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人间死别堪哭尽 ...

  •   赵宗昌命人用冷水将徐浩清泼醒,道:“只要你肯投降,就可以免去这些苦楚,抑或徐将军有意试试这诸般刑具。”
      徐浩清闷闷的咳了两声,艰难的睁开了双目——比甘泉更清澈的双眼,冷冷的道:“不降。”
      分明已经隐忍不住,可却还不屈服,徐浩清的冷漠更加激怒了赵宗昌,他沉声道:“拿盐水!!”——接过手下递上的盐水,他冷笑一声,朝着徐浩清胸前的鞭伤泼去。
      “哗啦……”冰冷的盐水浸湿了纵横交错,血肉模糊的伤口,撕心裂肺的剧痛使徐浩清整个人剧烈的颤抖,继而无力的向下滑去,被死死的扣在铁环中的双手轻轻一震,止住了下滑之势。赵宗昌又泼上了一盆冷水,见徐浩清依然昏迷不醒,命令手下道:“把他给我吊起来!”

      李天佑在殿内不断的徘徊,赵宗昌为人狠辣,又有杀兄之恨,对徐浩清绝对不会留情,也正因如此,愤恨之下自己才把徐浩清交给他,可是时间渐过,心里却是越发的不安,越是挂念牢房中是怎样情形,他深知徐浩清外表温和柔弱,但内里却是异常固执。李天佑长叹一声:没有见到他时,心中充满仇恨,但当真的有机会报复时,又下不去手,徐浩清,莫非真的是命中的克星?

      李天佑来到牢里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徐浩清整个人被吊在木桩上,双手张开——已经干涸的血迹纠结在深深嵌入皮肉中的铁环周围,凝成了一圈触目惊心的暗黑色,残破的衣服和着血粘在身上,整个人犹如浴血一般,看不出一丝生气。

      李天佑身形一晃,瞬间所有的怨恨似乎都被心痛取代,他快速抽出佩剑砍断了锁链,小心的接住徐浩清,吩咐道:“立刻找大夫来。”
      见徐浩清悠然转醒,李天佑深深吸气,他心痛的想就此住手,却又隐隐不甘,终于问出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子午谷放火之时,你心中可有不忍?”
      看见李天佑眼中不舍和关心,徐浩清很想告诉李天佑他不忍心,告诉李天佑那时他下定决心义不独生,但是他又想到了那些死去的将士,想到了洪水中的百姓,想到素广陌浑身鲜血落入水中,他阖上眼帘,紧咬嘴唇,继而道:“只恨子午谷一场大火,让你得脱。”

      李天佑感到自己的心一点点裂开,最后一丝希望也消逝,他咬紧了牙,看着徐浩清,面色铁青,满是绝望:你罔顾恩义在先,背信弃义在后,我尚思给你一线生机,我如此情深,你心之所系却还是要置我于死地!总是我一厢情愿,你哪里有过半分真情,可笑事到如今,我竟然还想原谅你,我如何对得起那些阵亡将士!
      赵宗昌担心李天佑心软,听到徐浩清此言,一颗心总算放下,不过也知道李天佑纵然灰心,怕也不会处决徐浩清,他到李天佑跟前耳语几句,李天佑点头,将徐浩清平放在地上,他再也不看徐浩清一眼,一步一步,沉沉的走了出去。他不能原谅他,不管心中是如何疼痛,也决不原谅他。他没有看到徐浩清眼角滑落的泪滴,他也不会知道,那人心中也是锥心之痛,痛到连身体上的疼痛都为之麻痹了。

      这时郭斌率大军回还,至陕城遭遇蜀军伏击。蜀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涨,而梁军疲惫之师,仓促应战,惨遭大败,连先锋张克敏也于乱军中不知所踪。郭斌惊慌失措,再战又败,此时京城失守,高宗殡天,军心动摇不复斗志,遂率全军投降。李天佑大获全胜,尽收中原之地。李天佑一鼓作气,进兵关中,各州郡望风而降,正是数千羽林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唯有王谦力战不降,但是辽远两面受敌,军民都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战,王谦叹道:“力屈而降,非敢故意负国,皇天后土,可作见证!”无奈之下,开城受降。

      至此天下大定,李天佑登基,暂时定都洛阳,改年号建元。开封既毁,李天佑便决定迁都长安,他言道:“戎马盛于西北,而长安为其枢,迁都乃为形势需要,统西北之戎马,继而无敌于天下。”迁都长安既可控制关中地区维护全国统一,又可更加有效抵御金兵入侵,也可为将来进攻做准备。同时大肆封赏有功将士,任命各部大臣,并命林玉成护送世子李常英、袁平进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