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琐事之过节 ...

  •   玉珠早上是被玉琴闹醒的。
      农家少闲人,家里的男人们早早去了地里,女人们也开始了一天的活计,张氏念着小女儿昨日洗衣累了,便也由着她睡。只活泼的玉琴,昨日被玉珠糊弄着玩闹去了,今早起来惦记着洗头水的事,便来找玉珠。两堂姐妹的感情这些日子亲厚了不少,玉琴也不见外,和三婶打了声招呼便走进了玉珠的房里。
      玉珠睡得正香呢,忽然一双冰冷的手附上她的眼,眼皮一哆嗦,睁开眼,看到玉琴正对着她笑。
      “三姐,你怎么还是这样懒啊,快些起来啦,我们做洗头水去。”
      玉珠揉了揉眼,意识还有些迷糊,半坐起身,发愣了一会儿。玉琴又推了推她,她才反应过来。
      她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地对着玉琴说道:“玉琴,你怎么这样早,我还晕乎着呢。”
      小姑娘觉得她三姐这样子就像猫儿似的,懒洋洋的,仿佛浑身骨头都是软的,眼睛半闭半合,一副精神恹恹没睡饱的样子,嘴巴不自觉地撅起,有些委屈,一时觉得好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伸出手在玉珠面前晃了晃,调皮地说道:“玉珠姐,你还识不识得这是几啊?”
      玉珠挥了挥手,嘴巴里嘟囔着“别闹”,又想躺下去继续睡。
      “玉珠姐,你怎么比村东头小玉姐家的阿花还要爱睡啊,就是阿花太阳出来还要遛个弯才趴下呢,玉珠姐,你该起来了。”
      玉珠的第一反应是阿花是谁?哦,玉琴说了遛弯。阿花大约是只狗,或是猫。不对啊,这熊孩子居然说我比猫狗还懒!!
      玉珠想明白了一下子睁开眼,看到玉琴笑得小耗子似的,一脸捉狭,心中三分恼七分羞,想了想等会儿做皂要用的原料,便打发玉琴去拿小簸箕装草木灰去了。
      玉琴得了活,蹦跶着走了,玉珠被她闹得也没了睡意,在床上坐了一会儿,脑袋清醒了些,便拿过柜子上的衣物穿起来,想着今日要做的活有些脏,她又寻出张氏前些日子给她改的罩衣穿上。
      走出房门,看到自个娘正在院子里用手磨碾米粉。
      张氏看到玉珠,心里觉着玉琴真是个好样的,自家的懒娃娃也能被她叫起来,可得好好夸夸。幸好玉珠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不然非得赖到张氏怀里哭一回才能作罢。
      玉琴怏怏地喊了一声“娘”。
      张氏见她这样子,和玉琴一样憋不住,笑了出来。
      玉珠语调一下升高了,娇气不依地又喊了声“娘”,一张嘴撅得可以挂个油壶了。
      张氏停下笑,指了指灶房,说道:“娘给你留了热水,放大锅里温着呢,你自个儿去洗洗,早该有人治治你。”
      玉珠“哼哼”了一声,慢吞吞地往灶房走去。
      待玉珠收拾好自己,勤快的玉琴早就把东西准备好了,两姐妹将小炉子搬出灶房,就打算开始做皂了。
      张氏倒是抽空往她们那边瞄了几眼,见不是什么出格的,不过是筛筛草木灰,拿个小锅子煮,以为她们又在捣鼓洗头水,想着上次做过一次,没出什么毛病,就没管了,自顾自做活儿。过不了几日就是寒食节,得做青团,她得多碾些米粉。
      清水镇所在的地界,是大勤王朝的那边,清水是个养蚕大镇,镇上有不少布庄。这布庄的原料都是从当地几个村子里养蚕的农户手里手来的,这一带素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镇上有“蚕花会”,每到清明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秀山村虽然不养蚕,但地好水好,秀水河两岸边长满了艾草,清明前最是柔嫩,村里人采了做青团,除了供奉祖先和自家吃之外,多余地也会拿到镇上卖。这卖呀也不是一户人家单卖,而是寻了村长的二儿子做了牵头,将全村的青团放到镇上的馒头摊上搭卖,在旁边树个“秀山村青团籽粑”的牌,也算是有些名气了。
      农家挣钱的来路不多,这每年寒食节卖青团每家能挣上个百八十文的,也算不错的出息了。所以每到寒食节,家家户户都碾起米粉来,很是忙碌。除了青团,还要包粽子,做蓑衣。多少也能得几文钱,贴补下家用。
      往年玉兰玉琴小姐妹也是帮着做这些活计,但今年玉兰要备嫁,要做些嫁妆活,而且新嫁娘要养养手,也不让她搭手。玉琴这几日都跟着玉珠折腾,也没心思帮忙,家里人看她玩得开心也随她。
      姐妹俩捣鼓了一上午,总算是把皂液弄好了,玉珠取来托爹爹做好的长条木盒,木盒中间用小木板一个个隔开,等皂液冷却了一会儿将它倒入盒子里,然后放在了灶房后阴干。
      皂基皂化成熟约莫需要一个多月,左右原料都是些不重要的,玉珠和玉琴像两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做了许多,木盒子一排排地堆在灶房后,还颇有些壮观。

      寒食节就在两个小姑娘的忙碌中到来了。前一天晚上苏家吃了顿大餐,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还有鱼、肉,在农家算是顶顶好的吃食了,还有去年晚稻米做的米酒和甜酒酿,几个姑娘家不过抿了几口,就脸色酡红,头也晕乎乎地。
      节日的气氛总是欢快,苏家人都起了个大早,一向懒惰的玉珠也在玉琴的催促下早早地洗漱好了。苏爷爷雇了辆牛车,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地坐去镇上赶蚕花会。
      一路上,玉珠和玉琴两个小姑娘兴奋地不得了,虽然长辈在,不敢叽叽喳喳地说话,但是眼珠子神采奕奕的,不算短的一路竟也没犯瞌睡。

      清水镇在整个南平县算得上大镇了,托着蚕农的福,布庄众多,因此镇上也繁华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店铺一个个开起来,人气也聚集了过来。又赶上蚕花会,因此很是拥挤,大人们怕小孩子走散了,因此都牵得牢牢的。
      玉珠几乎是被张氏栓在身上了,一步也不让她离开眼。
      水乡的节日总离不开船呀水的,蚕花会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水上进行的,蚕神娘娘船、缫丝船、蚕凳龙船和拜香船直看得人一双眼都不够使了,而最为精彩的高杆船表演则是让凑热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表演的船夫在数十米高的竹竿上表演了田鸡伸懒腰、倒挂锄头,每一个动作都让岸上的人心头一颤,一颗心刺激地上下来回跳动,忍不住拍手喝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琐事之过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