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天元初年,泰安盛世,四海称臣,万国来朝,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在京都,景气更是蓬勃。
无论老少,均可在小酒馆内酌一壶小酒,论阔当朝。且不论大家闺秀又或是小家碧玉,各处都可见其袅袅身姿。御林军身姿挺拔,巡逻于街道之上。
立春之际,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繁华景象。
而在二十五年前的冬月二十八日,寒气甚重,京都街道渺无人烟,皇城内一声婴儿啼哭,确为这寒气增添了几分生机。
英亲王府后的一个小偏院子里,生下那婴儿的妇人神色苍白,气息奄奄,她用尽浑身气力拽过一旁守在床前的小丫鬟:“绿芷,告诉王爷,倘若夫妻情分尚在,待子应善!让王爷好好照顾他的儿子,若不然——我……”
还未说完,已然咽气,撒手人寰。
一旁在奶娘手中的孩童似有感应,越发啼哭不止。
绿芷不敢相信夫人的离世,跪倒在地,痛哭起来。
窗外雪越发地飘洒下来,衬得这皇城此刻的凄凉。
————————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时间很快划到了两年之后的京城。
要问天元初年期间,这京城之中现下谁是最炙手可热的朝廷当臣,众人皆答:“莫过于太傅姜大人乎!”
话说这太傅一家所住院邸乃是当今圣上亲封金字题匾,赐居“望德院”。
现户部侍郎姜礼封的嫡亲祖父姜远任职国子监,曾身为太子伴读。
太子登基后,都要尊称姜远为姜太傅。
太傅妻室乃当今圣上庶姐玉潋公主。
二人多年感情深厚,只得一子——姜成睿,容止可观,风采高雅,引得当时多少京城女子趋附。
这姜成睿行于金陵之时,倾慕名妓莲柳,二人亦互生情愫,共度了几晚佳夜,随后莲柳便珠胎暗结。
可怜这姜成睿当时并不知晓,回到京城后,自动请缨,前往作战于南疆,不幸身负箭伤,后感染而亡。
莲柳闻后身心欲卒,咬牙生下腹中胎儿,自尽随去。
胎儿随后托人送去了姜远的府上。
姜远玉潋二人看着哇哇待哺的独孙,想着英才早逝的独子,心中大恸。
好在独孙姜礼封年少懂事,拿得主意,对人对事更是周全大方,虽不是重臣之职,但青年才俊,国之栋梁,深得圣上信任与看重。
二人怜孙身边自小无人贴心照应,从束发之日后就安排了两个温柔可心、身姿娇俏的通房——桃夭、灼华。
姜礼封在女色上倒是极为寡趣,给长辈些许面子,破了两个通房的身子后,极少出入后院。
许是无父母陪在身边,虽得祖父母疼爱,十几年来却没个儿交心谈话的人儿,心性可谓之凉薄。
或许令姜礼封也未料到的是,竟有这样两位女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让他心甘情愿的去改变。
这期间的国景,民风淳朴,百姓安居,虽不至繁华昌盛,却也一派祥和。
生活的安宁随之而来是精神的充裕,市井下的普通老百姓们无聊之时总会闲谈几句,皇家亦或朝廷官员们的后院趣事便是话题的中心之处。
“京城双姝”便是经过百姓们口口相传名动了京都,甚至于整朝人都略有耳闻。
一位乃英亲王府正妃——沈玉音。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有人曾言“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来赞誉这位正妃明艳到耀眼的绝貌。
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中不足叹人生。”
老天或许也心生嫉妒,思忖间便收了这芳华犹在美人儿的性命,只剩一子留于世上。
再说这另一姝,乃是当朝御史大人之爱女——顾舒。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曾有江南才子偶遇此女,惊艳之后写下此作。
二女容色互不相让,前者如牡丹明艳,后者如荷般娇怯。
可惜前者斯人已逝,只能让人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