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遇 ...
-
唐武周久视元年(700年),也即武皇帝称帝之后的第十个年头,神都洛阳城里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文有三郎,武有三将,乐有三仙。”这“文有三郎”,第一位说的是当朝左相王齐之孙王仲乔,字祟瑜,写的一手好文章,二十三岁时便在科举中一举夺得状元郎;第二位说的是内史魏宇之孙魏询,写的一手好诗,年仅二十岁,字谨之,却已写了两百多首诗歌;第三位说的是肃政李致舟之子李清砚,写的一手好字,尤擅楷书与行书,年方十八却已被视为“王羲之第二”。今儿我们便来一一说说他们的传奇故事……
台上的说书人天马行空地瞎掰着,台下竟也倒真有不少人听得真切。不过,这三位少年是绝不会相信的。
“也不知这说书的是江郎才尽还是对我们偏爱有加,那么多前人往事不说,却说到好生生的活人头上来。”魏询苦笑道。
“虽说被人称赞该是高兴的事,可听着却总像是咒我们快点成为历史。”李清砚玩笑道。
“你们就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我倒是希望我能被那些说书的说道说道呢。”吴子新却有些羡慕。他与魏询、清砚是多年好友,虽也是才子一枚,却未能被列入“文有三郎”之中,总觉得有些遗憾。
“子新哥,我把就去与那说书人说,让他改一改,把‘李清砚’改成‘吴子新’,让你尝尝这‘福’的滋味。”清砚打趣他说。
“你这小子,竟敢嘲笑我!越来越没有规矩了,看我不教训你!”吴子新追着李清砚要打他。
魏询望着两人无奈地笑了,喊道:“你们两个别乱跑!”
魏询、吴子新与李清砚三人,十岁左右便已是亲密无间的好友,大概也是因为三人的父亲经常往来的关系。三人平日里在家勤学苦读,一旦得到家里的许可便会出来小聚一番。这一日,正是魏询弱冠之礼后的不久,三人又得机会出来玩耍,于是便来到了这热闹的洛阳坊市。为免引人注意,三人还稍作了乔装打扮。
李清砚忽然被一个字画摊吸引。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和一位面目和善的“少年”。
“这书法的风格倒是与你的有几分相似。”吴子新看了看李清砚目光所落之处的那张字画。
“只是有些相似罢了,力道笔锋很多地方还差得远呢。”魏询也毫不留情地评价道。
这些李清砚心里自然清楚,不过能在这集市之中看到这等水平的字已经让他很惊讶了。他问那位少年道:“这些都是出自你之手?”
“是的,都是我自己写的,”少年微笑道,“是仿‘文有三郎’里的李清砚的字风。”
“公子您若是喜欢,多挑几张,我们给你便宜点。这还有仿别的名家的字,您要不要看看?”旁边的老爷爷附和道。
“你仿的不错,那你觉得放眼诸多名家,李清砚的字算是如何?”清砚不禁想听一听一个陌生人的评价。
“若是加上前朝的大师大家们,李清砚的字自然不算第一等。毕竟听闻他也只十八岁,论力道论历练也都还是不够的。若是放眼今日的洛阳城,与他的同龄人相比,说他数一数二也不为过。”少年直白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那你觉得,他是否担得起‘文有三郎’之一的名号吗?”清砚又问。
少年想了想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对其他两个了解甚少,不知该如何比较。”
“那倒也是!”不知怎的,这句大实话却把清砚逗乐了。他笑弯了眼,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更显光彩熠熠,眉目清秀仿佛山间清泉,耳边碎发被微风拂起,不觉间竟有些魏晋风骨。
“公子您既然说我仿的不错,便赏个脸买了几张去吧。我这儿的字画比别处都便宜,水平也不输别处。”少年忙推销起了自己的商品。
“你能写出这般好字,定也不是普通人家,为何在此卖字画为生?”魏询问。
“只因母亲身患重病,急需药费,迫不得已才卖出自己的字画。我的书法是少时父亲所教,但父亲三年前也因病去世了,所以只能靠我自己了。”少年淡淡地说道。
“真是不容易啊!”吴子新同情道。
“你看上去比我还小。你多大了?”李清砚问。
“我……”少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墨儿十六了。”一旁的老人插嘴帮少年说了句。
“墨儿?你叫墨儿?‘笔墨纸砚’的‘墨’?”清砚问。
“是。”
“怪不得字写得这么好。”吴子新笑道。
“你才十六岁,就能有这般造诣,实属不易,我就买下你这一幅吧。”李清砚拿起了第一眼就看上的那幅字画,说。
“公子,看您也是富足之人,不如再关照关照,多买一些吧!”墨儿企盼地望着清砚。
“不了,都是你的心血,你先留着还能再卖于他们,”说着,清砚掏出了锦囊,“今日只带了这些钱,你都拿着吧。不必客气,你这一幅字画已然值得了。”
见清砚伸出援手,魏询和子新也都慷慨解囊。
“多谢公子!大恩大德,感激涕零!”墨儿没想到会有如此热心之人相助,既惊喜又感动,朝着他三人连连鞠躬。
“愿你的母亲早日康复!”清砚祝福道。说完,便拿着那幅仿自己的字画与两位哥哥一同离开了。
墨儿看着他们的背影,手中紧紧攥着清砚的钱囊,心中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不仅暗自许下承诺:若来日自己手头宽裕了,且还能遇到他们,定要将这笔钱还给他们,报答他们的恩情。
然而,这个在墨儿看来甚至有些妄想的心愿,在不久之后竟然真的实现了,至少可以说,实现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他们三人,尤其是清砚,也定不会料到,这一面不是萍水相逢,却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