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悲人道 ...

  •   他落下最后一笔,宣纸上纤细舒展的兰花便有了几分萧然劲峭的风骨。他想了想,又挥毫添了两行字,方才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苏晋看了一眼就笑了:“主上还看过楚辞?”
      “举世尽是附庸风雅之人,还多我这一个?”容清行心情格外好地邀他坐下,继续品评,“若删去那些搅得人心烦的所谓忠臣血泪,倒还有不少可取之处。”
      苏晋会意不语。那人最喜欢兰花了。那人快要回来,主上自然是高兴的。
      “……这么说洛阳基本就算拿下来了,依你说的留着皇宫没动,却不知那个皇妃何时才能为我所用?”容清行忽而就又谈起了正事,见他走神蹙眉瞥了他一眼,“她似乎和陈韶那里好几个人都是旧识,恐生异心,还是早日结交为上。”
      “主上多心。”他垂了眉眼沉声道,“玉曦先前做的那些事早已昭彰其反逢朝之心,何况——有那人在,陈韶那边谁还想见她,见得到吗?”
      他的话当真让容清行稍霁了脸色,又谈了些无关紧要的事,便任他退下。
      苏晋心绪复杂地出了门,举头望了湛湛青天,重重叹了口气。
      ——以容清行的心性,玉曦再怎么有用,前朝的宠妃这么个身份用完都是要杀的。
      古人一饭之恩当以千金报,而当年若非玉曦伏阙殒泪为他求情,他早就狼籍东市再看不见一眼这苍莽大地,锦绣江山。
      他杀过不计其数的人,早已和君子谈不上任何干系,这一次的不忍来得毫无征兆,连他自己都心惊。
      ——大概是被泠儿那个不长心的,传染了?

      时间倒回两个时辰前,旭日正满中天的时候,祁云归一手把她拉进来另一手反锁了房门,轻声道:“你哭吧。”
      宋梨画于是彻底卸下了所有的坚持当即涌了泪水,她抬手去擦,怎么都擦不尽后干脆衣袖掩面痛哭失声,直至他无声地一把拥过她,那么用力,她几乎可以清晰感到他身体的颤抖,却又温暖得熙如阳春,将她冻结于眼底的苦楚悉数融化,化作无穷涟涟而下的泪珠。
      “为什么……为什么又会出这种事,青琐那样温和与世无争的姑娘就应该平平安安一生的,不是吗?她应该嫁一个一心一意待她的男子然后过很长很长的人生不是吗?乱世和她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她愤郁而凄凉地落泪,哽咽着一字一句道,“玉竹,他原本是要回洛阳的,他今天就该启程的……他多少年没见过玉曦才不惜千里奔赴去找她……不不,他那么顾全大局,那么心思深细的人,怎么会只是为了叙旧,肯定有很重要的事去做啊……”
      祁云归只紧紧抱着她,听她字字泣血道:“我当时不信他,怀疑过他,我当众指责说他是奸细,而他一直一直在为我开脱……如今他若是,若是……”
      “没事的,你放心,有楚医官在一定没事的。”祁云归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上去很笃定。宋梨画竟真的稍稍平静了些。他只道安慰起了些许效力,又忙殷切道,“我今日起严查府中众人,从此再不会有风波了。这件事待大家都冷静了,我们很快就会查明,我不会再让一个人有事,我保证。”
      他还待再说,宋梨画却忽然抽身很平静地抬头看他。
      他满眼的泪水,一双眼被泪水洇得通红,却掺了一点他没看懂的很深远的东西。她低声道:“现在我要去做一些我认为正确的事情,不知大人可容许吗?”
      “万一我做错了,还请大人……”她至此顿住,恍惚又转瞬坚定地笑了一下,“不,我不会错的。大人信我,我这一次,不会再错了。”

      夜色渐沉时忽而起了风,敲在窗纸上发出簌簌的响声。楚墨昔接过细瓷的茶杯抿了一口,浮泛的泡沫携着灼烫的温度溢开满口的清香。她搁下杯子,目光中一点疑问的神色湮没在无穷无尽的氤氲寒雾里,一如既往的淡然。
      “楚姐姐好冷淡,人家特意选了许久的茶叶也不肯夸一句。”宋梨画笑嗔着替她斟满,眉目含春,“那现在,楚姐姐可感觉好些了?”
      “不过是有点累而已,毕竟玉竹的情况你也大致能猜到……”她摇了摇头,“我尽我所能救他,其余的只能听凭天意。”
      “尽你所能?”宋梨画莫名其妙地突然扬声发问,她狠狠握拳,在指尖刺入掌心的刺痛间逼自己重新笑靥如花道,“就是不知道楚姐姐所说的‘天意’,说到底,是不是也是‘人道’呢?”
      楚墨昔第一次愕然地看着她,正当此际风骤然大了起来,呼啸着扑上窗子震出剧烈的响声,如撼动十方的悲壮鼓角又如浩浩扬沙间的万马齐嘶。她就在这跌宕起伏的噪音间悠然起身,字字响如流珠:“楚姐姐若休息好了,是不是有精力回答我几个问题呢?”
      此言一出,楚墨昔却反而平静了,连最初的一丝疑惑都隐没不见,她甚至也微笑了一下:“知无不言。”
      宋梨画被她的气定神闲刺激了一下,蓦然厉声道:“两个人一死一伤,他们又不是傻子就不会挣扎不会喊?为什么我们阖府上这么多人都听不见!换岗的侍卫呢?为什么会一直拖到早上才发现!”
      楚墨昔若有所思地点头:“梨画说得有道理,此事确该详查。”
      她闭了闭眼,有记忆里的重重旧影叠着灿烂的光华交错而来,冲击着她一腔愤慨,将之尽化为萧瑟的哀伤。她睁开眼,压下心头的寒意,以自己也听不懂的语调又问:“之前连日大雨,府中很多北人受不了湿冷都生了病,楚姐姐就给所有人包括婢女侍从都送了一味祛湿散寒的汤药,是不是?”
      她刻意镇定地负手走了几步:“那药真是好喝,大家都说一饮之下齿颊生香,百寒悉除。”
      在长得绝望的沉默里,她到底忍不住又去看楚墨昔,因紧张而眩晕的视线里,依然清晰地看见她——
      没有辩驳,
      那自始至终的沉静反而如一簇干烈的火,将她五脏六腑都燃烧起来。她撑着仅存的理智把每个字都咬得极其真切:“我还想问问,青琐习武之人,当初由洛阳至长安一路上还要借她之力以保周全,要把她悄无声息地一击毙命得有多么厉害?而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要去抢什么东西居然抢不过对此全无察觉又素来体弱的玉竹?要两个人一直拖到后院等他伤重昏迷才能得手?”
      楚墨昔听至此神情终于有了变化,她不语,看向面前绛蓝衣裳的少女。风声如戟,将整个世界横劈开来,一半堕入沉沉的幽黑另一半在摇曳的银烛间绽放出光来,宋梨画就站在那片凄冷的光晕里,又道:“何况那院墙高得根本没有人能逾过去,楚姐姐你说,这种种迹象,除了府中的熟人下手以外,还有其他可能吗?”
      她有点痛惜又有点好笑:“梨画你……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你——”宋梨画一眼瞥见桌面上斑驳的烛光,电光火石般将思绪激过一遍,“还有,那一日我替祁大人写的奏章去了京城,楚姐姐是不是很失望?”
      她只觉心重重沉了一下,因为她看见楚墨昔目光中第一次有了赞许,就像很久很久之前在去苏州的船上,在秋天淡薄的日色里,从一见如故的喜悦到契若金兰的相知,普天之下四海之中都不可复得的,情意。
      为什么是她?怎么能是她?
      医者仁心,总成虚妄;天地不仁,始信其真。
      那么多蛛丝马迹,从相见伊始一路淋漓地铺展至今,她从来不敢细想,却无论她想不想,总是要成真的。
      “梨画你好聪明,比我以为的还要聪明。”楚墨昔最后一次温和笑着夸她,尔后收了笑容定定看她,向来的疏淡清冷第一次被彻底的凌厉森寒所取代,“可惜,太晚了。”
      她说完毫无牵恋地起身便走,连再看一眼都不屑。她一推开门肃历的风呼啸着撞进来将烛火悉数扫至寂灭,没了红光的映衬,她一身白色的长衣白得近乎摄人,如山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又像渺渺水面上至素反艳的莲花。
      “楚墨昔你站住!”宋梨画当下急了两步冲过去死死拽住她,嘶哑了声音吼道,“你得告诉我为什么!你告诉我!”
      楚墨昔被迫回头,缓缓道:“事到如今,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说完她又追加了一句:“还有什么是你自己想不到的?”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一问如贯空的雷电逼得宋梨画一瞬间颓丧地松了手,她就在此刻决绝而去,身后风声飒沓,如奏悲歌。
      宋梨画顿时失了所有气力,顺着门框慢慢滑坐在地上,睁大双眼看着那道雪白的身影顷刻间不见,浸入泼墨般的黑暗里。
      她不知道自己此刻该想些什么,只是长久坐着,一动不动。
      悲人道兮悲人道之实难,哀人道之多险,伤人道之寡安。
      世路如此,复何所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