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五卷 ...

  •   1.佛说十来偈: 1、端正者忍辱中来。 2、贫穷者悭贪中来。 3、高位者恭敬中来。 4、下贱者骄慢中来。 5、喑哑者诽谤中来。 6、盲聋者不信中来。 7、长寿者慈悲中来。 8、短命者杀生中来。 9、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 10、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罪福报应经》
      2.修佛的智慧,不是为了打破别人观点的,也不是为了辨别佛教跟其他宗教观点的,而是打破自己从无始以来的执着,驳斥自己的贪嗔痴傲慢的。文殊菩萨右手里拿的剑,这个剑代表佛的智慧,是用来斩断烦恼的。对修行本身来讲,是用学到的悲智来消除自己无明为目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什么的。自己未明,如何觉他。
      3.苏东坡有首《观潮》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余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诗特别能反映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心世界。也是从迷到悟的一个过程。悟禅后心境大不一样,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全然的自性。
      4.你相信什么就能成就什么。世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切莫执着了不该执着的,认真了不该认真的。在你的世界里,要分得清主次,认清宾主。选择和放下同时存在,坚持该坚持的,放下该放下的,【切莫空诸所有,切莫有诸所无】。
      5.内心慈悲,会让你的人性放射出佛的光辉,令人间温暖无比;内心平常,会让你甘于淡泊,随遇而安;内心清净,会让你心平如镜,神清气爽;内心自由,会让你得大自在,处处无碍;内心自然,会让你,道通天地,有形外,回到生命本源,获得最美的安顿。其实,只要一颗心,一颗平常心,就都可以做到了。
      6.三句话解释菩萨道的精神:“第一句是:你不对我好,我也要对你好;第二句是:你对我不好,我还是要对你好;第三句是:你对我就是不好,我就是要对你好。”如果你能做到,叫菩萨;如果你能做到,叫大悲;如果你能做到,叫大慈;如果你能做到,叫无挂碍;如果你能做到,叫离颠倒;如果你能做到,叫涅槃!
      7.随缘者快乐。缘如流水,清新自然,似花开,花期一过,不可勉强。随缘者,并非坐吃山空,而是尽力之后的结果,随其自然的一种状态。人这一世,想做而能做的及早尽力去做,做不到的不勉强。太多的人和事,非人力所能左右。缘来固然可喜,缘去也毋需哀怨。懂得随缘者,心无挂碍,无挂碍者,才有自由
      8.修行的次第:1可以這樣归纳为:思想-言辞;言辞-行动;行动-习惯;习惯-性格;性格-命运。2相对应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思想、言辞、行动;定--习惯、性格;慧--命运;3同時具备了,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六度也是展现在思想(念头),言辞,行为,习惯,性格,命运里。见斯者明。
      9.普贤菩萨,行愿齐周,华藏会上阐法猷,瓶泻两千酬,接引凡流,象驾任优游。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端身坐六牙神象,智慧化生七宝莲。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宝威来赞娑婆化,灵感神通震大千。南无峨嵋山银□□大行大愿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修普賢法,獲得解脫,福慧具增,幸福!
      10.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位置,总有人或事务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轰轰烈烈的演绎着一场场的悲喜。无论平凡还是伟大,都值得尊重赞美,其实都是佛。
      11.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沒目标的人在流浪;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沒目标的人在抱怨;有目标的人睡不着,沒目标的人睡不醒;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生命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沒有等待出来的輝煌。福慧也是修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嗡玛呢呗弥吽。
      12.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至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南怀瑾
      13.禅师语录:一个沮丧的人问禅师:“我心胸还算宽广,却总有好多小人来暗害我,心里难过!”禅师说:“你根本不用管别人在演什么戏,只需好好管住自己的心!”“可我想善待他们,他们却总欺骗我坑害我”禅师说:“天地哺育药草也哺育毒草, 日月照耀君子也照耀小人, 大海容纳清流也容纳污流,学天地日月。”
      14.有道之人有十种好处:1虽无饮食,受人尊敬;2无论贫富,亦受人爱戴。3福气恒常相伴其左右;4恶恒常远离之;5恒常受万物尊重;6处众为首,做大功德法主;7恒常行善法;8恒常受人夸赞;9自己安详;10成就一切善果。道者平常心是道!慈悲心是道!智慧心为道!无我利众为道!道者,觉悟也!佛陀也!
      15.经典回顾: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了,就放下;伤不起的,就看淡;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放下吧;前面的路还要走。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不要用内心的不平,作践了自己也伤害了岁月。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习惯,即刻能转苦为乐。活着,就是修行!
      16.交友建议:不要看贫富交朋友,他有亿万家财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他也许一无所有却可以把唯一的馒头分给你。不要为了经济富有的朋友疏远了经济贫穷而精神富有的朋友。多多交往有信仰的朋友,因为最起码我们可以放心对方不会伤害咱。要知道,没有信仰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
      17.语言并非是人与人沟通的唯一或最好的方式。用心灵展现也不一定非要说话不可。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谦卑姿态,一个开怀的拥抱,一个善意的行动,有时却胜过千言万语!有时候话多反倒会惹麻烦,话少会减少麻烦。沉默和微笑,会让你变得更加美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好,一切就都好。
      18.有些故事,不一定要有人听,自己听就好了;有些悲伤,不一定谁都会懂,自己懂就好了;有些伤口,时间久了会长好,顺自然就好了;有些委屈,想通了也就释然,放下就好了;有些伤痛,痛极了也就悟了,悟了就好了;有些辛酸,经历了就明白了,明白就成长;有些苦难,受过了就知道了,知道了就走向幸福了。
      19.人生如同一场梦,转眼就是几十春。不怕老人能耐小,就怕儿孙不成人。千辛万苦都能忍,错交朋友最伤心。朋友一旦翻了脸,痛断肝肠悔透心。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路远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世间新人赶旧人。攒下黄金几百斗,临死不能带分文。争名夺利几十载,一柱青烟化为尘。
      20.布施,看起来是利人的,实际上是利己的;持戒,看起来是束缚的,实际上是自由的;忍辱,看起来是吃亏的,实际上是受益的。精进,看起来是辛苦的,实际上是安乐的;禅定,看起来是刻板的,实际上是活泼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二十五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