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齐心协力 ...

  •   桐叶不及细想,就见黄员外又说道:
      “我倒是可以帮你们一把,把东西全收了。不过在商言商,东西都得按行价打七折。”
      其实对于黄员外来说,这点东西实在不值一提,统共不过三十来两银子。但是这群汉子看着实在可怜,就当日行一善。不过他又看不上这群人,一帮大人要个小姑娘来鼓励安慰,也是够了。
      因此他就算要帮也是在商言商,更何况难的遇上个有趣的小姑娘。他想看看这小姑娘怎么应对。
      桐叶见黄员外说完,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杯细品。她有些为难的颦眉,进价的七折够狠……
      屋外的汉子们不知道七折是多少,只听到有人愿意收.桐叶却皱眉,一个个伸着脖子面露急色眼巴巴的瞧着,却静悄悄的没人开口。就算他们不大懂外边的事情也知道,桐叶不会害他们。
      桐叶心里一动面带笑容说道:“不知员外家可卖粮?”
      “哦?”黄员外心里一转便猜到小姑娘用意,不由感叹:聪明,嘴上却不急不缓的应道“自然是卖的。”
      桐叶笑容更盛“不如员外按行价收,我们则按市价在员外家买六千三百斤粮食。”
      果然,黄员外心道。
      不过商人终究是商人,最终双方按桐叶提议的来,但是粮食统是去年的陈粮。不过桃花村的人不会计较这一点。
      这天晚上黄员外紧急把庄子上的粮食调来,这天晚上桃花村的汉子们揣着剩下或多(对他们而言)或少的铜钱,在镇上客栈里兴奋。
      “你还有多少?我还有一百一,明天买盐!”
      “我比你多,”说话的汉子有些得意“还有一百八!”
      “我还是第一次摸到钱,以往都是换东西。”另一个笑的有些傻。
      也有少的比如只背了四五十斤熟麻,但即便如此也能剩下三四十文铜钱。
      毕竟家家户户的东西桐叶都算过,确保换回的铜钱,够买一百斤粮食。至于盐,桐叶来镇上的时候,把家里剩下的四两银子都带出来了。不过现在看来用不上了,桃花村的人互相帮帮就够了。
      王天佑坐在通铺靠墙的地方,算着手里的二百八十文铜钱发愁。爷爷交代过,有了钱自家先把药费还了,再让村里人先把桐叶家的花费还上,剩下的买粮。也不指着能买下桐叶说的家家一百斤,能有五十斤过年就好。
      可是自己呢,看着结账的时候,都要先扣一百斤粮钱……鬼迷心窍的没有反对……
      “咋了天佑?这下啥都不愁了,你耷拉着脑袋干啥?”旁边的汉子乐呵呵的说。
      一个通铺二十人,桃花村的人为了省钱,六十多个汉子挤在两间通铺里。
      王天佑听到还有人在议论
      “我也要买盐,原本以为买不起,家里省着呢,这下不用省哈、哈、哈。”
      “可不是,嘴里淡的没味。”
      王天佑难过了一下,站起来把村人集中到一块:“乡亲们,这条活路是桐叶找的,她费心费力还管饭。”
      村人们静了一静,有人说:“要不我们一人留二斤粮食。”
      “留五斤也不过分!”
      这群山里的汉子虽然在世人的眼里,古怪贫穷又老实。但是他们都保有最根本的淳朴善良,和知恩图报。几斤粮食答谢在山外的人看来,也许就是个笑话。可对他们来说,那是他们最宝贵的东西。
      王天佑笑了:“一人三斤,上次出山的十个人一人十斤。”
      虽然桐叶家百般推脱,可是包括她外公舅舅,李满粮父子三人在内,所有的人执拗的留下该留的份。山里的汉子认死理,你帮了我我自当还你的情。就是王天佑也凑够了三百二十文的药钱。
      了结了山外的事,这一群汉子带着喜悦背着希望,恨不能一路飞回桃花村。
      桃花村里那天下午就有人开始守在山坳。这一次不同上一次,桐叶临走时候说了,再怎么样也要出去的人一人背回百斤粮食。百斤不指望能有五六十斤家里日子就轻松了。
      虽然桐叶说最少也要三天,可是桃花村的人等不及,算着往年换山货该回来的日子,就等在山坳。没人说话只是一会忧虑,一会满脸笑容的等着盼着。
      王老六半靠在炕头,喝了一碗面糊糊。他还是一把骨头,不过已经不咳了。
      王天佑他爹看着喝完了,眉头舒展:“爹,再养养我看年后你就能下地。”说完接过空碗用热水涮涮,端给王老六喝。
      王老六的脸上瘦的全是褶子,眉间两道深深地竖沟。碗里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和他喃喃的低语“最晚今天也该把东西出了……哎……”这不中用的身子。如果有一丝可能他也要跟出去……可惜。
      “爷爷,爷爷我们回来了。”这次不用人教,王天佑的声音里也满是喜悦。
      看着一阵风进来的孙子,王老六急的坐起来:“怎么这么快?”脸色惊、变“不顺?”这是他心里最怕的直接反映出来。
      “顺!顺!顺!顺的不得了。”王天佑眉飞色舞“家家一百斤粮食,还有多余的钱买盐!”
      王老六一口气咽回肚子,喘着气靠到炕头,脸上绽开笑容:“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迎接的人欢呼簇拥着扛回粮食的村人,那些扛粮食的人打了胜仗般,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赶往村长门口。
      桃花村沸腾了!不一刻孩子们的欢笑响彻山谷。欢呼的痛哭的,多少人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刘翠娘看着放在屋子里的粮食,才找到有粮的感觉。一直担心桐叶使绊子,她笑着抹掉眼里的泪,终归是自己对不起她们。
      小米沙沙沙的从指缝滑下去,李王氏感叹:“有福一家子都是心眼好的人……”
      李满粮沉默。
      “当初我不该亏待那孩子。”
      “家里吃得不够,长平长安也就是大半饱,你是他们亲娘……”李满粮说的有些艰难“总归没饿死他。”李满粮背地里留下浑浊的泪:二弟,哥对不起你,等哥死了给你赔罪。
      除了这两家,其余的都是满心欢喜,尤其是郑家。村人们没法对桐叶表达感激,只好表示在桐叶舅舅家。而因着这件事,村人们慢慢、慢慢都有了些想法。他们倒不是想搬出去,而是山里庄稼不好,麻却是极好的。也许明年可以多种点让日子好过些。
      山里的一切桐叶一家无从得知,他们有自己的日子要忙碌。
      因为赵无垢通知所有柴郎加快速度送柴,过了小年就停下到明年过了十五再送。李有福一天除了在家睡觉,就是在送柴的路上。身子结实的郑二娘拿起柴刀砍柴。桐叶则抽出时间发了两次豆芽卖。平日里陪着虎头的大半是他的石头哥。
      一家人没有空闲的时间,日子却有点红火的意思。
      “娘,你看这匹布咋样?”腊月二十二这天,桐叶卖完豆芽,买了一匹布两只鸡高高兴兴的回家。
      郑二娘用手细细的摩挲,有些惊讶:“这是棉布?”整日和布店打交道,郑二娘如今对各种布匹都比较熟。
      桐叶笑嘻嘻的点头,棉布这东西,等棉花完全普及,就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如今在老百姓眼里,还算是比较少的。
      郑二娘皱眉:“你这孩子,咋不挑块有花的,这个给你做衣裳显老气。”
      桐叶笑嘻嘻的腻在她娘身上,心里甜滋滋的。这就是娘,永远想到的是孩子。
      “这不是给咱们买的……”桐叶细细说了第一次和他爹买药回山,赶夜路逢雨的事。
      “他们送了旧衣服给我和爹,才能没生病。如今快过年把这份恩情一还,心里也少件事。”
      一匹棉布七八百文,郑二娘摸着有些舍不得。不过总欠着人情也不好,她背过身子在炕柜里找块包袱裹起来,眼不见心不乱。
      这晚后半夜,桐叶又一次跟着他爹踏上去鄠县的路。冬夜的星空格外清静,似乎那些星子在寒冷里越发清冷,闪着凉凉的光。两只肥鸡一前一后倒吊着绑在柴担上,不一会便扑闪翅膀企图站到扁担上。
      桐叶背着包袱,紧紧跟在李有福身后。
      “爹,你还记得那家人不。”桐叶说话的时候嘴里哈出白白的热气。
      “记得。”李有福怎么会不记得,他虽然不会说,可是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明白,他的叶儿有多不容易。也因为这个,虽然三个孩子他都爱,但谁也比不上桐叶在他心里的分量。
      陈家庄的程婶一大早打开院门,就看见门外站着一对哆哆嗦嗦的父女。
      这父女自然是桐叶父女,一路走着到不冷,结果在这里等了一会就冻的不行,出的汗在衣服里变得又湿又冷。
      桐叶在脸上扯出一个冻得僵硬的笑容:“婶,你还记得我们吗,夏天夜里雷震雨……”
      程婶恍然点头“哦……”
      “多亏你们善心,我们才没淋一晚上雨,救命的药才能保住。”
      程婶笑的不在意:“小事,不管是谁,那样的夜晚我都会帮一把。”
      “与婶是小事,对我们父女来说却是大大的恩情,如今快过年,特意买带了一匹布来谢谢你们。”桐叶把抱在怀里的包袱双手递给对面的妇人。
      那妇人惊讶的看着桐叶,这么有心!
      也是这一天,涝镇的黄员外年前拜访故友的时候,偶尔把桐叶的事当成奇事趣事讲给人听。不仅如此年节里,他经常跟人提起这事。于他只是闲聊,却不想这件事慢慢、慢慢的传播开来,让桐叶的未来多了几许波折。
      桐叶既不知道黄员外的闲话,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多出些波折,她现在只是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院子里出来的猎户!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齐心协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