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十六) ...


  •   在今晚的元旦晚会上,全校师生看到了此生大抵是最难忘的一场表演,以至于当叶清和、杨芸与何氏姐妹毕业之后,只要一谈起那时候的那一场表演,也依然是赞不绝口、称道不已。

      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个夜晚,经由主持人的报幕之后,给他们带来了一场震撼至极的表演。

      “接下来的表演就是咱们学校论坛上呼声最高的舞台剧《牵丝戏》,这舞台剧原先是由历史系二年级的四位同学——何欣愉、何欣悦、张霖与杨芸来呈现的,但是由于张霖同学因一场病痛而紧急入院,如今还在医院里静心休养,所以张霖同学所饰演的角色将由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叶清和同学来代替。”

      此言一出,四座哗然。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历史系的何欣愉、何欣悦、杨芸与计算机系的叶清和共同呈现的舞台剧——《牵丝戏》!”

      霎时间,满座观众不禁呼声连连,也不停地挥动双手,全场掌声如雷。

      当礼堂里的灯光调至微弱,掌声也渐渐地变得稀疏,原本垂挂在舞台上的红色帷幕被缓缓地拉开,犹如一本被翻开的话本,随着一阵风入松林般的泠泠琴声响起,舞台上有一束昏黄的灯光逐渐地亮了起来,一段故事也就此拉开序幕。

      只见一位老翁佝偻而坐于一床古琴前,微微低垂双眸,尽管那双覆满皱褶的手微微颤抖着,也依旧悠缓地拨弄着琴弦,弹着一段稍显凄怆悲凉的曲子,奏出一段昔时不为人知的旧事。

      那位老翁满头花白,一身衣衫褴褛,浑浊的双目透着几分空洞,脸上是一片木然的神色,俨然是一副饱经风霜的落魄所赋予的沧桑模样。

      俄而,舞台上另一端亮起了一束白色灯光,并随着一名风姿清秀的青衣少年朝着那位老翁疾步而去,而后泯灭于昏黄灯光之中。

      青衣少年跪坐在老翁的身边,眉眼灵秀,神采飞扬,一脸粲然地说道:“张爷爷,我又来看您啦!”

      老翁置若罔闻,自顾自地弹琴。

      青衣少年也似是早已习惯老翁这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了,便不以为意地径自四处张望着,眼角瞥见案上的那一床古琴,微微瞪大了双眸,惊喜道:“咦?张爷爷,您已将这七弦琴给斫好了呀!”

      老翁依旧不为所动。

      青衣少年不着痕迹地轻轻叹了口气,而后小心翼翼地瞥了瞥老翁的神色,暗自嗫嚅了几番,又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才启齿问道:“张爷爷,我……我听那城南的陈爷爷说您……您少时会作牵丝戏,是也不是?”

      话音一落,琴音蓦地一顿,旋即又弹了起来。

      只是,老翁不复之前的淡漠,而是紧抿着双唇,神色透着几分恍惚。

      眼见老翁似乎有所动容,青衣少年便转了转黑眸,然后壮着胆子,低声地请求道:“张爷爷,您作一出牵丝戏给我看吧,好不好?——我从未看过牵丝戏,心里极其希望能够有幸目睹一次啊!”

      青衣少年又见老翁再次不为所动,便不厌其烦地连声唤道:“张爷爷、张爷爷、张爷爷……”

      老翁终于不胜其烦,双手一顿,幽幽琴音戛然而止。

      青衣少年悄悄地笑了,笑得眉眼弯弯如新月,脸上尽是一派得意之色。

      老翁冷冷地瞥了青衣少年一眼,见青衣少年顿时止住笑意,这才徐徐地娓娓道来,低沉的嗓音透着老人独有的沙哑,语气里含有着无尽的难以言喻的慨叹。

      “我年轻时好观牵丝戏,经常一耽溺其中,便不知朝夕了。随着年岁日益增长,我拜师学艺之念也日益炽盛。然而,我爹娘只愿我能够赶紧成家,好早日继承自家商铺。对此,我自是万般不愿的,便不顾我爹娘的反对,哪怕是被逐出家门,我也打定了主意要拜师学艺。”

      语声稍稍一顿,老翁又开始拨弄琴弦,语气却渐转悲凉。

      “我这一入门学这牵丝戏,便用去了我半生的光景,于是我在学有所成之后更坚定了欲以此为业。这么多年以来,我四处漂泊,不停地辗转于各地,居无定所,也无妻无子,陪伴我的只有那么一具木偶……”

      青衣少年听得入迷了,一听老翁停在此处,便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那……那具木偶呢?”

      老翁紧绷着消瘦的脸庞,双眸漆黑而浑浊,拨弦的动作也渐快,只听得他如是沉声道:“我烧了。”

      与此同时,泠泠琴声渐转急促,又夹杂着几缕哀怨。

      青衣少年面露惊讶又有些惋惜地问道:“为何?”

      琴音再次戛然而止,舞台上的那一束白色灯光骤然一暗,同时亮起了一束红色灯光,映照着那具静立于舞台中央却一直看着老翁的木偶。

      那具木偶是一名女子,她身着一袭艳丽红衣,身姿娉婷袅娜,容色婉媚绝伦,端的是眉眼如画,最为人惊艳的是眼角处的一颗泪痣,更添几许风情韵致。

      老翁因气极而显得面容有些狰狞,他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抬起手来指着那具木偶,愤恨地厉声道:“我此生落魄,皆为你所误!天冷了,我连一件好一点儿的冬衣也买不起!想想以前衣食无缺的我,再看看如今贫穷至此的我……呵,我还不如把你给烧了!”

      话语一罢,青衣少年已没入了一片冥暗中静止不动,同时舞台左侧又亮起了一束昏黄灯光,映照着与舞台中央长得一模一样的另一名红衣女子。

      这时,伴奏骤然响了起来,与适才的琴曲相互呼应。

      舞台中央的红衣女子开始翩跹起舞,舞一段即将远逝的风华;舞台左侧的红衣女子手拿话筒唱歌,唱一曲早已远逝的年华。

      ……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
      揉皱你眼眉」

      待得舞台左侧的红衣女子唱至临近末尾处,舞台中央的红衣女子不再翩跹起舞,而是满目盈盈泪光地看着老翁,先是朝着老翁作了一揖,又朝着老翁行了一叩拜之礼。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
      也去得完美」

      又待得舞台左侧的红衣女子唱至临近最后一字,舞台中央的红衣女子不再看向老翁,而是看向观众,缓缓地垂首闭眸,眼角处依稀有两行清泪泫然落下。

      一曲唱罢,舞台左侧的昏黄灯光与舞台中央的红色灯光一暗,两位红衣女子立即没入冥暗中静止不动。

      这方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老翁一人。

      老翁登时跌坐在地,双眸业已泛红了,神色透着几分不可置信,还有几分惊惶无措。

      仿佛怔了好半晌,老翁不由得掩面嚎啕道:“暖矣,孤矣。”

      这短短四个字,诉不尽断肠意。

      ……

      舞台上仅有的昏黄灯光消失,众人的眼前顿时变得一片黑暗。

      就在观众席已经隐隐传来骚动之际,一阵泠泠琴声响起,依旧如风入松林般孤寒凄清,然后一束昏黄灯光也跟着再次亮了起来,映照着那位老翁,而那位仍然身形佝偻地坐在古琴前,微微颤抖着双手,慢慢悠悠地拨弄着琴弦。

      老翁依旧满头花白,衣衫褴褛,却会时不时双手一顿,重重地咳了几声,俨然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少顷,舞台上另一端再次亮起了一束白色灯光,并随着那名青衣少年朝着老翁疾步而走去,又再次泯灭于昏黄灯光之中。

      “张爷爷……张爷爷,我又来看您啦!”青衣少年依旧是眉目秀雅的模样。

      老翁又咳了几声,继续拨弄着琴弦,不理会青衣少年。

      青衣少年也不去在意老翁的态度,喜上眉梢的他自顾自地微笑着说道:“上回我听了您说的故事,回家后,我用了七天来琢磨出这两段戏词,您可愿赏光听上一听?”

      琴音倏地一顿,老翁又重重地咳了几声,片刻才抬眸看向青衣少年,道:“唱吧。”

      “好咧!”

      青衣少年笑得眉眼俱弯,然后站起身来,稍微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唱道:

      「兰花指捻红尘似水
      三尺红台
      万事入歌吹
      唱别久悲不成悲
      十分红处竟成灰
      愿谁记得谁
      最好的年岁」

      如此优美宛转的戏腔,本该如痴如醉地欣赏,却听得老翁眼圈泛红。

      唱戏人唱着一段与己无关的爱恨纠葛,听戏人听着一段与己相关的陈年旧事。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
      灯火葳蕤
      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
      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
      也去得完美」

      唱罢,老翁面露哀戚,目含泪光,紧紧蹙拢着双眉,又重重地咳了几声,而后双唇不住地翕动,好似是要说些什么,不想他竟会是哽咽地唱道:“假如你舍一滴泪,假如老去我能陪……烟波里成灰,也去得完美……”

      青衣少年忍不住红了眼眶,却在下一刻不由瞪大了双眸。

      就在此时,白色灯光骤然亮了起来,而昏黄灯光渐渐泯灭于其中。

      循着青衣少年的目光急急望去,只见老翁缓缓地闭上双眼,两行清泪徐徐滑过双颊流了下来,滴在他的手背上,依稀溅开了一朵花,而他蓦地垂下头来,再也不曾睁开双眼。

      青衣少年伸出手去,探了探老翁的鼻息,却好似感受不到任何呼吸,登时双腿一软,跪坐在老翁的身旁,伤心地大哭道:“张爷爷……张爷爷……”

      白色灯光逐渐暗了下来,纵使舞台上尽是一片黑暗,观众的耳边也依然回荡着青衣少年悲伤的哭声。

      约莫三秒钟之后,青衣少年的哭声逐渐变得微弱,礼堂里的灯光也逐渐亮了起来,观众这才开始回过神来。

      大多数观众的情绪仍旧沉浸在刚才的表演之中,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有人静默不语,也有人双目泛红,更有人泪流满面……

      舞台上,饰演张爷爷的叶清和、饰演青衣少年的杨芸、饰演木偶又负责舞蹈的何欣愉与负责唱歌的何欣悦正脸带微笑地面向着观众席,一起朝着观众席上的观众作了一揖。

      礼堂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有此起彼落的激动的尖叫声。

      少顷,杨芸与何氏姐妹一同挪动了脚步,又一同站在了叶清和的对面,再一同朝着叶清和作了一揖。

      透过舞台两侧的大屏幕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观众只见叶清和愣怔了片刻,而后微微柔和了眉眼,这才从容地朝着她们回了一礼。

      四人默契地相视一笑,然后一起离开了舞台,不再理会身后的喧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十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