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阮老抠事件的后续,大人也没特意告诉小孩子,不过,真真还是知道了,毕竟,大人虽说不会特意告诉小孩,可是也不会避着小孩子八卦。
真真和几个小伙伴从大人这听一耳朵,那听一耳朵,也能拼拼凑凑知道怎么回事。
村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其中就有真真的爷爷,在阮老抠醒后就一起去了他家。
具体怎么说的倒是没人说得清,但大体的意思是,族长好心好意给咱们寻摸一条赚钱的营生,家家都能赚这么多银钱,吃的也好了,穿的也好了。
杂的,就你家还是像以前那样,吃不好穿不好,还受死受累干活,结果晕倒在地里。
这是在下族长的面子是吧。
阮老抠连连说不敢,可是几位老人不听他的,直接说了,你要还是像以前那么活着,我们也不管。
说着阮老抠脸上露出喜色。
不过,我们会跟族长直接说,以后不收你种的甜玉根,你也不用种了,还是像以前那样种地。
毕竟,你不管种什么,日子过的还是那样。
种甜玉根还倒在地里,要是继续种下去出了什么事,岂不是族长的错,因为他带领大家种植甜玉根。
阮老抠一听,大惊失色,急忙说自己不会了。
看着阮老抠惊惧的神色,大家也没坚持,毕竟是同一个祖宗,再说,大家这次也不是真的要断了阮老抠家的财路,只是吓吓他罢了。
不过,要是还有下次,大家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毕竟,就像大家说的,真出什么事,阮老抠家还不得怨上族长带领大家种植甜玉根。
而且,这种事情传出去,族长的脸面可不好看,要知道,阮家不是什么大家族,也就是族长一支闯了出去,在省城做些生意,发展也只是依附大家族。
这些大家族有的是人上前依附,没了阮家,还有别的家族。
因为这次新吃食是族长家想出来的,再加上族长想要提携族里人,才把甜玉根的种植交给阮家村,要是让其他想要依附的势力知道,他们再运作一番,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兴许那些大家族以为族长假仁假义,刻薄剥削自己的族人,这种人连同一个祖宗之情都不顾,谁还放心用。
族长要是不好了,阮家村这条财路断了,也只能像以前,只是温饱的日子,哪里像现在这样日子富足。
大家把事情的重要性告诉阮老抠,要是他还这样,断了整个阮氏一族的财路,那不好意思,村里不会留情,直接驱赶阮老抠一家。
在永穆王朝,像这种宗族聚集成村,是能够行使驱赶这种权利的,只要宗族的人同意,再加上被驱赶的人犯下大错,危害整个宗族的利益,宗族会将他们在村里的财产,主要是指房屋田地这些不动产折算成银钱,交给犯错者,驱赶他们,从族谱里划名。
从今往后,不许进入村子。
也许有的人说了,那些房产田地不是换成银钱了吗,带着银子重新开始不也行吗,兴许还能过的更好。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像这种犯了错被驱赶,户籍上都有标明,要是落户在其他地方,别人一看户籍,基本上都不会收留。
这种人,基本都是犯了大错,没有哪个脑抽了会想要这种人落户。
他们基本上都会过的贫困潦倒,居无定所。
阮老抠彻底被吓住,保证绝不会再这样,一定会多花些银钱在吃食上面,也会买布做衣裳,不让自己一家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哟,村里的老人一听,这阮老抠其实都知道村里人怎么评价他的,要不是发生这件事他还继续这么过呢。
阮老抠就是精明过头,日子反而过得越来越差。
大家也没多说,嘴上保证算什么,且看日后,事关整个宗族,老人们会看他家怎么过的。
话题都上升到整个宗族的未来了,要是阮老抠继续这样,大家会在事情严重之前,直接行动,不会姑息。
除了阮老抠家,这些老人也去村里其他比较吝啬的家里,敲打敲打。
虽然他们不像阮老抠家那样,可是比正常家庭也差了许多,只不过,没像阮老抠晕倒罢了。
被敲打过后,村里这几家到底还是怕了。
鸡蛋也不全赞着拿到集市去卖,家里也会留下来一部分,肉摊上,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咬着牙一脸悲痛的表情买上一块肉。
衣服也不再乞丐装,也会扯上最便宜的布给自家人做上新衣服。
慢慢的,身上涨了肉,看起来也不像村里的“独特风景”。
来村里收菜的族长家的掌柜,回到城里也会笑着和伙计打趣,村里那几家吝啬鬼也想开了,终于好好的过日子了。
虽然村里的隐患解决了,那几家也舍得对自己好了起来,饭桌上也会出现鸡蛋和肉,可是像糖块零嘴是决计不会买给家里的孩子的。
那玩意也不能填饱肚子,是绝不会买这种东西的。
大金还是被拒绝在小朋友的圈子里,不过,村里那几户吝啬家庭的小孩子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伙,一起玩。
村里的其他小孩还是不爱和他们在一起玩,不过,也不像以前那么讨厌他们了。
因为伙食的提高,大金他们脸色也红润起来,穿上了新衣服,虽然是最便宜的布料,可是也不像以前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
看上去也不那么瘦弱猥琐,像个正常的小孩子。
瞅着顺眼多了。
不过,对于真真来说,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在农家,像是真真的年纪已经可以帮助家里干活了,尤其真真是家里的老大,下边还有两个弟弟。
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真真也开始干了起来。
也不能经常和小伙伴们出去玩了。
不过,其他人也差不多,也开始帮助家里做事。
不过,要是是家里的老小,到比真真还能自在些,因为家里的活还有哥哥姐姐在干,倒是可以轻松几年。
虽然家里人疼真真,可是该干的活还是得干,不会做的话,不是爱真真反而是害了她。
在农家,家里的活要干的好才是好事。
不然,养成个千金小姐啥活也不会干,将来能找到好婆家吗。
真真倒是不知道这和自己的未来挂钩,不过,村里历来都是这样,尤其是女孩子,早早的要帮家里干活。
现在家里最重要的活计,一个是田里的作物,倒是用不着真真,另一个就是家里两个小子了。
现在,两个小子越来越大,也皮实许多,真真娘和奶奶也不用在时时看着。
现在直接将孩子放在炕上,炕沿用被子围住,让孩子在炕上随意翻滚,注意看着被磕着就行。
这个活就交给了真真,每当哪个要是靠近炕边,或是走向柜子,真真就负责把弟弟拖过来。
赵荷花和奶奶也能从中脱身,做家务或者是到地里帮忙。
孩子要是饿了,赵荷花也会掐着时间,一到点就回家,总能赶上。
要是孩子拉了或者尿了,真真也会叫人,让大人给换尿布,她现在还不会换,奶奶也不让她上手,说在大一些,有力气在让她上手。
主要是怕真真力气小,抓不住弟弟,反而会摔着。
小孩子坐不住,也没有让真真一直看着,只有家里忙的时候才让真真搭把手。
一般情况下真真没什么活的。
现在已经是秋天了,阮家村靠近北方,天气寒冷,入秋之后,土地上冻,地里也种不了甜玉根,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为最后一批甜玉根的收成忙活。
真真娘和奶奶也去地里帮忙,留下真真在家看着弟弟,也没看一会,赵荷花就回来了,因为要回来喂奶,顺便还要给家里人做饭。
“真真,你去地里喊你爹他们回来吃饭。”赵荷花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就做好了饭,看着女儿看着两个小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打发她去喊人。
“哦。”真真应到,欢快的下地,穿上鞋子,跑了出去。
“这孩子!”看着女儿欢快的身影,赵荷花自然知道女儿闷坏了,急着想出去放风。
真真家的地离村子很近,而且真真奶奶也估摸着饭快做好了,直接招呼大家回家。
真真在半道上就遇见正在往回赶的家人,又捣着小腿,和大家一起回家吃饭。
就这样,忙活了几天,把地里的甜玉根都收好,也卖给了来收获的族长家的掌柜,大家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银子,高兴极了。
要知道但这一年的收成就顶上往常几年的劳作,大家怎么能不兴奋,虽然累点,可是收获也大。
很多人家都想干两年,好把家里的老房子推到,重盖新房,就像村里的青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