下一倾,唇角还依旧噙着笑意,若不知道书仪是个女扮男装的姑娘的人,见君渺这样一个大姑娘搂着一位公子的情状,不是会觉得十足的暧昧风流,就是会觉得十分的惊世骇俗。

      倒是书仪先吃不住君渺这一套了,“书仪与长公主都是个大姑娘,长公主怎的还要作弄书仪?”

      君渺柳眉一挑,“你又不同我说说你究竟是谁。”

      书仪自然也知道君渺想问的是自己的来路,看着君渺这副自己不说她就不打算松开自己的架势,书仪斟酌了一番说辞,“咱们见过的,”说着又扭了扭头,“小桃歌,跟了长公主,就不记得我了?我来带你回南溪苑去的。”

      君渺有些疑惑了,桃歌当初只是个南溪苑的一个小丫头,她领着桃歌在盛京也待了那么一段时日,在清河郡又待了这么久了,南溪苑早不派人来,晚不派人来,这个时候却想起来派人来领桃歌这个小丫头回去了?

      倒是一旁的桃歌没意识到这一点,扯着归月的袖子,往归月身后躲了躲。

      君渺手上力道添了两分,“你都把她吓着了,不给。”然后才转头安抚着归月,“别怕,你是我的人,谁都带不走你。”说着还同桃歌眨了眨眼。

      桃歌点着头应了一句,“嗯!”

      然后不知道她是因为君渺的话联想到哪里去了,连耳根子都羞红了。可能桃歌是觉得,不回去是真的,但她人很快就是许绍安的了,而不是长公主的了?

      书仪一听就嚷着,“哎呀长公主你怎么这样无赖呀!”

      不等君渺将这“无赖”的说辞坐实,就有一道颇为清脆又有两分熟悉的嗓音传来,“书仪,不得对长公主殿下无礼。”

      君渺循声望去,不远处有一位黄衣女子撑伞踏雨而来,纸伞半倾遮住了容颜,却见那女子身姿纤柔秀美,行走在雨雾朦胧间,举手投足间都自有一种优雅韵态。黄衣女子走到亭前顿步,收了伞再才走进亭子。

      这黄衣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南溪苑里的听琴。

      听琴不似初见君渺女扮男装那回,少了些倨傲的意味,神色间隐隐有些微的倦怠,冲着君渺作了一礼。

      要说光书仪来,君渺还有点儿摸不透书仪此来的真实目的,但是连听琴也来了,君渺大概也就意识到什么了。

      君渺敛了笑意,松开书仪,问听琴:“是不是盛京那边……出什么事了?”

      在君渺女扮男装去南溪苑之前,或许君泓是觉得君渺一个大姑娘去那种地方终归不怎么好,所以一直都没跟君渺谈起过关于南溪苑深一点儿存在的意义,后来君渺误打误撞去了一回南溪苑,君泓虽半开玩笑半作真地说了那么一嘴,君渺也知道君泓是不会开那种虚虚假假的玩笑的。

      君泓口中有人盯着盛京风向的话,是不是只有南溪苑的人在盯着她不肯定,但盯着盛京的人之中一定也有南溪苑的人。

      听琴蹙眉犹豫了须臾,随之面上先前的倦怠有了些松懈,她看着君渺,点了点头。

      虽然君渺在听琴点头前也是往这方面猜的,可心里到底不希望自己猜中了的,听琴亲自跑这一趟,事情必不在小。当君渺看到听琴点头,她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君渺有很多疑问压在心头,到最后却只问了一句:“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琴也没什么隐瞒的,“本来陛下借长公主您离京之由,跟着您假意离京,实则暗里潜回京城静观其变……”

      先帝子嗣稀薄,先不论女儿,就皇子而言,老大老二相继夭亡;老三的母亲蓉贵妃徐氏生的妩媚,颇得几分恩宠,老三也有些治世才能;老四、老五是一母同胞的真正的亲兄弟,其母只是个嫔,恩宠平平,不过两个兄弟拧作一股绳儿,蓉贵妃也并不能明着把他们母子三人怎么样;除此之外,就是从没受过重视的老六君泓了。

      先帝在位数载,一直到后来病重弥留之际都未曾立太子,先帝一走,老三和老四、老五仨兄弟为了皇位争得不可开交,老三就更加不知收敛了,杀伐狠厉,老四老五怎么去的估计他们自己都还没弄明白。本来老三承继大宝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可坏就坏了一点上——蓉贵妃和老三以前做人做事都不懂得收敛一些,中宫无主,掌理后宫的蓉贵妃在后宫各种打压折辱新进的妃嫔,老三总把看不顺眼的人当作杂草一丛,恨不能一把火给燎完了。很不巧那些妃嫔里有不少就是朝臣们给塞进后宫的,那些被老三看不顺眼的人就是朝中某些大臣。

      而多数朝臣都是些人精,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有点想法儿的都不会放任老三这种人登上皇位,最好的法子莫过于扶持一个傀儡荣登大宝,然后再暗地里操纵着这个傀儡,所谓来日方长,届时还怕少了自己好处?

      这些朝臣们心里都有一只打的啪啪响的金算盘,向来不受人重视、只活在后宫最阴暗角落里的老六君泓就是这样走入这些朝臣们的目光中的。

      起始都在这些朝臣预料以及期翼中,只是起始后的事态进展变化,却不再顺着他们的预料和期翼来了——君泓不是一个会作傀儡的人。

      大夏朝堂百官暗里大抵分三派,一是安丞相一派,二是吏部林尚书一派,三就是不涉党派的那一派。当初扶持君泓的就是安丞相一派,安丞相打的是名利双收的算盘,说白了就是既想要这大夏的锦绣江山、无上权利,又想要一个贤臣的名声。

      君泓看准这一点,总是有意无意地就往宫外宣扬一下安丞相的忠贤,其实那意思就是,安丞相你看百姓们对你的印象多好啊,这都是朕给你的,你要是万一做了甚么有愧大夏的错事,不仅朕对会你失望,大夏百姓更是会唾弃死你!

      安丞相还真就吃君泓这一套了。

      林尚书本来是想作为作为的,可看对面的安丞相不动声色,他这一派一动可不得就给安丞相一派作垫脚石么,他不傻,所以安丞相不动,他自然也不会有动作。加上一旁观望的那一派,整个大夏朝堂维持着表面的平衡。

      这种平衡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有朝一日被两派的其中哪一派先打破,局面都不好控制。

      君泓觉得与其顺其自然的等局面失控,还不如他自己暗中先动手主动打破这样的平衡,起码控制权还在他自己手里。不管是安丞相还是林尚书,君泓都不想留,他是君王,他最终要的是朝堂上对他这个帝王尽忠、对大夏百姓尽责的忠臣。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清河长公主与陛下起争执闹不和,清河长公主一气之下去了清河郡,陛下深觉愧疚去亲自追清河长公主的这些事儿。

      听琴续说:“本来一切都在陛下掌控之中的,可后来陛下听闻您出了事儿,便嘱托听琴盯着盛京的风向,他自己放下手边的一切事,连夜重新赶回了您身边。后来一段日子盛京还算稳定,直到前几日,向来不涉党派的胡卫尉先有了一些举动,听琴一时大意还以为是陛下的授意,便没差人给陛下回信,以致安丞相和林尚书接着动作起来,盛京的局面这才彻底乱了……”

      君渺听到听琴这么说,她知道来清河郡之前,自己并不是像君泓口里说的那样,感染风寒吃了药才致几日昏睡,其实是自己出了什么事,自己对此没有丝毫印象,她很疑惑,却也知道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至于能让听琴大意的,或许不是出于她的本意,而是什么人给使了些障眼法罢,这个自然是要追究的,却不是现在,因为现在盛京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彻底乱了,是乱到什么程度?”

      “那些达官贵人的偌大宅子里,都可以蓄养一批名为家丁护院、实为武艺高强堪比军队士兵的人。”

      君渺拧了拧眉心,“这些你都和陛下说过了么?”

      听琴点点头,“陛下可用的兵力不多,”她上前两步,压低了声音,“即便宋将军忠心耿耿,他所带领的军队也是不能随意调动的,盛京乱起来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邻国,若宋将军要是再一动,那整个边境也就……”

      到时候不用多想也知道,盛京会内乱,要是宋澈带兵一动,不等平定盛京的内乱,有野心的邻国就会蜂拥而来,闯入大夏的国土,抢夺,瓜分……

      君渺脑子里一时有些乱,双眼带着茫然看向听琴。

      听琴有些为难,似是在说与不说之间举棋不定,最后还是选择了前者:“陛下他,想去云国借……”

      听琴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不远处一道厉声呵斥着打断了,“听琴,你是越发出息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27.风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