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鸠车竹马曾经处 ...
-
第二章鸠车竹马曾经处
时间像迷宫里的蝴蝶,飞过一圈又一圈,从牙牙学语的幼年到而今豆蔻女孩,陪伴身边的,是奶奶。半白的头发如今已然花白,温软的笑容从眼角流泻而出,从来不曾变过。胡同口,合欢树下,大青石上,日日放学后期盼的身影,从来不曾变过。风从发间徜徉而过,拉起奶奶的手,一起回家。炊烟袅袅,似一只只归巢的灰鸽。。。
幼儿园时,参加故事大王比赛,每周,奶奶送她到老师家学习。比赛那天,老师叮嘱“进去后,先前后左右各鞠一躬再开始讲”。花璃是好孩子,当真那样做了,孰料那天,老师们只坐了三面,后面没有老师,只有一面墙,实心眼的花璃照样鞠躬,霎时老师们笑倒了一片,“哟,这可爱的娃娃。”回到家跟奶奶说起这事,奶奶笑得眯起了眼,似有狡黠,不住地点她的小脑袋,银白的头发颤颤的,像一大朵棉花糖。
幼时姑父家开牧场,在一片老林子中,周围是比奶奶年纪都大的老槐树,一到夏天,白色的槐树花簌簌飘落,香气悠远,包包子再好吃不过。周末,花璃总央着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她到牧场去,不是为了在槐树花中打滚,而是垂涎那一片张扬傲气的荷花池,高高的荷茎冲出荷塘,妩媚的花苞懒洋洋在阳光下舒展着,小风儿一送,清凉无比。牧场里有大白奶牛,身上的黑斑跟地图似的,勾画着说不出的秘密;白兔一笼一笼的,还有药虫,黑黢黢的一片;更有花璃从来不敢去靠近的黑瞎子,据说是会吃人的。花璃贪玩,更会捣乱,帮忙浇水踩得菜园子一片狼藉,小兔子们被她欺负的四处乱窜,奶奶在一边笑着,拐着竹篓子,捡拾着槐树花好回去给她包包子。那样的日子,似一曲曲舒缓惬意的小调,悠扬在童年的记忆里。
儿童节第一次当鼓手穿着军乐服挂着小鼓,雄赳赳气昂昂,是奶奶在旁边骄傲地请人给她拍照;赶山节看大戏,是奶奶踮着脚抱她在椅子上;好强地不做完作业就不吃饭,是奶奶一边打瞌睡一边陪着她饿肚子;竞选班长失利躲在镜子前面一个人偷偷地哭,是奶奶发现搂着她安慰她......她舍不得离开的,是奶奶的温暖,是惧怕陌生环境的冷漠。家里的前院,种满了粉的紫的绣球花、白色的月季花、高高的黄玉兰花、花花绿绿的小菊花,还有年年来不及吃就落枣的懒枣树、看似满满实则酸酸的坏杏树、怎么等也等不熟的柿子树。一大院子,一到夏天就热热闹闹的,奶奶喜欢搬个小凳子,拿个剪子,坐在院子里,这剪剪那看看,而花璃就搬个更小的凳子,坐着奶奶身旁,似摸似样的出着主意。今年的夏天,大概等不到花开满园了,花璃要走了,留下奶奶一人,守着满院说不清道不明,等着她回来。
胡同口,奶奶倚在墙边,腰微微佝偻,花璃挥挥手,奶奶温软的笑,渐渐模糊不清。
花璃知道,她是能考上的,妈妈也知道,她也不能故意考不上,妈妈会失望,奶奶还在等着她的孙女考上大学领她出去看看。她这辈子没出过小城,小时家里是地主过得很好,后来嫁给比他大十多岁的表哥开始了一生的苦难,□□时抄家,大炼钢铁时啃树皮,姑姑要接她去东北为了拉扯五个孩子她硬生生放弃了。。。
那个学校很大很美,传说前身是教会学校,教学成绩很亮眼,然而,这一切,都抵不过花璃的身不由己