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亲事 ...

  •   宋氏去徐家找徐婆子说话时,冬至并不在家。徐婆子听了她的来意,倒是说了好些个感激的话,和她说了自家的一些情况,以及只要姑娘家是个好的,踏实本分的就行,最后又向宋氏说了不管最后成没成都感谢她的话。

      冬至是傍晚回来之后听他奶说起才知道的,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这不仅是因为宋氏要给她说媒的事,还因为宋氏也说了,正在为绿竹相看人家的事。

      冬至向来沉默寡言,徐婆子沉浸在喜悦当中也没发现他情绪不高,只想着什么时候孙子能娶上媳妇,她抱上孙子或者孙女也行,她也好向地底下的老头子有个交代了。

      夜里,冬至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残月,发了会呆以后,低头看了看自个的手,再环视自家的每个角落,心绪慢慢静了。

      没过几日,村子里便讨论开了绿竹的手已经好了,能够做针线活的事,一时感慨王大夫和县里一德堂大夫医术高明的,感叹赵家闺女无端失了一门好亲事的,说她很快又可以说上好人家的,坐看张家作何反应的……总之,非常热闹。
      村子里好不容易又有了八卦,还未到秋收时节,还算是闲的村民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便是冬至这个不常在村里走动的,在村口路过时也都听说了这事。

      他真心里为她高兴,心中的那点想法也彻底断了。他和大家伙一样,都是认为她以后必定是要嫁个好人家的。
      回到家里,又听了一回他奶关于这事的感叹,心中除了一点闷,倒是没有其余的想法了。

      绿竹这边,因为她这恢复的绣艺才崭露头角,因而一些人家都在观望当中,还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媒人婆踏破门槛的事发生。只是,她娘估摸着也不远了。

      绿竹对此没有想法,全凭她娘做主,她只是专心地绣东西就好。偶尔打开柜子看到那个青绿色的荷包时,倒是会想起那个腼腆寡言的冬至,只是没了刚开始的脸红耳赤,毕竟她娘已经和她说了,徐婆子拜托她帮忙寻摸合适姑娘的事,此时她想得更多的,是哪家的姑娘合适。
      只是,她在村子里认识交好的人并不多,一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又过了一段时日,当绿竹和宋氏上了一回县里,把最近做的一些刺绣拿到锦绣阁去卖了,又拿了新的活计回来以后,村子更加热闹了。因为这意味着赵家姑娘的手艺又回来了,一些从前观望的人家,心思也都活络了起来。

      宋氏从前愁好人家不愿意,现在则愁着挑哪一家,问了绿竹的意见,她只凭着上辈子听来的一些小道消息去掉了几个品行不好的,或日后家里可能要遭殃的,而后便又把球抛回去给她娘。

      她娘当时有些纳闷,绿竹去掉的几户人家看着都挺不错的,问了她,她只是支支吾吾的说了些听来的小道消息。尽管这样,经过上回张荀的事以后,她还是选择相信绿竹的这些小道消息的,回绝了这些人家。

      剩下的宋氏和赵铁柱商量过后,最后选中了隔壁刘家村刘地主家的独子,刘安。宋氏去打听过,这刘安性子老实,也是个勤奋的,虽衣食无忧却也下地。上头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家里父母都健在,性子并不是刁钻刻薄的,各方面看下来都是好的,只除了嫁过去以后生孩子方面会有些压力以外。

      当宋氏和绿竹说了选定了这一家时,她是没有多少反应的,毕竟上辈子嫁过一回,而且是失败的,对于亲事本来就不是很热衷,答应嫁人也不过是顺着父母,不愿他们担心罢了,只愿此生顺遂。至于人选是哪一个,其实只要不是她所熟悉的人,怕是她不会有太多的想法,而刘安这个人她并没有接触过,更无从说起好坏来。

      “此事女儿但凭爹和娘做主。”她如此说。

      宋氏见她并没有表现得欣喜或娇羞,似乎自从张家的亲事起便是这样的情况,心中更是恼恨张家,听说那赵桂花知道闺女的手好了的事以后,被看好戏的冷嘲热讽了几句,竟说起了女儿的坏话来,说什么“别又临了出什么幺蛾子来才好。”

      这心思歹毒的,要不是女儿正在说亲,把这事闹开了不好,她一准要和赵桂花大骂三百回合,才能消她心头之恨。有时候,她甚至会在心里诅咒张荀考不中,让赵桂花不能再得瑟,她现在这样不就是仗着儿子是个秀才吗?

      此事暂且不提,看女儿没有什么反应,宋氏便把自个的心思说了出来,“娘的意思呢,是安排你和他见一面,若是看中了,咱就应下来,你觉得怎样?”

      绿竹自然是没道理不答应的,宋氏自去安排不说。

      这一日上午,绿竹照例出门上桂梅家去,走过小桥时,见桥对面的榕树底下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绿竹也没注意,只当对方是路过或是等人,她守着礼数低头走过去,谁知才走不远,那人却从后面开了口,“请问是赵家姑娘吗?”

      绿竹回头一看,不期然地和他对视上。

      是个典型的农家子,皮肤有些小麦色,但不算黑,脸上有些红,看着有些害羞的样子,眼睛看着她却是亮亮的,绿竹脑中灵光一闪,想起娘亲所说的安排。

      绿竹惊得低下了头,眼睛瞄了眼四周,见路上并无行人,松了一口气,可一会会不会有人来她也预料不到,见他只是呆愣愣的傻笑着看着自己,却挠着后脑勺不说话,她咬了咬下唇,“那个,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也不管他什么反应,转身脚步匆匆地走了。

      等走远了一些,回头看,见他仍旧站在桥头,远远地目送自己,没有跟上来,她心下略松,步调也缓了下来,和平时一样,不叫人看出异样来。

      心不在焉地在桂梅家做了会针线,发现自个状态不佳,便停了手,想着回去了,可又担心那人还在桥头等着,于是又拖了会时间。

      回去时并未见着那人,绿竹心里松了松,到家以后她娘便拉着她问,“怎样,见着人了吗?”

      绿竹低头拨弄着绣框里的针头线脑,闷闷地回了句,“见着了。”

      “怎么样?你们说上话了吗?”宋氏嘴角噙着笑意又问。

      绿竹听她这么问,心中升起一股恼意,“娘也真是的,怎不提前和我说一声?也是他忽然唤我,我才晓得的。我那时担心有人过来,也没敢仔细看,更不要说说话了。”

      宋氏见她埋怨,自知理亏,可也说了,“我自然知晓这事让人瞧见了不好,所以这前后我都让你爹和你弟他们拦着了,再说了,这不就是个巧遇吗?旁人又能说些什么?你既没仔细看,要不娘让他到咱家来,你躲后头去再看一眼?”

      听宋氏为自己都打点妥帖了,就连爹和弟弟也都出动了,她也明白宋氏这是为自己好,为自个这事操碎了心,因而只是没好气地瞪了她娘一眼,想着那刘安的模样和举动,看着是个老实的,且她平素观察人,第一眼看的便是对方的手,那人的手掌很大,掌心隐约可见一些茧子,应该是个勤奋肯干的,想着他的家境,已是难得,或许可以试着和他过下去。

      主意已定,她对宋氏说,“不用了,就他吧。”

      宋氏一愣,“确定了?”

      “嗯。”绿竹点头。

      宋氏一喜,拉着她的手喜极而泣,“那就好,那就好,相信爹和娘,那是个好孩子,咱们也不会让你受一丁点委屈的。”她这段时间也看出来了,女儿对亲事不热衷,她还真怕她一直不肯答应,现在好了,她能点头,便是没记挂着先前张家的事了。

      绿竹见她娘这样,鼻子有些酸,眼眶热热的,向她娘保证,“娘,你放心,我会好好过日子的。”

      后面的事便有些顺理成章了,刘家请了媒人婆上门来说亲,小定过后,两家的亲事便定下来了。村里人有认识或知道刘家村情况的,都说赵家的眼光好,绿竹是个有福气的,那刘安在刘家村可是出了名的能干孩子呢,许多人都盯着的香饽饽,就这样被他们榕树村的好姑娘给得了。

      赵桂花听了在家中愤愤不平,“还不是泥腿子一个?能有咱家秀才儿子好?莫不是赵家的吹的吧!”
      上门来和她唠嗑的钟婶子一脸尴尬,其实他家儿子多地少,只能出去佃地来种,赁的便是刘家的地,因而人刘安好不好她其实是知道的,打定主意不理她,以后还要和赵家的多走动走动才行。

      旁人如何,赵家却是管不得也不想理会的,她爷奶听大儿子说过这刘安的家境和人品,知道是个好的,因而对这门亲事都是满意的。这段时间宋氏脸上都是喜悦,绿竹看她高兴地把刘家拿来的糖果饼送给四邻和亲近的人家,好叫他们知晓自个定亲的事,她也不禁捻着那对作为定亲信物的金丁香,心想,她这次的选择应该是对的吧,不会再错了吧?

      可惜,不到最后一刻,都没有人能知道答案。

      冬至家也收到了宋氏送来的糖果饼,晓得了绿竹定亲的事,徐婆子一个劲地赞她是个好福气的,而冬至从徐婆子口中知道了刘安的情况以后,打心里也祝福她,希望这次不要再生波折就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亲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