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岀山 ...

  •   看着李有福茫然而担忧的样子,桐叶有些后悔。她安慰的说:“没事,会有办法。”
      虽然说得很轻松桐叶心里却很沉重。而且她经云娘提醒有了新的疑问,桃花村的人每年两次去换山货,他们的穿着和山外的人有明显的差别,口音也有不同,难道不怕人查问?还有曾祖爷爷只是不许他们出山,却从没管过他们出山去哪里。就算后来知道他们去了县里,既没有管过,也没有叮嘱过什么。难道他不怕在县里他们父女被人发现身份暴露村子?
      桐叶回到桃花村的第二天一早,提上两斤粗盐,两斤白糖去王老六家。
      “曾祖爷爷,我们给村里人换完山货。这次回来给你买了点东西。”桐叶笑着把东西放在院子里的小桌上。
      王老六正坐在小桌旁打草鞋,等过了八月,天说凉就凉。他手上打的草鞋密实的很。要是到了冬天就要打草窝窝。
      王老六抬头看了桐叶一眼,手上的活计没停:“嗯,换完了,以后就别出去了。”
      桐叶没有接话,只是假装好奇的问道:“曾祖爷爷,咱们村每年两次出山换东西,不怕人知道咱们桃花村么?”
      “为啥怕人知道?”王老六手上不停,只是有些奇怪的瞥了桐叶一眼。
      ……桐叶
      “不怕官府找咱们?”
      “咱们是大治的子民,又不是山贼,为啥怕官府找咱们?”王老六边说边摇头这孩子脑子里想啥呢。
      桐叶眨眨眼,再眨眨眼脑子里一片空白,下意识的说道:“咱们没有户籍,咱们从来不纳粮纳赋,咱们村规……”
      “谁说咱们没有户籍?还有纳粮纳赋……你这出回山到知道不少。行了一个小丫头家的管那么多干嘛。你的心意曾祖爷爷收到了,没事回家玩去。”
      ‘谁说咱们没有户籍’后边的话桐叶已经没耳朵去听了,她被王老六的话炸的脑袋轰鸣,顺着他的话起身呆呆的往回走。走过青草蔓延的小路,下了弯弯曲曲的窄坡,上了疙疙瘩瘩的山坡。
      知了在树叶间长鸣,太阳在山头升的越来越高。山间的晨风阵阵吹来,桐叶停下脚步一个激灵回过神:当初想办户籍的时候外婆也知道,还奇怪过户籍呢,为什么曾祖爷爷说有户籍,那外婆怎么不知道?
      桐叶拔腿往外婆家跑去。
      “外婆,外婆。”还没进门桐叶就高声喊。
      郑崔氏在灶房做饭,桐叶外公倒是在院子里搓麻绳准备打麻鞋。听到外孙女的声音,笑呵呵的说:“什么事,把你急的。”
      “外公,你知道咱们村户籍的事吗?”桐叶焦急地扑到她外公面前问道。
      “户籍?”桐叶外公皱眉停下手里的活计想了一下“那是什么,好像没听过。”
      桐叶跑的太快,心跳的扑通扑通,脸上全是迷惑。
      郑崔氏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走了出来看到桐叶的脸色,唬了一跳“咋了这是,叶儿?”
      桐叶呆呆的回头:“外婆,曾祖爷爷说咱们有户籍。”
      这事桐叶外公还不知道首尾,郑崔氏却知道,她也跟着疑惑起来。
      看着婆孙两个都想不明白,桐叶外公一边搓绳子一边笑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去问问六叔不就知道了。”
      桐叶定下神,抿唇思索:问太多会不会被曾祖爷爷发现什么?

      郑崔氏一手撩着围裙下意识的擦另一只手想了下说:“叶儿想知道不如吃了早饭,去我二叔家问问我二叔。”
      论起来崔老二和王老六年岁还大那么一两岁,年轻的时候还为个姑娘别过苗头。可惜那姑娘两个都没看上。当然那姑娘早就老了过世了,而知道那些陈年往事的人也基本都入土为安。不过论理王老六知道的,相同年龄的崔老二也该知道。
      桐叶点点头:“我先回去吃饭,完了来找外婆。”
      “在这吃不就结了,还跑回去干嘛?”
      “不了外婆,爹娘不知道我来这了,吃饭不回去怕他们担心。”话音未落心急火燎的桐叶已经跑出院门。
      早晌饭过后桐叶重新梳头洗脸,提上给她外婆家买的二斤粗盐二斤白糖,一路急赶慢赶。李王氏在院子里看到提东西去了郑家的桐叶恨恨的低语:“‘呸’急着奔丧!”
      “二叔,忙着那。”郑崔氏领着桐叶提了一斤糖笑吟吟的走进崔老二家。
      崔老二放下正在编的柳筐,张开缺了牙的嘴笑呵呵的说:“串儿丫头来了。”
      桐叶的脚步顿了下,这位曾外祖一向是个和乐的人,辈分又是村里最大的,见了晚辈不管你多大,一律丫头、娃子的称呼。
      “叶儿从山外带了白糖回来,我想着家里就你年纪长辈分高,提了一斤来孝顺你。”郑崔氏被他二叔叫了一辈子‘串儿丫头’年轻的时候还不乐意,如今听着只觉得高兴,总还有长辈在不是。
      “那敢情好。”崔老二起身,我去烧点开水咱泡糖茶喝。
      郑崔氏连忙拉住他:“那里麻烦你烧水,我去就行。”说完就闪身进了灶房。
      崔老二也不争,笑呵呵的坐下继续编柳筐。
      “曾祖爷爷,我这几次出山,见了好多人和事。”桐叶说的一派天真。
      “呵呵,没被山外迷花眼吧。”
      桐叶没说话。
      崔老二乐呵的瞅了桐叶一眼,低头做活计,柳条在他手指间晃动。“所以咱们祖先,早早就定下村规不让后人随意出山。”
      桐叶听到这里心头一动:“那咱们村子就没人动心搬出去过?”
      “哈、哈”崔老二放下柳筐“还真动心了。你问的这个事这村里除了我,恐怕也就王老六知道。”
      桐叶瞪大眼睛亮晶晶瞅着崔老二等下文。
      崔老二一下子没了灵活,一只手慢慢的举起来捶捶肩膀:“哎呦,老喽不中用了,做会活就肩膀疼脖子硬。”
      桐叶知机讨好的转到他身后,又是敲又是揉:“曾祖爷爷,你看力度合适不。”
      崔老二安闲的眯起眼睛:”就那,多用点力。“
      桐叶又加把劲,亏得她长干活,还算有力。等她开始觉得累的时候,崔老二才接着开口:“咱们村我知道动心的多,但最终搬出去的只有王老六他大爷。”
      说完拍拍桐叶的手:“歇歇听我给你讲。”
      这话说起来就远了,那是百十年前,村里劳力出去服徭役。王老六他大爷那时候不到二十,出去服完徭役,不肯回来又做了三个月民夫挣了几两银子。看着手上的银子,小伙子不想再回来。
      那时候村长是姓郑的,到也没有为难他。祖先立了村规没错,但所谓‘儿大不由娘’他非要出去,随他去好了。只是违背祖先淳淳告诫,惩罚是少不了的。那时候的村长判他只身上一身衣服离开桃花村,村里的东西不许带走一针一线,言下之意可以带走自己挣的银子。
      可惜王老六的曾祖觉得丢人,别人出去都愿意回来,就自家儿子的心野。狠抽了一顿收了所有银子也没能留住人心。
      最后郑村长看着实在不行,亲自去他们家要了户籍,领王老六他大爷出山分籍。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
      “曾祖爷爷说起来这也是你爷爷辈的事,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桐叶好奇。
      “小时候你曾祖爷爷我淘气,背着大人上树掏鸟窝,又一次听见王老六他爹和人吵架,别人拿这事笑话他。”
      “啊?”桐叶刚好看到郑崔氏端了两碗热水出来。她有些忧心,自己搬走了外婆会被人嘲笑吧……她的脑海里闪过李王氏的样子。
      崔老二接过热水,打开糖袋到了点进去,放下袋子看到桐叶盯着郑崔氏忧心的样子笑呵呵:“二娘那丫头又没出过山,肯定是被有福娃子给拐的爹娘都抛下了。”
      桐叶‘扑哧’笑了,就她爹那老实样?不过这倒是好托词,不管谁来说她外婆都能推得一干二净。
      “真甜!”崔老二慢慢吸溜一口糖茶叶咂咂嘴又说“叶丫头,你家不比王老六他大爷,拖家带口,难。”
      桐叶拿筷子在碗里搅搅,看着白糖顺着筷子在碗里打转,抿唇静了一会说:“曾祖爷爷,我们在山外的房子都盖好了。”
      崔老二端碗欲喝的手顿了一下,第一次没有笑呵呵,而是吃惊的看向桐叶。
      桐叶静静的笑着任他看。
      “呵……”崔老二端起碗有吸溜一口热热的糖茶“哈、哈、哈,这村里每年出去的人,多少回来心里嘀咕外边的好日子。没想到最后成事的是最老实的有福娃子。哈、哈、哈。”
      桐叶忐忑的问:“曾祖爷爷,你不怪我们要搬出去吗?村规……”
      崔老二笑笑:“村规是先人对后辈的告诫,原本是好意。可这祖辈的话就跟爹娘的话是一个道理,你觉得对就听,觉得不对就不听。”
      糖茶没有那么烫了,崔老二连喝几口,拿起柳筐干活:“人这一辈子说长很长,说短一眨眼。只要对得起皇天后土对得起自己良心,活着还是按自己的心思来得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岀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