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逆楚 ...

  •   肃穆的朝堂之上,吴王阖闾笔直的坐在王座上,精致的玉冠将头发高高束起,眉峰如剑,平添了几分威仪。此时的吴王已到中年,却仍旧显得神清气爽,一身凌冽之气昭示着这位王者曾经历过的战绩。朝堂两边分列着当朝众臣,靠前排的是几位花白头发的老臣,以几位庄重的姿势跪坐着,这些老臣都是手握实权的两卿重臣,而位次稍后的是年岁较重臣稍小的中年将军文臣尉吏,再往后便是掌管各郡县的都吏。此时的朝堂气氛有些凝重,左右两边大臣都面露犹疑,欲言又止,踟蹰左右。缘因楚国使臣上交了一份邀请函,楚王寿辰,请吴王贺礼。若是但是贺礼,也就罢了,只这楚国言辞傲然,以主国身份要求吴国以附属国的身份敬献贺礼,而这贺礼明显是要求重礼。

      吴国前十来年间,因为内政的原因,又是中原诸侯各国口中的蛮夷之地,经济开发极差,故而战力并不十分强悍。当年,前吴王冒然攻楚,败后俯首以楚国马首是瞻,同意年年进贡上纳,这才息了战事,后阖闾为吴王,因国中实力孱弱,亦是遵从旧约,以进贡维持着楚吴两国的关系,楚国也从未将吴国这样的小国放在眼里,但想要吞下吴国也是难事,毕竟一旦战事,周围虎视眈眈的各国未必就不会来掺一脚。春秋战国之时,多有诸侯小国以如此形式依附大国,以求国存。吴国依附楚国,原也是平常之事。

      而如今形式却又有了翻转,楚国的老王薨了后,新王继位,可是这新楚王却少了君王之才,内宠近臣,外远贤将,本该欣荣的楚国却是因此走了下坡路,完全不是当初轻易武力威慑众国的强国。吴国自身,在吴王阖闾的带领之下,增兵强将,大力发展军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才被打败的孱弱吴国。如此两国,楚国仍旧要求吴国以附属国的身份贺礼进献,很显然,吴国蛰伏多年,如今的形势,却是要好好盘算一番。

      吴王阖闾沉默的看着众臣,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停止对楚国纳贡,这是他今年来早有打算的事,每年近两成吴国收成,这不是小数目,若是吴国能自用,必然是如虎添翼。只是这断贡脱离附属,是牵扯到两国外交的大事,不是他定了就能安然实施的事,稍有不慎便会牵动吴国根本,他需要重臣氏族的赞同。

      “王上,臣以为此次吴王贺寿一事,我吴国不需再以纳贡之礼为贺。这楚国欺压我吴国多年,而今却已非当年强楚,昔日吴国势弱,而今我吴国兵强马壮,何惧之有。”出列的是一名中年彪形大汉,一身将军服饰,撑圆且带愤恨的双目尽显武将勇气。只谈纳贡,从不提及附属国之词,这是吴国人向来都有的默契,谁会愿意自己的国家只是依附他国的小国。

      开场高谈论断的竟然是平时忠厚的军中猛将严十跃,倒是令众臣有些吃惊。而很快便又有武将对于严十跃的进谏表示赞同,原本安静的朝堂随着这一声破冰,变得热闹起来。

      “臣以为,当下还未到与楚国对立之时。楚国虽渐弱,但仍有当年楚雄之风,我吴国虽强于过往,却仍是新起,与楚国交锋,未有全胜之算。而我吴国后方还有越国,越国虽弱,但若是趁我吴国与楚国交战之时突袭,我吴国首尾难顾也。”说话的是公子潭,阖闾的二王叔之子,算下来也是阖闾的王兄。

      “公子潭言之有理,然臣以为,此事只是非以贡礼贺楚王寿尔,虽易毁吴楚国交,却也未必能引起战事,若有战事,我吴国亦能周旋。”年过花甲的上卿姜峪也是坦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两人一开口,一场群舌大战也拉开了帷幕,异议双方各举力证,一时朝堂讨论热闹非凡,与之前的肃静凝重形成鲜明对比。

      而最后,以上卿姜峪为首的赞同断贡方为胜,吴王下诏派遣使臣为楚王贺寿,以等国邦交之礼为贺。持续十多年的吴向楚贡终于在这日的朝堂会议结束。

      书房内,太子师正在批示太子夫差的文章点评。看着这乱糟糟地刻在竹简上的点评,太子师王乾难免有些唏嘘,但有些安慰,太子其实进步也很快,与他病后的文字相比,着实进步不少,假以时日必然无需担忧,而这文章的点评倒是比往日的大气了许多,吴国有望矣。夫差看着老师皱着的眉头,脸色微红,倒是真的不好意思了,她就该口述不该批注啊!坐在隔壁案牍的祈梣公主正在认真看着手中的简书,那认真的模样倒是并未在意夫差的不好意思。夏以来,虽说以男子为尊,但风化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却未及之后各朝代那么深。当此之世,大家氏族中奇女子也是屡见不鲜,只是大多不慕名利,有才而浅淡应天下。吴王阖闾膝下只有这两个子女,所以即便祈梣只是公主之名,但是仍旧自幼以吴国才士为师,与太子共学。

      王乾先是点评了夫差的几处错误,然后又夸了几句颇有进步,倒是令夫差更不好意思了,躬身连连说谢老师教诲。太子师王乾看她一脸虔诚受教的样子,更是满意。想起今日朝政之事,想着吴王将太子托付自己教导,自己也是责任重大。回想到今晨朝堂争议的大事,便状似随意地问二人的看法。

      夫差对这等国事并不通顺,她原本也只是知道吴国会打败越国,最后又被越国灭亡罢了,关于和楚国的关系,她还真的不能依靠自己已知的历史知识来应对。于是也只是浅显地应对说赞同不再纳贡,一国想要强大,一味的依附示弱并非长久之计。而祈梣公主的回答,倒是获得了太子师王乾的赞赏。

      夫差看着她的王姐,放下手中的简书,站立而起,对着老师,侃侃而谈,“老师,学生以为此事乃开启我吴国新篇章的一大重要举措。今非昔比,各国之势已非当年。昔日楚国强大,吴越二地皆乃蛮夷之地,吴国孱弱,是以楚可欺我。然我王族传承二十余代,风化早已改变,而中原之国未可知也,仍唤我蛮夷。父王多年来勤于政务,吴国军事工农也是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中原之国亦未可知也。此次以楚王寿为事端,昭示诸侯我吴国崛起,亦是强吴开端。两国邦交断裂,楚国必会出兵吴国还以颜色,为震其他小国。而轻吴越之兵的楚国,必然还是只会以小战来应对吴国,只要应对得当,吴国便能战胜。而一旦战胜,楚国必然重新审视吴国,但大肆发兵灭吴楚国却是不会,因为正当强盛的魏国和齐国,对楚国的吞并必定不会视而不见,一旦开启大战,楚国必定无暇自顾。最终,楚国亦是无可奈何我吴国罢了。时也,势也。再说背后的越国,同为被欺压的纳贡之国,越国正好以我吴国为试探,一旦楚国败,必然会同样瓦解纳贡约定,这样一战,对越国而言却是极大的好事。吴国后背当下必然无忧,只之后却要小心越国崛起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逆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