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战火过后便是太平盛世,在唐太宗的治理下,一片繁荣景象,可是和平盛世也有不和平的可怜人儿。
原松是印天镇有名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父母就过世,无依无靠,过着靠邻居接济的生活,原本长到十八岁已经被生活打磨成只求让自己吃饱的市井小贩。
说来原松就算穿着补丁衣服也是英俊男子一名,可是因为太穷,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缘分弄人,十八岁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光棍,却在十八岁生日这天救了个落水的新娘,这新娘原本应该嫁给本地姓秦的富商当小妾的,却不满意爹娘的安排,当即在婚嫁这一天跳湖,碰巧被路过的原松救了,新娘还是嫁入富商家当小妾去了。
自打原松救过那位小娘子之后便念念不忘,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小娘子名唤白莲英,家中母亲在小时过世,父亲娶的继母又逼她嫁给富商,生活过得也是凄惨,原松当天晚上决定去救莲英于水火之中,矫健地翻过来了富商家的院墙,富商家中到处都贴的喜字,正在大厅宴请宾客,年迈的胖新郎从宾客手中接过来一杯又一杯。
原松偷偷地顺着从家丁的手中买来的手画图来到了莲英的院子,敲昏了守门的两个丫鬟,推门进去,只见哭哭啼啼的莲英已经挂在了红丝绸上,原松立刻把她松了下来,压住人中才救了莲英,莲英一天被英俊的陌生男子救了两次,当即决定跟定这个非富非贵的男人。就这样,两人私奔了。
后来富商把印天镇搅得天翻地覆也没有找到他们俩。一年后,身怀六甲的白莲英敲开了白府的门,求白老爷原谅他们俩,原来原松在私奔后几个月莫名的染上了恶疾,夫妻二人一穷二白,莲英又身怀六甲,只得来求白老爷原谅,借钱给她相公医治,本来就是不受宠的女儿,还又犯了那么大的罪过,白老爷淡淡地只回了一句:“只念你以前是我女儿,这次放过你,以后便不要登门来求我了。”
莲英难受的回到了夫妻俩住在城郊山上的破草屋,周围渺无人烟,却疑惑没有听见丈夫的咳嗽声。就这样,莲英抱着原松哭了整整两天,后来昏厥过去了,仿佛受上天的庇佑,醒来后,不知哪儿来的老婆婆抱着两个小孩,笑着对莲英:“恭喜你啊,是两个漂亮的女娃娃呢。”莲英虚弱地从老婆婆手中接过两个小娃娃,老人边往门口走边接着说了:“玉佩收好。”说完推门出去了,莲英低头看见娃娃的襁褓中都有一半玉佩,起身想去寻,却早已经不见老人的踪影。
莲英看着两个小孩,笑着说:“我跟你们爹遇到之后啊是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以后大的就叫非卿,小的就叫非君了,你们姐妹两以后要互相照顾哦。”
莲英未出阁就是大小姐,虽然不受宠,但是最起码没受过苦,这下丈夫去世了,全家的重担落到她一个人身上,一个女子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已经实属不易,镇上的男人见她一个寡妇,时不时的都上山来骚扰她,莲英也是刚烈,身无分文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印天镇,来到一处道姑寺,求道姑求了半天,道姑看母女三人可怜才应允她们母女三人住下来了。
就这样,两个小丫头在道姑寺长到了八岁。两个小丫头是一胞所生,长得一般无二,除了姐姐非卿的右眼角有颗小痣,都古灵精怪的很,常常偷偷地跑下山去玩耍,听说今天上下有灯会,姐姐非卿又偷偷地和妹妹非君商量去看灯会,计划溜出寺已经家常便饭,晚上稍稍商议了一下,便避过了值班的道姑,手拉手偷偷地来到了灯会,一时间两姐妹被美丽的灯展迷住神儿,等到姐姐非卿回过神的时候,妹妹已经没有踪影。非卿哭哭啼啼地回到山上,山上此时已经炸开了锅,最初只是非卿非君贪玩不见了,可是后来就连白莲英都不见了,道姑们开始着急了,看见哭哭啼啼一个人回来的非卿,便着急询问:“你妹妹呢?”
非卿不敢说却又不得不说,终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妹妹不见了。”
道姑们更是着急了,整夜未眠也未曾见母女两的踪影。
道姑们觉得有愧于非卿,没有找回她的母亲和妹妹,便尽心尽力的将非卿抚养成人,非卿知道母亲和妹妹找不回来了,此后她独自一人了,便将待她好的道姑们当成了亲人,暗暗告诉自己,以后长大一定要去寻找母亲和妹妹。白天在山上跟道姑们学习剑术,闲暇时去后山上采摘果子去集市上换钱,说来也巧,这个道姑寺虽名不见经传,但剑术却是独一无二。年复年,非卿的剑术愈渐精进了,十六岁那年,非卿留了封信,留了些自己用果子换来攒了好久的钱,在寺门口跪谢了养育之恩后,悄悄地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