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大婚 ...
-
短短数日,邯洲郡县便出了两件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大事。
其一,是件白事,邯洲第一富甲苏郅年过四旬,痛失次女锦绣。
第二件,则是一桩大喜事。苏家为了冲喜,将长女苏紫与邺丰都城江小侯爷的婚约提至三日后。
门前悬挂的素白丧绫也换做了大红喜绫,苏府上下更是早早儿的忙活了起来,整个府上都热闹非凡,唯独苏锦绣居住的园子无人问津。
怕人瞧见苏锦绣还好端端的住在府里,苏郅不许旁人靠近园子,只从乡下找来一个年幼的小丫鬟照看她的衣食起居,连嫁衣都是管家亲自去量好了再告知绣娘赶做的。
她的嫁妆更是堆满了整个苏府,让人看了,好生艳羡。
这几日苏家上下都忙的团团转,唯一清闲的就是苏锦绣了。伺候她的小丫鬟名唤宜春,年芳十五。虽比苏锦绣小了几岁,人却机灵的很。
自打她来到苏府,便见苏锦绣整日待在园子,甚少说话。宜春怕她无聊,特意求管家寻来茶馆里的一些话本子,好给她解闷儿。
苏锦绣虽然不怎么同她说话,倒是对这些话本子爱不释手,日日拿在手里翻看。管家取来嫁衣给她试穿时,也不愿放下。
三日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出嫁的日子。
近日邯洲阴雨不断,今儿个竟难得,是个明媚的艳阳天。
天刚蒙蒙亮时,苏郅就差人从宝德寺请来了那位高僧,为苏锦绣主婚。
园子外头的莲花已经大开了,整个府里张灯结彩,所有人看着都喜气洋洋的,好似全然忘却了三日前,门外还悬挂着丧绫一般。
宜春长在乡下,什么粗活累活都会做。来了苏府之后,更是包揽了园子里的所有活计。
这不,一大清早她就烧好了水。准备去房里唤醒苏锦绣时,却发现她早已醒来,现下只披了件单衣坐在屋里发呆。
“小姐起来怎的也不多穿件衣裳,着凉了该如何是好。”宜春快步走上前,将水放在架上,拿了件外衣给她穿上。
苏锦绣回过神,冲她笑了笑:“不碍事。”
她这一笑让宜春呆愣了好一会儿,自打她来到这园子里伺候,瞧见苏锦绣的笑脸,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见她半晌没有反应,苏锦绣也不甚在意,顺着窗子朝园子里看去,问道:“池子里的莲花可是开了?”
“昨夜就开了。”宜春自知失礼,暗暗的敲了敲额头,好让自己长些记性。
从前在乡下,日子过的甚是清苦,好不容易进了大户人家伺候,可以给家中贴补一些,才让家人过的稍好一些。若是她哪里做的不得体,被赶了出去,她娘和弟弟准会让那后父给活活打死在家中。
瞧苏锦绣看着窗外没什么反应,这才放下心来,说道:“小姐,时辰不早了,让奴婢伺候您梳洗吧。”
前院的唢呐声已经响了起来,苏锦绣这才记起,今日就是苏郅为她则的良辰吉日。
看着铜镜中与苏紫生的一般无二的面容,锦绣心中百感交集。嫁给江南是苏紫多年的夙愿,如今被她取而代之,不知如若苏紫晓得了,心中会做何感想。
从前有位都城来的老嬷嬷,有幸得了苏紫一副字画,就断言道:以苏紫才气和美貌,若得以善用,日后定可名动邯洲,更甚传满大梁也未可知。
还说,如她阿姐这般的妙人,也只有邺丰城中的第一世家贵胄,江小候爷才可与之相配。
果真是世事难料,那老嬷嬷也只说对前一段。
前院的炮竹声已经大起,苏锦绣换好嫁衣出来时,看见苏郅站在房中,顿时悲从心来,强忍着泪上前行礼:“见过父亲。”
苏家两位小姐,苏紫大方,锦绣内敛,穿衣打妆上更是如此。如今,苏锦绣换上嫁衣,涂上脂粉,倒与苏紫像了七八分。
“无需多礼。”苏郅摆了摆手,让宜春扶她起身。
“父亲可是有话嘱咐?”
苏郅点了点头,说道:“今日你便要嫁去邺丰了,要切记,身在京都一定要事事思量,谨言慎行。随你陪嫁的人,不宜过多,好在宜春机灵,在你身边伺候我也放心。” 他又看向宜春:“你且安心照看小姐,你家中我自会差人照拂。”
闻言,宜春跪倒在地:“老爷放心,宜春定会照顾好小姐。”
苏郅免了宜春的礼,让她先行退下。
而后,看着苏锦绣哭红了的双眼,说:“还有,你要记住,从今往后,你便不再是苏锦绣,而是你阿姐苏紫。万事小心,切莫叫人起了疑心。”
苏锦绣强颜欢笑道:“父亲的教诲,女儿必定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